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舉報者--Whistle Blower

举报者/告密者/WhistleBlower

6.8 / 378人    113分鐘

導演: 林順禮
演員: 朴海日 柳演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君且看

2014-12-18 21:26:24

真相與國家利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次覺得,那些人好可怕。我以為只要說出真相,人們就會站在我們一邊........」

絕對的民主等同於絕對的獨裁,一個矛盾但合理的理念。歷史教課書上的 法國大革命是民主 法制的曙光,也是人類歷史的一大里程碑。但它更多的還是一場 鬧劇般的群體暴政。
在大多數時候,人們或者說我們,都是短視的,都是無法立足於大局的,經常會為了手中的,眼前的一元錢,放棄以後的一百元。有時候會想,輿論的大方向就一定是正確的方向嗎?群眾的眼睛就一定是雪亮的嗎?可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群眾的眼睛多是近視的。所謂舌頭底下壓死人,輿論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但輿論的正確性卻是值得商榷的。在大多數情況下,處於群體中的我們,往往會被群體意志所裹挾,在潛意識中將群體意志替換為自我意志,另外也將自己 上升為整個群體。我們會下意識的跟隨最大的聲音,雖然仍有思考的能力,但往往會放棄思考。就像對影片中幹細胞騙局狂熱的信仰與無條件的支持。主人公質詢後被圍攻的場面,實際上就是群體意識裹挾個人意識的具象化,或者說是輿論暴力的實質化。
當群體意志上升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往往無法理性對待非主流聲音,一個習慣了使用錘子解決問題的人,看到任何問題,想到的都是先用錘子敲幾下。
坦白講,即使經歷過一次去偽存真,在這次騙局中受騙的我們,在下次也很難保持清醒。盲目,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劣根性。我們在知道輿論的力量的同時,還要明白,輿論並不是天然正確的。
從某些方面講,《舉報者》很有一種《辯護人》的感覺,律師和記者都是一種有很強表演力和舞台感的職業。而職業的特質也決定了,我們總繞不開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良知與道德,真相與真理,等等一系列問題。
個人來講,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故事,但是一個好的題材,內容雖然是幹細胞這種偏硬的概念,但蘊含的卻是「真相與國家利益,輿論的正確性」等等可挖掘度很大的賣點。但很遺憾,影片略顯單薄,無論是在人物刻畫上,還是在整體情節架構上,總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能榨出一杯果汁的量,卻只榨出了半杯。
另一方面,我始終覺得,幹細胞騙局,與其說是個人的野心膨脹,不如說是整個社會的盲目推崇。幹細胞之父的英雄形象,更像是各種利益交織,組合成的共同體。這是一個大家都希望它成真的謊言,或者說這個維持著這個謊言對我們,對大家的好處更大。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個體與群體催眠之中,謊言也就等同於現實了。「難道一個都沒有嗎?」沒有人懷疑並不代表它就是真理。
很多時候,真相不僅僅是殘酷的,還可能是千瘡百孔的。其實揭露真相,並不意味著我們能獲得多大利益,只是沒人願意活在謊言裡。沒人願意做楚門。

韓國人的確很善於拍這種由現實事件改變的片子。結尾處的梗笑了好久。
國家利益和真相,哪個重要呢?
真相就是國家利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