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皮囊之下/皮下之慌(港)/肌肤之侵(台)

6.3 / 158,994人    108分鐘

導演: 強納森葛雷瑟
編劇: 強納森葛雷瑟
演員: 史嘉蕾喬韓森 保羅布萊尼根 克里斯多夫海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把噗

2015-01-02 20:40:46

慾望的深度平面——與雅克•拉康一起看《Under the Skin》


拉康先生很忙。但在我的極力慫恿下,他總算從滿屋子的精神病人中抽身而出,和我一起去看了《皮囊之下》。觀影結束之餘,自然會交流一下雙方的觀感。我保證,以下記錄的都是如實的對話,無半點虛構。

把:拉康先生,一直聽過您很忙,都沒時間看電影…
(還沒等我說完,拉康先生就發話了。)
拉:我忙?你這是聽誰說的,哪個兔崽子污衊我。難道整個巴黎哲學界就德勒茲那鳥人有時間看電影,不不不,我有的是時間。有什麼你就直接問吧。
把:我就想知道你對這部電影什麼看法?聽說您在精神分析之外對電影藝術也頗有研究。
拉:是的、是的。你們都知道的,無意識具有語言一樣的結構,其實電影啊,與夢類似,解析電影就跟弗洛伊德先生說的解夢一樣。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你看過吧,那就是對電影與夢類同的最好證明,回頭我把對這部電影的詳盡分析給你看看。
把:好的好的,但是拉康先生,您還是沒回答我的問題啊,你怎麼看這部《皮囊之下》?
拉:哦,對。這我倒忘了,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把:我就覺得這電影怪恐怖的,尤其是誘殺那段,配合噹噹的鼓樂,把謀殺行為都儀式化。
拉:是的,這幾段是電影的亮點之一,導演這麼處理很有一手。
把:不過我想,這幾段是不是跟東方的禪學思想有關,有點像之前我看過的日本能劇,也是帶著這麼濃烈的儀式感和恐怖的味道。
拉:看來你知道得還蠻多的嗎?
把:不才不才,拉康先生過獎了。
拉:的確如此,這幾段濃烈的禪味是西方文化所沒有的,導演應該研習過。
把:有什麼可以深入分析嗎。
拉:要說分析啊,也不是沒有。你注意道電影裡出現的鏡子沒有?
把:當然!
拉:那我考考你,鏡子這一道具共出現了幾次。
把:就出現一次啊,那男的想與他幹那事,她就去照了下鏡子。
拉:哈哈,看來你還看得不夠仔細。
把:哦?!
拉:那個面部畸形的男人,你還想得起來吧?
把:恩,有印象。
拉:女主角出來後在樓梯口遇到了什麼?
把:哦,我想起來了,是面小鏡子。
拉:對了。那你知道為什麼在這要放面鏡子嗎?
把:這有什麼為什麼的,一般人家樓梯拐角都會方面鏡子的,為了照照面唄。
拉:看來你對電影還真一知半解。你知道我的鏡像理論嗎?
把:知道一點。
拉:那你說說它將什麼啊?
把:說一個孩子自我的認知是藉助於鏡子裡看到的自己的圖像。
拉:八九不離十。那你看,這跟這部電影有什麼關係嗎?
把:這那位有什麼關係啊 裡面這女人都是一個少婦了。
拉:你這個豬腦袋,不開竅啊。
把:(無比委屈)……
拉:你看哦,女人在照完鏡子後,作了什麼事?
把:……
拉:她是不是把那個醜男人放了
把:…好像是的
拉:她的臉上是不是也開始有了困惑的表情啊?
把:倒沒注意表情
拉:後來她是不是不再殺人了
把:這倒是真的,後來她還被一男人救了。
拉:是的了。那你看,這跟我的理論有什麼關係嗎?
把:……
拉:好了好了,還是我來告訴你吧,女人照鏡子就跟孩子在鏡像階段是一樣的,她看到了自己的表現,從而發現了「我」,之前的誘惑、殺人都不是她意識中的行為,她被生產出來就已經被程序一樣確定了。後來她意識到了自己,出於善良的本性就把醜男人放了。這也導致了她被組織追殺。
把:好像是哦。
拉:第二次照鏡子就是對女性性症的發現,你注意到沒,她在看下體。
把:這我當然注意到啦。
拉:那就順理成章了。作為一個外星人,她只是被生產出來提取人類的血肉的,但是她卻被喚起了人類的意識和感情,這就導致了最後她必將被毀滅。
把:是的是的,最後皮囊破了,她也就死了。拉康先生,我看您可比德勒茲先生講起電影來清楚對了,下次要是再有機會,我一定來找您。
拉:看電影還是其次,你得先多看看我的理論啊,對電影是非常有用的。

這之後啊,我們又順著「拉、把」 「拉、把、把」講了一通,拉康先生吶,還真是我見過最平易近人的哲學家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