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鳴梁:怒海交鋒--The Admiral: Roaring Currents

鸣梁海战/鸣梁/海战鸣梁

7.2 / 8,205人    126分鐘 | 127分鐘 | Germany:110分鐘 (International Cut)

導演: 金韓旻
演員: 崔岷植 柳承龍 趙鎮雄 晉久 李貞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丘

2014-12-20 06:19:28

我只是一個失意的人


        1597年10月26日的那個清晨,鳴梁海峽湍急的水流,衝擊著岸邊古老的岩石,發出了巨大的轟鳴。李舜臣站在那艘形單影隻的板屋船指揮塔上,望著對面如烏雲壓城般的日本艦隊,面色凝重。在他的身後,是十一艘袖手旁觀靜觀其變的朝鮮戰船,在他的面前,則是三百多艘來勢洶洶志在必得的敵艦。站還是不戰,或許在他的內心深處,這從來也沒能成為一個問題,始終伴隨他的,只是深深的倦怠和無奈。從壬辰倭亂開始的六年當中,作為朝鮮水師提督,他曾率領艦隊擊退過日寇無數次的襲擊,一手炮製了朝鮮水師不敗的神話,尤其在朝鮮陸軍節節敗退,最終只能向宗主國明朝搖尾乞憐之時,李舜臣的勝利顯得更加難能可貴。明軍入朝後,為配合陸軍的行動,李舜臣又在閒山島大捷中大敗日軍,徹底割斷了日軍的海上補給線,為停戰和談立下了汗馬功勞,一時間風光無限。
        戰爭造就了李舜臣,戰前,他只是個愛好改造船隻的獄吏,戰後,他已是民眾眼中的戰神,力挽狂瀾的民族英雄。然而,歷史總是如此似曾相識,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的他,並未獲得自己該有的榮譽,反而被捲入朝廷黨爭,鋃鐺入獄。
        1597年,戰端再起,日本出動兵力十四萬,水陸並進再度入侵朝鮮。朝鮮水師失去了李舜臣,在漆川梁海戰中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戰船損失殆盡。國難當頭,這才有了李舜臣的臨危受命,從囚犯重新成為水師提督。只不過這時的朝鮮水師,已是滿目瘡痍,唯一能夠利用的,也僅有那十二艘板屋船和幾百名無心戀戰的士兵。
        回望前塵,唏噓不已,作為一名軍人,最光榮的死法莫過於戰死沙場,大海才應該是他的歸宿,而不是那間黑暗潮濕的牢房,恐怕這才是李舜臣敢於孤身犯險以寡敵眾的真正原因。我們可以設想,早在出征之前,他便已經做好了殺身成仁的準備,所以才能在強敵環飼下顯得如此淡定。然而,當他在下令開炮的那一剎那,或許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即將創造世界海戰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奇蹟,更沒有想到,自己會在一年後的露梁海戰中,在勝利來臨的前夕,誤中流彈而亡。
       這就是鳴梁海戰歷史的瞬間,它被定格在電影《鳴梁海戰》的鏡頭裡,穿越時空,來到觀眾的面前。此片橫掃韓國暑期檔,被將近一千八百萬人觀摩,連韓國總統朴槿惠都出面為它造勢。這已經不僅僅是一部商業影片那麼簡單了,更像是韓國政府和電影公司合謀下的主旋律文化宣傳。但和我們的抗日神劇境遇迥然不同,民眾非但沒有牴觸的情緒,反而群情激昂,最終使此片超越《阿凡達》,一躍登上韓國票房歷史總冠軍的寶座。
       要想理解為何韓國觀眾對此片抱有如此高昂的熱情,那就還得去深入了解一下韓國的歷史。這個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自公元前12世紀商朝的遺臣箕子與當地土著居民一起創立箕子朝鮮,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除一度被劃為中國或日本的行政區域外,絕大部份時間,都是一個臣服於中國的獨立國家。套用我們歷史教科書裡面的一句話,韓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抗擊外族侵略者的歷史,而這裡所指的侵略者,有中國,也有日本。雖然每次都被打得狼狽不堪,但這個國家一直屹立不搖,堅持至今,堪稱國家中的小強,打不死的典範。按理說,這麼長時間的鬥爭,總會湧現出一些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才對,像我泱泱上國,此類人物數不勝數,多到要看其抗擊的對象最後是否被大漢族同化,才能決定其民族英雄的名分。韓國遠沒有這樣幸運,在他們的歷史中,能被公認為民族英雄的人物,只有李舜臣一人。要知道,在上世界九十年代曾經風靡一時的經典遊戲《帝國時代》裡面,就收錄了李舜臣和他的龜甲船,各項屬性在海戰當中首屈一指,其知名度可見一斑。
       李舜臣的無限榮光,都和「壬辰倭亂」息息相關。「壬辰倭亂」,指的是1591年至1598年間,由日本發動的對朝鮮半島的侵略戰爭,總指揮就是日本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豐臣秀吉。戰爭初期,朝鮮照例被打得落花流水,險些亡國,連國王都逃到了鴨綠江畔的新義州,無奈只能求助於當時的宗主國-大明。當時正值萬曆年間,國力未衰,遂派出明軍十幾萬遠赴朝鮮作戰。這場戰爭,是中日曆史上的第一次大對決,最後以中朝雙方的勝利告終,史稱「萬曆朝鮮之役」。不過弔詭的是,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上,卻被輕描淡寫的略過,以致於諸多觀眾在觀看此片時,對背景一無所知。
       讓我們把目光的焦點轉到李舜臣身上,在海戰中,他確實是一員不世出的名將,壬辰倭亂的前六年,他立下了赫赫戰功,無人能敵。另一方面,在為人處世上,他不苟言笑,不善交際,不懂逢迎之術,再加上功高震主,最後身陷囹圄,險些命喪黃泉,也就不足為奇了。鳴梁海戰之前,朝鮮水師已然全軍覆沒,朝鮮國王迫於無奈,才把李舜臣官復原職,但李舜臣的處境和心態,顯然和之前已大相逕庭,牢獄之災已經徹底磨滅了他的理想和抱負,面對如此窘境,他唯一能做的,只剩下決定自己的歸宿。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鳴梁海戰,並不是李舜臣以十二艘戰船抵擋日軍三百艘戰船,而是李舜臣以自己的旗艦,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必死之心、一己之力,對抗日軍的三十多艘戰船。這樣,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出海之前,李舜臣要燒掉水師的行營,不留任何退路的踏上征程。僥倖的是,日軍的內訌、李舜臣的威懾、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士氣,在這種種因素的合力之下,奇蹟發生了,鳴梁海戰成為名垂青史的戰役,歷史有時就是這麼諷刺。
       一年後的露梁海戰,是中日水師的決戰,中朝水師以摧枯拉朽之勢,徹底將日軍擊潰。經此一役,日本大傷元氣,再起圖謀之心,則要等到三百年後的甲午中日戰爭了。奇怪的是,這樣一場大勝中,中朝水師居然折損了兩名頂級將領,明軍副將鄧子龍和朝鮮水師提督李舜臣。據說,鄧子龍親自率三巨艦向日軍進攻,衝入敵陣,驍勇無比,但奈何豬一樣的隊友誤把火器投到將軍的戰艦,導致鄧子龍葬身火海。李舜臣為救鄧子龍,率龜甲船衝入敵陣,卻被日軍包圍,結果身中流彈而亡。鄧子龍之死,可以說是無妄之災,但李舜臣之死,卻令人困惑。以他的身份,派屬下馳援即可,完全沒必要親身涉險,個中緣由,只能留待後人揣摩了。或許,在鳴梁就抱著必死之心的他,早就不存苟且之意,最終在露梁求仁得仁,帶著對世界的懷疑和失望,葬身大海,名垂千古。
       最後,讓我們回到電影《鳴梁海戰》中,當勝利終於來臨,所有人歡呼雀躍的那一刻,李舜臣卻悄悄轉過身去,那疲倦而落寞的神情,彷彿在告訴我們,千萬別把我當神,我只是一個失意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