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的名单/舒特拉的名单(港)/辛德勒名单

9 / 1,455,056人    195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演員: 連恩尼遜 班金斯利 雷夫范恩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yrton.Wayne

2015-01-01 06:06:03

不完美的英雄 ——據《辛德勒的名單》淺談好萊塢的「反英雄」角色


一、前言
在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儀式上獲得包括「最佳電影」獎在內的七個獎項,於IMDB、豆瓣等知名電影網站上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大眾評分,《辛德勒的名單》是世界各國民眾公認的十分憂秀的電影。無論是影片中近乎於完美的剪輯、運動畫面和流傳至今的優美的電影配樂,還是連姆•尼森還有本•金斯利等人精湛的演技,都被人們稱讚至今。當然,《辛德勒的名單》中對於人性拷問的主題,多年來也被各國人民不斷地進行著回顧、討論和反思,這其中就包括關於那個著名的「紅衣女孩」的爭論。
影片的主題、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優美而與影片渾然一體的電影配樂……20年來,《辛德勒的名單》中的這些元素和方面已經被眾多的電影愛好者還有影評人們進行了全方位的、細緻的討論,大家各持己見,都擁有自己獨特而又精妙的看法、評論。我只看過3次這部影片,對於影片的主題、歷史背景以及片中優秀的拍攝技巧等都還沒有獲得足夠的認識,因而不便於就這些內容撰寫影評。不過,奧斯卡•辛德勒作為《辛德勒的名單》的主角,擁有著複雜的性格特徵,卻又在這份複雜中的性格中潛藏著人性的至善,以及一份英雄的情懷,他雖然是一名德國人,但是鑒於《辛德勒的名單》是一部由好萊塢電影公司製作、並且在敘事模式等方面符合好萊塢傳統電影的影片,片中所塑造的奧斯卡•辛德勒從本質上來說仍然屬於好萊塢模式的主角,也可以歸於到好萊塢式的「反英雄」行列。
二、成長的英雄
何為「反英雄」?
「反英雄」(anti-hero)是與「英雄」相對立的一個概念,是電影、戲劇或小說中的一種角色類型,是文學、電影作品中有著不少缺點但同時具有英雄氣質或做出英雄行為的角色。「反英雄」可能有著面目可憎、行動笨拙、智力愚鈍、性格消極被動、處境值得憐憫、行為偏離常規等通常不屬於英雄人物的不良特徵,他們在某些基本方面是有缺點的或是失敗的。但是,英雄氣質和英雄行為,是「反英雄」角色身上所必不可少的。
一般說來,影視界把「反英雄」分為了五個類型:孤獨的英雄,悲劇的英雄,錯誤的英雄,不英雄的英雄,成長的英雄。
孤獨的英雄缺乏支持者而感到無助,不相信傳統價值,也沒有任何信仰,但仍能接受現實並以局外人的身份存在。悲劇的英雄受到無止境的失望的打擊,常常只有短暫的成功甚至一直失敗。但他們不改初衷的執著有著英雄的氣概。這些角色都有根深蒂固的樂觀主義思想,堅信終有一天他們會成功,但他們最終會失敗,只得接受一個傳統反派的結局。錯誤的英雄有著傳統英雄的目標,但對於他們來說結果重於過程,所以他們採用了傳統反派的手段,例如不斷殺人以維護「正義」。這種形像在漫畫中很流行,有時還會比一般的英雄主角更有魅力。成長的英雄在故事開始時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例如:對事物有偏見,以自我為中心,不成熟,驕傲自大或過份執著於財富、地位、復仇等。這個角色起初不太讓人喜歡,但通過故事的發展而成長為出色的英雄。《辛德勒的名單》中的男主角奧斯卡•辛德勒便屬於「成長的英雄」中的一員。
奧斯卡•辛德勒是一名英雄,也是一名典型的「成長的英雄」,他是一名德國納粹黨黨徒、間諜,曾經為德軍收集過蘇聯鐵路和軍隊動向的情報,同時他依靠自己所開辦的搪瓷和彈藥工廠為德軍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和軍火,不可否認他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幫兇之一。當然,他還是一名擁有巨額財富的機敏商人,依靠戰爭的契機大發戰爭財,奪取了大量的財富,在他眼裡,利潤和收益是唯一的目的,冰冷的數字和百分比才是他自己最大的關切。他揮金如土,心高氣傲,同時好色成性,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色情狂,即使被妻子撞見和其他女子同房相居他也不會有絲毫愧疚的表情顯露在臉上。影片前52分鐘裡,辛德勒的缺陷被展露無遺,觀眾們即使了解他的故事,知道他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也會認為這個德國納粹黨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混蛋」。但是影片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出現了:53分鐘開始的一場屠殺、驅趕猶太居民區猶太人的戲份開始,辛德勒帶著情婦在山上騎馬時無意間目睹了納粹驅趕和肆意屠殺猶太人的慘烈景像,包括那個著名的紅衣女孩。這時,辛德勒臉上以往那種有點陰險狡詐的冷酷面容被一種驚愕、無奈而又充滿悲哀的表情取代,他微張著嘴唇,眼神中透露著驚訝、恐懼和悲傷。這時影片的轉折點,也是「成長的英雄」辛德勒成長為英雄的開始。
辛德勒心中對於人道的理解還有對於善良、仁愛的保存並不像德國許多被洗腦後的納粹軍官(諸如影片中的葛夫中尉)一樣蕩然無存,也正是因為這樣,1200名猶太人才能因他的努力而得以逃脫被屠殺的厄運。親眼目睹了德軍對猶太人的瘋狂屠殺和虐待後,在猶太會計史登的推動下,辛德勒開始千方百計地試圖從集中營裡解救出猶太人,讓他們以為自己工廠工作的名義逃脫掉納粹的屠殺。的確,先開始辛德勒在解救猶太人時也陷入了自我矛盾,作為一個曾經唯利是圖的德國商人,他一方面渴望解救即將受害的猶太人,另一方面也還擔心自己對猶太人的幫助會使自己受到牽連,而且在解救的過程中不免要花費掉自己大量的財產。但是,在利益和生命的博弈中,人性中對於善的追求、渴望使生命佔得了上風。辛德勒在歲月的流逝中目睹了一次次的虐待、屠殺,看見了德軍在即將戰敗之前對猶太人屍體的焚燬,其中就包括那個可憐的紅衣女孩。集中營中的猶太人們即將面臨屠殺,死神的腳步已經邁近,這時,辛德勒人性中的光輝面勇敢地站出來與死神對峙,這個曾經一毛不拔、視金錢為上帝的德國納粹黨徒用盡一切辦法從集中營中挽救出了1200名猶太人,使他們得以存活。他傾家蕩產,用儘自己的積蓄向德國軍官們行賄,最終拯救了這1200人的生命。德國戰敗,即將離開的辛德勒面對著這些猶太人,流下了眼淚,因為他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他本可以救出更多的人。「成長的英雄」終歸走完了成長的旅途,一個英雄也最終誕生。
三、好萊塢式的「反英雄」們
好萊塢在近年的電影當中塑造了不少成功的「反英雄」角色,而「反英雄」們的受歡迎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甚至比那些符號化的英雄們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好萊塢式的「反英雄」角色眾多,而大多也都不會超過上文所提及的五類「反英雄」的範疇。
克里斯多福•諾蘭花費9年時間重新打造了全新的《蝙蝠俠前傳》系列三部曲,也塑造了經典的「反英雄」角色:黑暗騎士(克里斯蒂安•貝爾飾)。重啟的《蝙蝠俠》三部曲一改上世紀各部曲的哥德風格,走上了寫實路線,也將系列影片的層次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片中的「反英雄」蝙蝠俠,不再是一個類似於超人的沒有缺陷的英雄,他一方面維護正義、打擊犯罪,一方面也在維持公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遊走在法律和道德的邊緣,甚至觸犯法律,傷及他人,因為行俠仗義的本質便是與法律規則相牴觸的。「反英雄」蝙蝠俠使這個系列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更是成為了電影史上第一個加入「十億美元俱樂部(指全球票房)」的超級英雄電影,也讓影星希斯•萊傑成為了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演員。
另外,去年大熱影片《極速風流》中的主角詹姆斯•亨特也是典型的「反英雄」角色。他喜愛美女,酗酒成性,具有嚴重的暴力傾向(毆打記者),說話也永遠帶著髒字。但是影片中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混蛋卻也在成長的歷程中不斷地發現自我、改正自我,最終憑藉著熱血、激情和努力成為了1976年的F1世界冠軍,贏得了世人的肯定。
在好萊塢的影史上,「反英雄」的團隊在近年來不斷擴大:《地獄神探》中的康斯坦丁,《無敵浩克》中的綠巨人,《鋼鐵人》中的托尼•斯塔克,《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蓋茨比,《X戰警》系列中的金剛狼,甚至是《哥斯拉》中的巨獸哥斯拉……「反英雄」數量的不斷增長,不禁讓我們反覆思考,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四、「反英雄」出現的原因(影響)
「反英雄」數量的擴大和觀眾們的需求、喜好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謂需求對生產具有反作用。對於觀眾們來說,傳統的符號化英雄之所以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到歡迎,原因有兩點:第一、觀眾對各國影視作品中長期出現的數量龐大的傳統符號化英雄已經或多或少地產生了審美疲勞。第二、傳統符號化英雄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存在巨大的差異和脫節,能夠在短時間內給予觀眾啟迪和震撼,卻很難在漫長的歲月中和觀眾保持長久的共鳴。傳統的符號化英雄是完美的、無瑕疵的,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意志力、韌性等,而且往往具有一種類似於「神性」的光輝,不但代表著正直和公義,而且往往擁有著美好的結局,諸如人們所熟知的超人、美國隊長、《伊利亞特》中的赫克托耳等人。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英雄不是完美無瑕的,也不是堅不可摧的,英雄再偉大終究也只是凡人,難免會遭遇挫折磨難,難免會擁有各種各樣的怪癖、惡習和缺陷,更何況是佔據著全球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人。
觀眾們往往能在諸多不完美的「反英雄」中找到能和他們產生共鳴的東西:不完美的人性。人人皆有弱點,英雄們亦然,當觀眾們發現諸多英雄其實也擁有不少缺陷甚至是不光輝的過往時,他們的心中便會產生一種認同感。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沒有聖人存在,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這種認同感是觀眾們更加歡迎「反英雄」並使其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
「反英雄」們的缺陷和不夠光輝燦爛的過去和他們的英雄行為相對比,往往能產生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和衝擊力,使觀眾們產生更為強烈的認同感,受到更為深刻的啟迪,這種類似於「欲揚先抑」寫作手法的敘事技巧能讓人們產生對於「反英雄」們英雄事蹟的更為強烈的讚賞。在《辛德勒的名單》中,目睹著好色成性、唯利是圖的辛德勒一步一步地由過去的令人憎惡的形象蛻變為最後拯救無辜生命的偉大英雄,觀眾們在這一巨變的過程中隨著主角性格的變化會不斷地產生思考,並且使內心對於主角的認同、讚賞在影片的最後部份達到頂峰,受到影片主題更為強烈的震撼。這是「反英雄」角色受到歡迎的另一個原因。
五、總結
近年來,「反英雄」角色數量不斷增多,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這一個和現實生活更加接近、對觀眾擁有更大衝擊力的角色類型將會不斷擴大他們的影響力,也將會更加真實,更加完善他們的形象。
回顧《辛德勒的名單》,我們不難發現,也許傳統的符號化英雄必將被更加真實的反英雄們取代,因為生活中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和英雄,而只有那些貼近生活、反映生活、反思生活的影片和角色,才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才能得到世界各國觀眾的認可。英雄,正因其不完美,才更顯英雄之本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