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超時空攔截--Predestination

前目的地/宿命论(港)/逆时空狙击(港)

7.4 / 305,005人    97分鐘 | 96分鐘

導演: 麥可斯派瑞格 彼得斯派瑞格
編劇: 羅伯特海萊因
演員: 伊森霍克 諾亞泰勒 莎拉史努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4-12-07 21:31:36

什麼樣的電影無法被劇透


說到劇透,有兩種人比較令人討厭。前一種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劇透狂魔,向新晉影迷吐露諸如《電鋸驚魂》結尾老頭站起來了,《刺激驚爆點》的跛腳矬子才是凱撒等高能逆轉,會給他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另一種是心思敏感的劇透恐懼狂,在他們看到電影之前,誰也別想在他們面前談論這部影片,哪怕這是一部張三李四主演的愛情片,而你只是提到片中張三李四相愛了,也會被他們站在受害者立場一通叫罵。

根據我多年的影迷經驗,劇透狂魔並沒有那麼可怕,劇透恐懼狂們則脆弱地令人可笑。事實上,除了那些通篇圍繞一兩個驚奇點子之作,大部份電影被劇透與否並無所謂。一流的電影是無法被劇透的,你儘可以向別人詳細描述其中的情節,但你永遠無法將欣賞過程中的體驗移植到他人內心,從而無法剝奪他們作為個體的觀影樂趣。即使是許多偵探懸疑類作品,道破了兇手,抽絲剝繭的偵破過程仍有看頭。好的電影是帶你欣賞沿途風景的觀光列車,而不是載你直奔目的地的殺時間鐵籠。

《前目的地》算不上一流科幻片,但它重新定義了劇透免疫。影片改編自科幻名家海因萊因的小說,但使片中情節家喻戶曉得,則是一個網際網路上流傳多年的燒腦段子:「1945年的一天,克利夫蘭的孤兒院裡出現了一個小女嬰……」讀過甚至耐心琢磨過這個段子,並不影響我們津津有味地欣賞電影,而事實上,不少觀眾就是衝著改編而來。

究其原因,一方面,熟悉的故事被搬上螢幕,總是令讀者興奮不已,從金庸到郭敬明的粉絲,都有過從影像中重溫文字的喜悅。另一方面,電影通過細節的填充,不再是一個單薄的概念,獲得了真實的厚度,段子中那些「稀里糊塗」之處,都被賦予了合理的動機;段子充其量是個抖機靈的腦筋急轉彎,電影卻有真實可觸的人物和情感供人回味再三;電影還有著視覺的美感,穿越機器樸拙的數位盤,西裝禮帽的冷戰特工裝束,頗有老電影的質感,60年代的宇航局內飾前衛又復古,有種架空了年代的詭趣,這也是讀小說和段子體驗不到的。

這電影其實沒什麼燒腦的,它只是再一次詮釋了歷史無法被改變的自洽理論,它在智力上的價值在於,建立了一個自益悖論的完美模型,這在以往的穿越電影都只是淺嘗輒止。所謂自益悖論是一種假設:倘若發明家回到過去把發明物給了自己,那麼這個發明豈不是無中生有?本片將這個匪夷所思的想像推到極致,一句話劇透「自己促成自己跟自己發生關係生下了自己並將自己殺死」,也就是對白中一再提及的,關於雞和蛋起源的終極奧義。《前目的地》證明科幻概念儘可以天馬行空,只要對細節精心經營,最起碼能讓人在那麼一刻不得不信。(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