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依然爱丽丝/永远的爱丽丝(港)/我想念我自己(台)

7.5 / 143,851人    101分鐘

導演: 理查葛拉薩 瓦希魏斯特摩蘭
編劇: 麗莎潔諾娃
演員: 克莉絲汀史都華 茱莉安摩爾 亞歷鮑德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心不定患者

2014-12-22 06:32:24

只希望你可以珍惜這一刻


這應該不是一篇影評,因為除了電影之外有太多的個人感情,全程基本都是揪著心,時不時也跟著紅了眼。電影之後,實在很想寫一寫。

片中的愛麗絲,讓我想起母親,三個月前永遠離開的母親。

母親所患即是愛麗絲曾經賭氣想要得的「癌症」。那個愛麗絲口不擇言的當口,作為觀眾,真的很想衝進鏡頭,抱住她的肩膀,很嚴肅且鄭重地告訴她,「癌症真的一點也沒有更輕鬆。」是的,周圍人會惋惜,會理解,來安慰,來開解,但是漸漸你會發現這些都是那麼無足輕重,或者說,當生活真的比你想像得要糟糕的時候,再明媚的陽光也會失去顏色。而那帶來永恆黑暗的致命一擊就是,面對生命離開時的恐懼和絕望,肉體的苦楚與折磨,以及對自己意識與肉體全方位的失去控制。當生命最後只是顯示屏上的一串波浪時,真正可以體會到其中的脆弱與無奈,你甚至沒有辦法去選擇體面而又有尊嚴地離開,當軀體慢慢失去曾經承載過的意識與自我控制,那麼一切都是無能為力的絕望。

母親一如愛麗絲般美麗而優秀,可能在每個女孩的心目中,母親都是完美的存在。她獨立、聰明、冷靜、從容,我可以想出無數溢美之詞來描述母親,可是當一切的美好都停步於生活開始不可收拾地變得很糟與更糟的時刻,曾經的美好就是對經歷者最大的刺痛。

母親開始頭暈,不能平穩地走路,時時刻刻都是天旋地轉,哪怕只是下樓走個10米,都變得無比艱難。一直記得我扶著她的手臂,走在她曾經無數次經過的小區路上,母親非常難過地說:要是可以自己走幾步就好了。而二個月後,已經下肢癱瘓的她,坐在病床上,藉著高高搖起的床板,看著窗外8月萬里晴天,眼睛裡充滿著想念說:要是可以出去走走就好了。我轉眼望出去,只是覺得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絕望的晴空碧天。再一個月以後,母親大部份的時間都是處於意識模糊的昏睡狀態,偶然睜開眼睛,因為太過瘦弱而顯得格外大的眼睛茫然地看著我,我總是說服自己,她知道我是她最愛的孩子,然後去抱抱她。直至三個月前,當生命終於來到最後的節點時,真正看到它無與倫比脆弱。

寫到這裡,並不是告訴你生命的脆弱和無奈,然後我們可以有藉口地去胡亂的應付未來,反正它會變得更糟,遲早我會開始失去。而是,就是因為生命如此無奈和脆弱,我們才應該盡最大可能地去利用每一個時刻。利用每一刻生命並不是說一定要功成名就或者寶馬香車,,正像愛麗絲在演講中說的「 Live in the moment, and not beat myself up too much, and not beat myself up too much for mastering the art of losing. 」從容淡定地去尋找當下的自己,在過去即失去的每一分鐘之後好好度過下一個分鐘。

Live in the moment,讓這個時刻的自己快樂,你真的不會知道,下一秒的生活是什麼模樣。

所以,只希望你可以珍惜這一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