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來自星星的傻瓜--PK

我的个神啊/外星醉汉地球神/来自星星的傻瓜(台)

8.1 / 201,071人    153分鐘 | South Korea:129分鐘

導演: 拉庫馬·希拉尼
演員: 阿米爾罕 艾魯絲卡·沙瑪 桑傑達特 蘇特·辛·萊杰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atchman

2015-01-10 10:26:49

抱怨電影時間太長劇情太拖沓歌舞太多的可以進來看看。


再PS:知乎轉載通俗規則是轉載請註明作者,經商業用途需要按字計費,不排除有些作者禁止其他轉載,我轉載的內容中,書劍已經同意,magasa可能沒注意,沒有給我答覆,暫時就當做同意好了。


PS:下面@忍冬關於《三傻》的回覆特別贊,各位可以看完我轉載的往下再拉一拉。(話說好想直接轉載到《三傻》的評論區里去啊23333)




看到那麼多人噴這部電影太拖沓劇情發展太慢還有什麼歌舞時間太長之類的,感覺有點無腦,因為印度電影不管是好看還是不好看基本上都能把片長拉到三個小時。特意在此普及一下這方面知識,以及電影內歌舞劇的成因。(話說看過那麼多部印度電影之後應該習慣了吧?)
內容來自知乎用戶:書劍、magasa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都很長,幾乎每部都要接近 3 個小時?


書劍,印度電影觀察員

這個原因非常神奇……
因為印度一年中大部份的時間都很炎熱,觀眾們希望能在電影院裡一邊乘涼一邊打發時間。尤其是對於最廣大的貧民來說,花一筆小錢在某個鄉鎮破電影院裡待上半天看美女跳舞是他們最大的享受。電影時間太短,觀眾就會覺得沒意思。早期的印度電影製片商為了迎合大眾這一需求,通過在電影中加入大量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歌舞以增加片長(業界良心啊!而且在攝影棚拍攝歌舞的成本很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印度電影的這種固定類型風格。
關於印度電影的歷史可以去看 Discovery 頻道的紀錄片《亞洲電影·印度》,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為什麼印度電影裡要不斷地插入歌舞?有什麼傳統?


magasa,電影雜誌《虹膜》主編

歌舞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歌舞表演也是印度的舞台傳統,從古典梵語戲劇,到各種民間戲劇,例如什麼塔馬舍、瑙坦基,還有流浪帕西人的戲劇,一直以大量歌舞表演為主,這自然會影響千百年來的觀眾欣賞習慣。

按照好萊塢的無聲電影傳統,在 1910 年代中期之前,都不能算現在我們熟悉的敘事電影,學術上叫「吸引力電影」(Cinema of Attraction),即以各種驚人的噱頭來吸引觀眾,連貫的敘事技術和習慣要到 1910 年代中期之後才慢慢培育起來,成為電影的主流——也就是說,電影並不是生來就要講故事的,講故事只是它的一種選擇。

絕大多數國家都選擇了敘事電影作為它的主流商業模式,印度人的選擇並無本質區別,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一點民族傳統色彩。

印度的第一部有聲片出現於 1931 年,就是根據帕西人戲劇改編的歌舞片,一炮而紅,跟風無數。其實這和很多西方國家一樣,最早的有聲片都是以歌舞為賣點。但區別在於,歌舞片畢竟只是西方電影眾多類型片中的一種類型,對印度電影來說,歌舞是所有類型必須具備的元素。在印度,不包含歌舞元素的影片幾乎立即被歸為「藝術片」,是沒有大眾市場的。

據說在印度的鄉村電影院裡,如果片中有一段歌舞特別精彩,觀眾會要求倒回去重放一遍,不然就不許接著往下放。

這麼多年來下來,印度電影和歌舞已經密不可分了,很多電影都會在上映前先出唱片,然後沒幾天就收回了成本(印度電影普遍投資不高),印度音樂工業和電影工業是共生關係,音樂市場的 50% 以上是電影音樂。

印度電影是把歌舞和故事融在一起的,也不一定是歌舞,還可以是撇開故事情節的喜劇追逐或打鬥,這些與影片情節發展的關係未必很緊密的歌舞打鬥也是印度觀眾希望在電影裡欣賞到的一部份,地位絕不比完整動人的故事來得低,說明嚴密的敘事並不是「電影接受」的金科玉律,一切都是可以養成的習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