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們家--Our Family

我们的家族/我们的家人/患难家族(港)

6.8 / 251人    117分鐘

導演: 石井裕也
編劇: 石井裕也 早見和真
演員: 妻夫木聰 原田美枝子 池松壯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懺悔は浴室で。

2015-01-14 10:10:22

"我們的"家庭——日本中產階級社會家族的現實縮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本片的原作是作者以自己的真實生活編撰。母親被宣佈疾病,在找到了新的醫院轉院後,作品開始做了連載,稿費用於母親治療費。與疾病抗爭了五年後,母親病故。
電影放映之後,在日本的反響甚好。雖然是一個平凡家庭的故事,卻讓很多家庭找到了共鳴。它反映了現時作為主力的中產階級家庭正在或即將面對的家庭問題,緊貼著時代背景和每個人日常朝夕的思考方向,給予了現代年輕人更多的反思,在當下這個浮誇的時代,的確是一部好作品。

開端,是母親和朋友的聚會。她和日本其他的家庭主婦一樣,期望幸福的家庭生活,那是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的其樂融融的家庭關係,是可以每年一次的全家旅行,最好是海外,最好是夏威夷,(夏威夷在日本主婦夢想的旅遊地中常年排在前三名)。
但是,隱藏在她樂觀背面的自己的生活,卻並不那麼幸福。經營著虧本公司卻改不掉泡沫經濟時期花錢大手大腳的丈夫、曾被校園欺凌自閉結婚之後就很少回家的長男、不上進又玩世不恭以上學為名搬出去生活只有需要錢的時候才會聯絡的次男...和希望的完全相反,沒有和睦的家庭,沒有家庭旅行,夏威夷她也是一次也沒去過。
笑容的後面背負著的沉重壓力,無疑是母親病情的首要原因。在母親發病之後,大家反思著自己的這個家,才意識到自己應該為這個家付出一份份內的力量。


片子大量的是揭開日本人本質的內心戲。特別的也反映著現時當下作為父母的50、60後、作為長男的80後、作為次男的90後三個時代的人的處事方式。

我覺得關於父親的演繹很有代表性。在這個時期的"父親"已經削弱了常態里日本人大男子主義的氣質。比如,母親從閨蜜聚會後回來一直陷入沉思,父親回來之後看到她沒有做飯,略強硬的問了一句:「ご飯は?」,母親說「還沒做,那你先洗澡吧」,可以看到,父親雖然皺了眉,卻沒有特別的生氣什麼,就認可的去洗澡了。在浴室裡看到跳草裙舞的母親,也沒有為沒有做飯的事情遷怒,反而非常寵妻的說了:「如果想去夏威夷我們就去吧,反正結婚旅行也沒有去」。
在母親住院的第一天。父親給長男打了好幾次電話,內容有很多猜想的成份,父親看似是為了是不是可以給母親抽菸這件事打電話,其實也有可能是他想和長男提住院費的事情但是怎麼也開不了口,就每次都是用其他話來假裝帶過錢的問題。
中間有提過一處:母親在長男家裡蹲之前都是有出門工作的。是在長男不再出門後非常擔心他,所以辭去工作成為家庭主婦。這個,可以看作是日本一個時代現象。妻子出門工作是,兒子的校園欺凌導致不再出門自閉在家也是。
父母飽享"平成景氣"的鼎盛和衰落,鼎盛時花錢大手大腳根本沒有存什麼錢。經濟衰敗,公司的生意變差靠著借錢維持著,到了這個年紀房子也還要還貸款,而父親卻還想著換車的事,母親短期貸款的帳單有好幾萬,還要時不時的在次男要錢的時候能隨時拿出幾萬塊給他。

再看長男作為代表的80後。
校園欺凌這個話題並不陌生。日本有一個詞叫【いじめ】,專門是指欺凌。日本在1985年之後,校園欺凌發生事件導致的致傷、致死、自殺的數字逐漸開始大量增加。被欺凌的孩子在此後的人生觀社會觀都絕對會被影響。
長男也深受其害。因為被欺凌,他害怕去學校,也就可以視為是一種社會逃避。次男曾經說過一句:「沒想到哥哥那樣的家裡蹲也能走出家門」。是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把長男推出了家門,但他的逃避心理一直都存在,一直有一種本能保護。他總是顯得非常沉重。細節裡面比如:他和妻子的交流很少,夫妻之間總是有距離的。妻子總是先睡,妻子讓他挑一頂帽子他也是敷衍,在商量為母親出住院費的時候,語氣是商量反被罵了一通。
所以在這部片子裡面,我覺得主線的部份其實一直都是在表現長男的轉變身上。現時社會的主力軍也是在80後身上。如何的覺悟、如何的成長,在潛台詞裡面都是給予定義80後們社會責任感的。就是這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角色,讓妻夫木聰獲得了第6回TAMA映畫賞的最佳男演員獎。這個角色是社會中堅力量的一個最大一批代表,上有爹媽、下有妻小,中間還拖著不成熟的弟弟,家裡一個變故重擔就全落在他的身上。啊一個細節:弟弟建議父親辦理個人破產,父親說,擔保人是長男,如果破產了債務就全部得由長男來還清。這個就更加來表現長男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在社會中的一個重要意義,他垮了,這個家就垮了,80後垮了,整個社會也勢必崩塌。於是電影也著重的去表現長男在其中的一種成長。也是來警醒這個社會中的無數個"長男"吧。

再看次男。
厚著臉皮啃老和玩世不恭是這個時代對於90後的定義。
既然大家都這麼說,那麼他們大概也就順從了這樣的存在。
【少年不識愁滋味,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這個大概可以來形容弟弟的變化。
當他看見家裡的帳單的時候,他大概才明白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環境。但初期也並沒有意識到到底有多差。反正有父親、反正有哥哥,應該是這樣的想法。當他意識到一直和他談笑塞錢給他的母親內心的壓力、父親債務重重就要撐不住了的脆弱、一直背負著一切對誰也無法訴說反而要去找キャバ嬢傾訴的哥哥的沉重,他覺悟到自己身為家庭成員的責任。特別是,他為母親轉院跑了六家醫院,終於奇蹟一樣的遇到了好心的醫生為他介紹了另一家醫院重燃了這個家庭的希望,他在這個家的存在才真正有了實感。
醫生對他說的那番話,很值得思考。大意是:你跟我的兒子差不多一樣大,雖然平時不務正業傻乎乎的,這種時候你也還是要靠譜點兒。
大概這是一種定義吧,對於一直被誤解再被扭曲了的90後,這一句無疑是從內心的理解萬歲。90後並不是徹頭徹尾的ダメ人間,絕對也是可以扛事兒的一個男子漢。


這就是一個現代日本家庭的縮影。也也許不只是日本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