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依然爱丽丝/永远的爱丽丝(港)/我想念我自己(台)

7.5 / 143,699人    101分鐘

導演: 理查葛拉薩 瓦希魏斯特摩蘭
編劇: 麗莎潔諾娃
演員: 克莉絲汀史都華 茱莉安摩爾 亞歷鮑德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vi'Z

2014-12-19 01:25:55

穩固的家庭很重要,縱然無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病人在生命中最大的感覺是自己的特別化,你被家人特別的關注,你被家人的特別的關心,然後你被家人徹底的剝奪了生活的感覺。這樣的壓力,往往是在生病最開始的時候所面臨的最大心理壓力—— 一種外部的壓力,要在病人的心靈上壓出三個大字 —— 我有病!

我想,從某些意義來說,這樣做是殘酷的。但從本體和認識的一致性來說,這樣又是有益的。矯枉過正總好過視而不見。

alice有病了,逐漸的忘卻。

本片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喜劇衝突。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遺傳性年輕化的老年痴呆症來說,這個話題對於家庭的傷害是可以十分巨大的:比如,他的孩子可能因為很不懂事而憎恨父母,甚至自尋短見。她的女兒的老公可能會因為這樣的遺傳性疾病而遺棄他的妻子。但這些都沒有發生,這才是本片特別的地方。

也許這部電影在講述的,並不是一個alice如何變得不認人的故事,反而,電影在展現一個穩固的家庭什麼樣的。以及這樣的家庭是如何捍衛自身的故事。

首先,關於愛情,優秀且匹配是保障愛情的基石。 夫妻都是優秀的人才,在知識與道德的高度教化下,他們有了堅固的愛情與理解的基礎。妻子是丈夫的靈魂伴侶,而不是消費金錢的花錢少奶奶或這別的什麼。加上妻子本身的美貌與氣質,不離不棄似乎是最佳的選擇。在這裡,體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做人就要做到優秀甚至優異,只有這樣,弱一點的你也依舊可愛,你的愛人也不會面臨什麼選擇困難,因為你比其他的choise好太多,就算差一點,也依然好太多。此外,你的優秀在時間的跨度里會化作對對方的一種滋養和恩情,在這個意義上,對方對你的義務和責任也就自然而然多了起來。這相比於一些未成熟少女天真的想法認為愛情就是天然的責任感要強的多。

其次,關於教育,雖然說,孩子是來討債的,但是,是否真的要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那樣的理所當然是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父母是前提條件,是一種不能改變的東西,甚至是一種要改變孩子的意志與力量。在這問題里,alice和丈夫保持了比較中立的態度,用一種建議的方式體現自己的存在。孩子們,你是上帝的子嗣,我愛你們,你也愛我們,但更多的,你們是自己的主宰,你們要接受一切,包括把作為父母的我們當作一種外在的條件來看待。你們從我們這裡繼承了很多好與不好,但那些在出生與成長中,逐漸成為了你們自身的本真屬性,已經不再那麼與我相關了。於是,你要負責任,要接受上帝的賜予,在此基礎上繼續規劃與抗爭。這樣的心態,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有了更多的自由與交流,而少了很多的灌輸與強制。

第三、是工作。你在哈佛工作,遇到的同事對與生命和世界的理解,是在井上的礦工頭所無法企及的。這似乎又是一個回歸到優秀的問題,但有區別,因為在這裡,愛是更加博大與專業的。你對人的方式決定了他們對你的一般方式。你對專業的方式決定了別人對你的特殊方式。總之,在高水平的贈與與回饋下,疾病的到來會顯得沒有那麼可怕。當然,社會的足夠複雜性也會滴小很多的快樂。但,至少,在你還健康的時候,你的優秀工作,一個你喜歡能讓你thrive的工作,是值得人生回味的。

第四,是知識。在丈夫和醫生對於病情的討論中,在妻子對自己的未來做的規劃里,我們沒有看到對醫生的暴力語言或行為,也沒有看到無比悽慘地悲情嚎叫。為什麼?因為知識是有力量的,它幫助塑造了人的認知結構與心理模式,再這樣的情況下,人的眼睛能看得更遠,耳朵能聽的更多,心理能想到更深。這是他們一切一切穩固家庭的核心。

總之,老生常談就是,人要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然後找個一樣得人結婚生孩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