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黃克功案件--A Murder Beside Yan He River

黄克功案件/AMurderBesideYanHeRiver

7.6 / 46人    92分鐘

導演: 王放放
編劇: 王興東 張志強
演員: 成泰燊 王凱 毛孩 黃海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庫蕾哈

2014-12-12 23:07:09

《黃克功案件》:一部延安主旋律版本的《殺人回憶》


 

    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發生了一起震驚全中國的重大案件。時任紅軍抗日軍政大學隊長的黃克功,因逼婚未遂,槍殺了陝北公學女學員劉茜。此事發生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時值國共合作抗日時期,在國統區,國民黨的喉舌機構《中央日報》則將其作為桃色事件大肆渲染,攻擊共產黨政府「封建割據」、「無法無天」、「蹂躪人權」。(跟現在美國抨擊中國人權問題是一樣的)。事件發生後,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毛澤東的主持下召開會議,經過慎重討論,將黃克功處以死刑。歷史上稱為「黃克功事件」。

      如今,7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一歷史案件在這個打老虎的敏感時期,被搬上了大螢幕,其影射的意義不言而喻。黃克功,放當年也是響噹噹的「紅一代」,在井岡山就和毛主席打革命,走過長征,立功無數,算是老毛手下一員大將。雖自古以來殺人償命是天理,但在當時的角度來看,此案對黃克功的死刑判決,其政治意義遠遠大於法律意義。
     
     三國演義里有一個著名的情節。官渡之戰,曹操缺少糧草,於是讓糧官發糧食的時候用小斛代替大斛,引起了士兵們的不滿後,曹操立刻將糧官以貪污糧食的罪名斬立決,士兵的憤怒立刻就平息了。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覺得皇上是好的,只是被奸臣蒙蔽了,殺奸臣是平民憤的最好辦法。我們都知道殺糧官並不能從根本上解絕糧食缺少的問題,殺貪官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貪污的問題。但「民意」這種神秘莫測的東西,總需要一個出口來發洩。
 
    民意究竟是什麼?民意就是真相嗎?舉個例子,近日有一則新聞:美國白人警察槍殺黑人,被判無罪。引起了很多城市的騷亂。美國作為一個法制國家,我相信法庭是通過公正合理縝密的證據才下的判決。但這件事不單單是一件法律事件,而是可以上升到政治高度的重大事件,美國人將政治問題司法化,雖然公正合理,卻釀成了意料不到的後果,說明美國的政治體制缺乏彈性。也說明了防民之口勝於防川。
      
     說到黃克功之案,站在當時的角度,黃克功必須死,他殺死的不單單是一個女學生,而是整個共產黨的法制體系。只有他的死才能防民之口,防敵對勢力之口。在政治的天平上,小孩子才分對錯,政治家只看利弊。
 
      回頭說這部電影,看得出借鑑了韓國著名懸疑電影《殺人回憶》。同樣有不健全的法律體制,苦苦抽絲剝繭追求真相的人。一部主旋律電影也拍的有聲有色。影片沒有迴避當時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深刻現實。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早已建立起了完備的法律體系,但今天打老虎還如此的費力,法制和人治孰輕孰重,如何權衡,實在值得深思。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