電影訊息
狼圖騰 The Wolf Totem

狼图腾/LeDernierLoup/WolfTotem

6.6 / 6,031人    121分鐘

導演: 尚賈克阿諾 副導: Matthieu De La Mortiere
演員: 姜戎 蘆葦 馮紹峰 竇驍 昂和妮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桑桑桑田

2015-01-17 02:39:00

清醒清醒


以下全文 轉自知乎:

一 如何評價《狼圖騰》?

這是小說,你把它當南派三叔讀就是了。為毛被作者刻意牽強附會出來的種種「深刻立意」迷惑?
看看豆瓣裡的頭兩篇評論,褒貶懸殊而各自有大量的同意者。建議兩篇都讀讀。
隨便學點歷史,就能戳穿作者的種種「立意」——由於常年與狼共舞,信仰「狼圖騰」,蒙古民族擁有強大的文化意識基因。如果你信不過中國的歷史書,你可以把《劍橋中國史》或歐洲各國的歷史書簡明本都看看。尤其是成吉思汗西侵的分析;成吉思汗的各汗國短期內都崩潰的分析(中國元朝算長的,也不到百年,歷代最短命的朝代);羅馬帝國也長期被北方蠻族侵襲的分析;匈牙利(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的一支被漢人逼得西遷,攪亂歐洲於一時,最終蜷縮定居於一隅)的歷史分析; 當然也包括歷代突厥、匈奴、蒙古以及契丹、女真、鮮卑等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人之間的衝突勝敗分析。只是分析時別只是看到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也可以看看唐宗漢武:為什麼唐太宗即位10年內從唐對突厥委屈求全變為突厥對唐五體投地般臣服,為什麼漢武帝能自豪地說出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為什麼朱元璋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後,麾下大將徐達、藍玉等仍然可以憑人數少、補給缺的漢人騎兵,屢次橫掃草原,誅滅蒙古王庭。
「狼性」在人類歷史上根本是個很扯的概念,作者用來給自己小說營造意境氛圍,但很多讀者偏偏就拿它當回事。連書名「狼圖騰」,稍微了解蒙古族的具有常識的人都會發現,蒙古族根本就沒有信仰「狼圖騰」這麼回事,只是有佩帶狼髀石辟邪之說。 由此看來作者也罪莫大焉,本來可以給3星半,看看本書造成的流毒,現在只能給2星。至於作者在作品中樹立的環保觀念, 絕對正確,但這是作者的小說佐料,在真實世界裡與狼也能扯上關係,但不需要面對真實的思考時故作深刻。
還是覺得小說源自親身體驗,情節很真實,思想很深刻?看看與該作者一起插隊的知青們的意見。最了解該書作者的當年一起在內蒙插隊的北京知青劉小布、張華、張紅軍、李南、王黎、葉小靜、朱允健、吳力工、李永存、莫華、秦孟渝等,他們如何看待這部作品。


********************************
東烏旗知青劉小布證詞:
我和大家說說蒙古族的一個風俗。除了騎馬走天下的瀟灑,要什麼有什麼,但是最大的優點是,人家真是對你充滿了愛,這種愛是你不親身體會根本不可能知道的。《狼圖騰》說什麼:「你們漢人如何如何」,「你們漢人知識青年怎樣怎樣」,惡毒至極!我在內蒙這麼多年,當大隊長、馬倌,牛倌、羊倌,木匠,什麼都幹過。我就沒聽過一個牧民說「你們漢人如何如何。這是非常忌諱的話,是民族分裂的話.
蒙古人最愛說的只有兩句話「胡勒黑(可愛的、可憐的)」和「米尼乎(我的孩子,我的兒子)」(音譯),全是呵護和關愛的話。。。。蒙古民族最大的特點是和諧,他們絕對不是狼,那是對他們惡毒的誹謗,他們是真正基督教講的「牧者為羊」,他們對人的愛和關懷,你一輩子都沒見過。我在內蒙八年多,開會的時候我都說,這麼多年我從未見過牧民打過架,人家根本就不和你打架。打架的都是我們,知識青年犯渾,拿刀扎牛,拿斧子砍牛,這個我都親眼看過,我自己也幹過。事後向連長作檢討:小牛犢瞎跑,我急了,手裡拿著一把斧子,我以為蹭蹭屁股就完了,誰知道扔進肚子了,然後牛犢轉了幾個圈,就地臥倒了,我也傻了。在牧區破壞牲畜是很大的罪,尤其是牛犢,人們那是喜歡得不得了,平時都是叫些暱稱,什麼毛驢太君,黃花魚,小地主。每天晚上點名是我最覺得最有樂趣的事。對著筆記本念叨:「黃花魚,這,」,「毛驢太君,那」……一眨眼,我親手把斧子扔到我自己喜歡的牛犢肚子裡面了,這是什麼感覺?我當晚就到解放軍連長那裡檢討。「我 犯了大錯了」,連長不相信,因為我在隊裡威信挺高的,怎麼可能把斧子扔到小牛犢肚子裡呢?連長說「你的牛放的最好,你不是成心的,這樣吧,你去給人家牧民作檢討,讓群眾饒了你。」晚上我去檢討了。我還沒有開始呢,牧民就說,小布怎麼怎麼好,放羊好,做別的也好,犯錯誤那純屬意外,完全是偶然,也是屬於為工作。好傢夥,我都汗顏了,所以你看人家牧民是多好的人啊。寫《狼圖騰》的這位呂嘉民,他親自放羊被狼幹掉了三百多隻啊,他一口氣全推到他女朋友張紅軍身上。三百多隻羊被狼掏,在我們牧區不得了啊!根本不是狼厲害,是他把羊丟在山裡過夜,無人看管,結果被狼全部淘了。你想想大冬天的,滿山都是羊的腸子啊,到處是鮮血啊!當時連長要收拾他,我是好話說盡,人家牧民考慮到知識青年以往的表現饒了他。現在他還寫狼如何勇敢,如何衝向羊群,你還有理了,知道什麼是羞恥嗎?當年沒有判你罪是饒了你,這在兵團叫破壞生產罪,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一個羊是多少錢,三百多隻呢。他還說是解放軍來了之後開始打狼的,瞪眼撒謊!昨天我看了《蒙古秘史》,人家內蒙陰曆五月五,端午的時候專門有狩獵的節日。一個叫圍獵,一個叫門獵,門獵就是把狼趕到山溝里,像咱們平型關戰役一樣圍殲狼。一個是圍獵,草原上,上百公里,牧民圍成圈,然後合圍,最後狼都被圈在裡面打死。可是《狼圖騰》裡面,我一點都看不到。至於拿馬蹬子相擊嚇狼,下馬揪狼尾,這樣英雄的壯舉我從未見過,也從未聽說過。牧民也沒有如此膽大的人,傻到下馬去揪狼尾巴。第一、狼見人拔腿就跑,張華放羊遇到多少次,狼就在兩丈遠,張華走一步它跟一步,就是不靠攏,跟紳士似的。我還以為是狗,一抬頭看原來是狼,狼是靠眼睛嗎?胡說八道!狼和狗一樣都是靠嗅覺,他們只要一聞到氣味,辨認得出危險度,立馬就跑。當時我們隊有一個笑話,只要是張華放羊,狼准來。她的聲音特別尖,扯著脖子叫一夜,只第二天準死羊。我呢,喊兩聲,告訴狼「我來了」,然後放開了睡,從來沒有出現狼吃羊的事。我們連長開玩笑地說,就是張華叫一夜把狼招來的。我們連長每晚要巡邏轉一圈,就發現張華那兒總有狼過來。算了,人家精神到了,事情就不追究了。今天在座的這麼多女同志說說,當年你們放羊的時候,誰被狼嚇著了?我們出去看看,狼理都不理。如果手裡有槍,狼立馬跑了,它很聰明。套馬杆都是要它命的東西,它知道,從它爺爺奶奶那裡就遺傳給它的。為什麼我們大家後來看完書以後就笑,因為一看完就知道您(姜戎)不是在草原生活過的人,您照著傑克倫敦的書寫,它的狼是森林狼。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把傑克倫敦的書從頭至尾重新復習了一遍,為什麼呢?他講小狼,我就看《小狼》。我們以前有一個知青(呂嘉民)餵過狼,後來把小狼給打死了。我問他為什麼啊,「這小子居然敢對我呲牙,我一棍子就把它打死了!」可是書里說的是「追求自由,去了天堂」,幸虧我們這些人還活著,還有我比他小,我早知道他寫這個《狼圖騰》,我就該比他大,我先走一步,你好隨便說。和他(姜戎)一起捉狼養狼的楊剛(中央美術學院)也都在,人家早多少年就寫文章說了當年怎麼抓狼養狼的事,清清楚楚,人家還健在呢!


-----------------------------------------------------------------------------------

二 《狼圖騰》中狼圖騰那麼厲害,為什麼蒙古現在還是被漢族所統治?

這本書純屬胡說八道,裡面大肆貶低農耕文明,而實際上游牧文明是要落後於農耕文明的。沒有農耕哪來的商業,哪來的商業和資本積累,哪來的資本主義,姜戎連基本常識都搞不清。 「狼圖騰」代表著野蠻,代表遊牧文明,只是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憑野蠻冷血能擊敗農耕民族,但對文明進步沒一點意義,反而阻礙本已發展的農耕文明;事實上,不只是中國,歐洲工業化以前同樣也是農耕文明為主,同樣總是被遊牧民族侵犯。 這書也就能騙騙學識尚淺高中生和歷史社會知識缺乏的人,沒一點營養,還忽悠得不少漢族同胞對自己的文化沒自信了
------------------------------------------------------------------------------------
三 《狼圖騰》為何能暢銷至今呢?

因為這是一部滿足了許多大陸群眾卑劣猥瑣的意淫的小說。

這是一部罔顧事實,缺少生命力的意淫小說。

這種書的暢銷,只讓我這樣的人,為國人的愚昧深感痛心。

以下文字,寫於2010年5月:
前幾天聽說,韓寒曾發表言論稱藝術源於生活,並沒有必要非得高於生活。
我的第一印像是,這是一種反抗。要表達出更真實的自己,而傳統的許多東西壓抑著人的本性,比如只宣揚高尚和偉大,否認人性中原本就有的自私貪婪等醜惡。
那些所謂高於生活的藝術,就是刻意迴避了人性的陰暗面的,所以讓人覺得假,覺得受壓抑,這才有了反判型的青少年。之所以會是青少年,是因為這些都是在一個人世界觀形成中出現的矛盾,在有條件的時候會釋放出來。
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理由,一個具有完全意識的人必須認可自身的存在,否則意識必然消失,瘋掉,或是自殺。
然而在對壓抑的反抗中,很可能會出現否認另一邊的極端想法,比如認為人性從來都是利己的,那些整天號稱為了亞非拉美人民的,其實只知道自己撈錢,甚至那些所謂革命先烈,也不過是為了自己心中所謂理想,那只是一群可憐蟲,自己用生命換來的好日子都讓別人過著。
這樣徹底否認另一邊的觀念,其實跟之前其所叛逆的,是一樣的,只是東風壓倒西風,換作了西風壓倒東風。
簡單舉例,在我們不喜歡「只有XXX才能救中國」之後,我們深挖其弊政,幾乎是以為了底層萬民的名義奔走呼號,揭露著黑暗。
可是然後呢?在廣大人民達成共識,認為現在的社會無比黑暗的時候,那麼有誰還記得,光明在哪裡?
我們消除了世界充滿光明的美麗謊言,卻又陷入了世界一片黑暗的悲觀失望。這真的就是世界的本來面貌嗎?
如果後人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生活過的,那這生活,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都受夠了冠冕堂皇,所以有了CCAV,有了房事不絕問天涯,有了央視內部春晚。
在內部春晚上看到平時一本正經的主持人同樣一本正經地說「事實證明,春不是叫出來的,而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這樣的葷段子,能有一種束縛被解開的輕鬆。這是從否定人的本性的文化中走出來,有一種擺脫了壓迫的暢快感。
在我看來,《狼圖騰》的流行,也是一種反叛精神的體現。人們不滿於現實的種種弊端,而這樣一本書,結結實實地對農耕文化進行了批判和否定,讓許多人大呼痛快。
上述「許多人」不包括我,其他未經特殊說明的,則表示個人看法,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持相同看法,只在至少有我不讚同的時候冠以「許多人」一類的特別說明。把我文中提到的觀點通通可以加上「我認為」,僅代表個人意見。
好了書歸正傳,《狼圖騰》有其侷限性。由於主題在於厚此薄彼一邊倒,完全的否定就會有問題,要完全否定就很可能會片面,把要否定的對象簡單化愚蠢化,把事物發展的規律單因化。
個人首創理論認為,一部產生巨大影響的文藝作品,必定是契合了人性中某些特點的。
很多年輕人喜歡台灣的綜藝節目,那些節目不需要政治正確,不需要壓抑所謂低俗下流的東西,所以能給大陸觀眾以不一樣的衝擊。
而我之所以不喜歡王寶強飾演的角色,是因為他實在太根正苗紅,一個高尚的有道德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幾乎完美的政府形象代言人,讓我覺得假的出奇,難以接受。
叛逆的後果,也可能是悲劇性的,當一個人能夠否定整個世界的時候,這會是個危險分子,像鄭民生。反社會,可能成為叛逆者的結局,因為在他眼中已經絲毫沒有了善念,殺人不會使他有任何負罪感,因為當一個人眼中的世界只有邪惡時,犯罪變得合情合理,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因為社會對於他沒有意義,所以他不在乎危害社會。
價值觀的衝突,從個案中可以看出來。對鄭民生,有許多人說孩子是無辜的,怎麼能殺孩子!但我說在一個反社會的人眼中,無辜是沒有意義的,他不是正義的審判者,在他眼中,貪官和孩子一樣是社會成員,只有好殺和不好殺的區別,並沒有無辜和有罪之分。
去年一節倫理學課上,有同學站起來為妓女辯解,說在許多國家,這個行業是合法的,而老師這時笑咪咪地問:「你到過哪個國家?」該同學沉默,老師接著說:「我到過日本,那裡對色情行業的管理,是很嚴格的。」
老師又一次成功地偷換了概念。管理嚴格,是在合法的基礎上,正是管理的嚴格保護了青少年,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大禹治水尚知禁不如疏,而我國政府其實一直是打著保護青少年的旗號,壓抑著成年公民的正常本能。
叛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那麼目的是什麼?這個暫時沒有人告訴我們。叛逆會讓人的價值觀產生另外形式的扭曲,如鄭民生。
我們的社會也一直在進步。在周華健可以合理合法地喜歡飯島愛的時候,韓寒已經可以合法地喜歡松島楓,雖然仍有許多人認為這很低俗很不合理,但它確實已經合法。
社會的進步可以使對鄧麗君的評價由「低俗下流淫穢」到「低俗下流」最終到被社會所認可,自然也會使其他許多現在被壓抑的人性有宣洩的空間。
至少現在,李銀河可以公開宣揚「雙邊戀形式過於單調」,並且耽美月刊可以合法出版,誠然,這不一定都對社會有利,但這確實在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
四 蒙古族真的信仰狼圖騰嗎?

作為蒙古族,我小時候經常聽說,別往後山跑,那邊有狼。
長大後再也未聽說,因為,狼被殺光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