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渴望--The World of Kanako

渴望/渴罪(港)/渴望(台)

6.6 / 4,508人    118分鐘

導演: 中島哲也
編劇: 中島哲也
演員: 役所廣司 小松菜奈 妻夫木聰 橋本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伊二

2014-11-25 20:42:51

愛與恨的三部曲——致中島哲也《渴望》


                   愛與恨的三部曲——致中島哲也《渴望》
  一口氣看完了中島哲也的新電影《渴望》,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的鬼才之作!
  然而,翻看了一下大家對中島先生這部新作的評價,絕大部份人都對這部超出15R的,充斥著暴力,血腥的電影極為不滿,甚至,遠在日本的中島先生還滿懷愧疚地寫出了致歉書。
  實在是讓人遺憾,中島先生真的沒有必要道歉啊。
  大家是因為哪部電影而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呢?想必和我一樣都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和《告白》兩部吧!
  那麼,讓我們順藤摸瓜地回顧一下這兩部電影讓人喜愛的原因吧。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的是一位名叫「松子」的女性,歷經一生,不被尊重,不被愛而悲慘的一生的故事。縱觀她整個人生,她實在是沒有任何讓人不愛的理由:她美麗大方,心地善良,唱起歌兒來連要逮捕她的警察都讚嘆,這個女人的歌真好聽啊!可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喜愛的女性卻為何要得到這樣悲慘的一生呢?因為愛吧,因為不論松子遭遇了什麼樣的局面,什麼樣的人,她從來都不放棄心中的愛。愛是讓人盲目的東西,這種超乎想像,讓人揪心的愛最終毀掉了松子的一生。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想不是,松子還是有恨的吧!她恨爸爸嗎?不是。她恨妹妹嗎?也不是。她恨那些拋棄掉他的男人嗎?都不是。松子恨的只有她自己。
  當松子把所有的愛都快要用盡時,她灰心喪氣地躲在了一個破舊的房子裡,「我不化妝,不出門,不和陌生人說話,打算就這樣過完一生算了。」這樣糟踐自己,只因為她對她自己充滿了恨。
  當一個人對世界的失望徹底時,她只能恨自己,她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懲罰自己。
  「生而為人,對不起。」這是松子的遺言,直到死去她都沒有原諒自己吧。
  然而,就是一部這樣讓人痛心疾首地故事,中島先生卻運用了大量歌舞,動漫誇張而搞笑地渲染了故事情節。我不是一個電影迷,對電影技巧一竅不通,卻深深被這場景震撼!我們的人生不也是這樣嗎?不論多麼快樂也會有痛苦的時候,不論多麼悲傷也有高興的時候,只可惜,快樂總是如同一部短暫的歌舞劇那樣轉瞬即逝,而悲傷卻又如同沉重的牛車,拖著人緩緩前進。這就是人生啊!中島先生實在是一位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地,真誠地表達出內心真實想法的導演。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告白》。
  告白講述的是一位叫「森口」的老師復仇的故事。同松子相反,森口是一個被恨緊緊包圍的人。影片一拉開就是陰沉,昏暗的氣氛,叫森口的老師以毫無情緒,冷漠的口吻自顧自地說著什麼,教室裡亂鬨鬨的,大家嬉笑打鬧的聲音使得森口老師的言語微乎其微。然而,就是這樣一種詭異的氣氛下,隨著森口老師冷淡的講述,所有的情節如同童話故事裡一夜生長出的魔豆,統統明晰起來——森口老師並不是在講述什麼,而是在宣判!
  宣判的對象竟然就是她面前那群嘻嘻哈哈的學生們。
  那群天真浪漫的孩子們殘忍地殺死了她僅三歲的女兒。
  劇情急轉直下,森口老師開始利用學生的弱點展開一場精心的復仇計劃。
  直至此時,森口變成了一個可怕,冷血的劊子手。
  也就是一部這樣陰暗,毀滅性的故事,中島先生依然發揮了他的才能,讓所有明知道恐懼的人跟著又唱又跳,讓所有的黑暗都在大剌剌的陽光下載歌載舞。這難道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嗎?我們的生活里有多少不是笑裡藏刀?又有多少時候不是溫柔地捅上身邊的人一刀?我實在是對中島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是森口並不是恨的化身。她到底是怎麼變成這樣一個人的?愛。因為她愛她的女兒,因為愛導致了仇恨。
  松子沒有女兒,她只有她孤伶伶的自己,她的仇恨是自己。森口有女兒,她對親生骨肉有所有的愛,她的仇恨是毀掉這個愛的人。
  愛和恨沒有對立面,善和惡也是共存的。這就是人性吧。
  其實,所有的愛和恨都是人的佔有慾,因為對想要的東西產生佔有慾而生出來的情緒叫做「渴望」。
  直到這裡,你是否也和我一樣也明白了中島先生內心的想法?
  《渴望》是一部複雜的電影,它集合了松子和森口的故事。
  加奈子和松子很像,有一個暴戾成性的父親,一個只顧自己戀愛約會的母親,她得不到任何家庭的愛。唯一深愛的男友被黑社會逼死了。她既沒有愛,也沒有恨,她不想相信誰,也不想討厭誰,她只想「一直下墜,一直下墜,跌進那黑黑的深淵裡。」和前兩部不同,加奈子並不是主角,她是一個被虛化的人物,而所有和加奈子有關係的人才是主角們。如果要比喻的話,加奈子大概就是這個社會。
  影片的線索是以加奈子失蹤了,加奈子的父親尋找加奈子開始。
  在尋找的過程中,加奈子的父親逐漸發現,他想像中自己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女兒,竟然是一個可怕的殺人魔鬼。用電影裡的話就是「加奈子是一個讓所有人愛,又毀滅所有人的人」。
  這部影片依然運用了讓我們熟知的在中島先生慣用的動漫,歌舞場景,與前兩部不同的是,這一次,中島先生直面了血淋淋的殘暴畫面,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一次,中島先生表達的不是愛中隱晦的恨,恨中深藏的愛,他想要表達的就是愛與恨糾纏的人性啊!
  加奈子的爸爸,一面發瘋地,不顧一切地尋找著女兒,一面又信誓旦旦口口聲聲地說著「我要親手殺死她!」甚至,在深入黑幫組織里,他跪地求饒,不要殺了她的女兒,更為了交換女兒,他綁架了無辜的他人的妻兒。
  這種愛恨交織的親情各位真的沒有體會嗎?!青春期被冤枉時,母親劈頭蓋臉一掌打下來,你何嘗不想拿刀捅死自己的媽媽?如果此時有人毆打你的母親,你又如何不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媽媽?
  深愛加奈子的柔弱男生,因為加奈子而重拾活下去的信心,又被加奈子引誘吸毒,被強姦,毀掉了一生,當他舉起棒球棒想要殺了加奈子時,卻終究下不了手。各位!愛一個人的時候不是這樣嗎?愛的人出現不正是讓人覺得新生嗎?當愛人背叛離開時,你何嘗不恨的咬牙切齒,想一刀殺了這個負心漢!可是你又真的動的了手嗎?哪怕對方說一句還愛你的話,你就算為對方去死也願意吧!
  只是,這些又愛又恨的情緒消失的太快了,我們的生活很快又被麻木和平凡所掩蓋。
  中島哲也做到了,他捕捉到了這一絲濃烈而微妙的情緒,無限放大誇張化,用殘忍,暴力,血腥的畫面來提醒你:這些你都有想做過吧!
  如果拋開這些鏡頭,這不過真真是一個平庸的作品。我們的心思如何能細膩地體會到那種深不見底的愛恨交織?
  寫道此處,我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表達我對中島哲也的敬佩。
  對於這位敢於直面人生的陰暗,善於捕捉人性盲點的,不顧一切大膽地表達出內心真實想法的導演,我只懇求您繼續創作下去,不要被任何話語所幹擾。
  向您表達誠摯的謝意,感謝您讓我感悟到了如此精彩的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