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角

2014-11-21 00:07:45

星際穿越:預言美帝國主義衰落的科幻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雖然說,科幻描述的是未來景像,但我們心中都預設,一部好的科幻電影,描述的多半是一個壞未來。
星際穿越描述的正是一種壞未來:世界末日。
不是彗星撞地球的那種天崩地陷的末日,而是一種人類文明緩慢衰落的末日,科學消失了,技術退步了,美國農村一片荒蕪,包括人心的荒蕪——說實話,諾蘭在前面十分鐘裡描述的雖是地球的末日,但看上去更像是美帝的末日。只有溫室裡長大的美國人才害怕這些好嗎?看到有人挨餓時,朝鮮人民一定笑了,看到沙塵暴時,帝都人民也一定笑了,這他媽的算什麼末日?
雖然沒有提及,但估計電影裡網際網路也消失了,這是件好事,否則一定會有一批美分黨天天在推特上咆哮:覺得地球不好就滾出去呀!估計NASA就是因此而轉入地下的。
確實,面對農作物得了枯萎病滅絕這個事情,NASA這些跑路黨的表現一點都不愛國(球),居然想出了浪費巨資太空移民的方法。搬到另一個星球就能對付枯萎病嗎?既然影片結尾里,一個拉瑪式的太空站裡的植物長得如火如荼,考慮一下中國農民的大棚技術不行嗎?再不行,單雙號限行一下不也可以對付個把沙塵暴了嗎?
由此,一方面我看到了美國人技術實力的真實衰弱,另一方面,也知道了為什麼中國產生不了科幻片:因為中國政府太強有力太高效了,絕不可能弱到這種不可收拾的地步。
回頭我們還是談美國吧,在前半部電影中,諾蘭踩的點還是非常準,25分鐘之前一點也沒浪費時間,主人公庫珀的日常生活狀態逐漸顯露,不論是他的生活,他死去的妻子,還是他的情感寄託(雖然是農民,卻常常擺弄和改造各種機器,幻想「科技」能拯救點什麼),顯然都存在某種缺憾。
注意一下那隻突然出現的無人機,庫珀談及無人機時,說:「它曾飛到8000英尺高,大概腦子被太陽燒壞了......」這句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希臘神話裡飛得離太陽太近而被燒死的伊卡洛斯,而「它也必須適應下來,和我們一樣。」這句話其實是劇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當然,中二的好萊塢喜歡說反話。前NASA太空人現農民庫珀並沒有適應地面的生活,他仍然想飛,而人類也不能夠適應這種悲慘的生活,必須尋求一條新生之路。
總之第三十分鐘,第一幕高潮到來,庫珀聽到了冒險之旅的召噢,作為一個神選的太空人,出現在NASA面前。隨後,他和女兒的爭吵,我真喜歡這段戲,非常經典的爭執,這是主人公最後一次猶豫的機會,庫珀最終選擇離開,這還是他內心深處相信科學可以拯救人類的衝動所致,他其實無法適應地面生活。
庫珀踏上征途,倒計時開始。需要交代的東西全交代完畢,每一步都走在鼓點上,主人公與過去的生活決裂,昂然踏入一個不可回頭的新世界。
當太空站開始旋轉,漢斯即墨的音樂響起,坐在影院裡,從畫面上可以看到諾蘭對科幻懷有種宗教般的情感,那種本該由全人類都堅持的夢想,走出地球搖籃,探索未知宇宙的夢想在這一刻悄然展現。但那不應該發生了6、70年代,發生在宇宙探索黃金時代嗎?真是沒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他們還在花巨資煽動民眾對太空探索的熱情,畢竟這種太空船,和人民有什麼關係?我總覺得,對著土豪金版IPHONE6多拍一點,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那才代表未來科技的方向呢。
後來發現,這只是諾蘭科幻之心的開始,其後炫目的太空奇景一茬接一茬,地球、土星環、蟲洞、還有卡岡都亞,我們都知道黑洞掉進去連光都逃出不來,偏偏又要這麼漂亮。真是越美麗的東西就越是恐怖,或許影片在暗示我們什麼,移民國外看著那麼美麗,其實也是很恐怖的吧。而且,從片中還能看出,美國太空人的科學素質普遍很低,一路上還要荷載專家給他科普蟲洞和黑洞的理論,所以,外國的教育一定很糟糕。
第一座星球就是打醬油的,讓主人公初次領教了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威力。除了大潮水無甚亮點,比較不服的是,如此巨大的潮水,應該計算得出來,在太空中也應該探測到,何必浪費精力探索。沒看明白的是一個地方,這23年,老黑人在哪裡等他們回來?難道不是星球軌道上嗎?如果在星球軌道上,他的時間應該和庫珀他們是同步的。如果不在星球軌道上,而是繞黑洞旋轉,這一來太冒險,萬一徘徊者回來時,母船正繞到黑洞另一頭算怎麼回事,二來也沒有必要讓母船單獨維持正常時間狀態。總之,第一座星球打完醬油以及一名太空人也打完醬油,現在剩倆星球了,一個上面有布蘭德的愛人,另一個上面有權威科學家曼恩,但燃料不夠,只能去一個。布蘭德選擇愛人,庫珀則選擇曼恩。團隊內部出現爭執,此處浮現出本片最重要的主題:面臨整個人類的生死存亡大問題時,理性思維是否可以決定選擇方向。切,劉慈欣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好嗎?但是,我們再次發現,美國人的科學素養出現了嚴重下滑,女科學家布蘭德認為有時候愛產生的直覺更重要。這段話是引發其後主人公庫珀內心成長的重要一段話,但現在還不到火候,總之,賭注抬高了,太空人們選擇進入曼恩的星球。
不得不說,從這裡開始,本片節奏就亂了。節奏亂和節奏慢不是一個概念,電影的節奏在此其實是變快了的,打打殺殺,迎風放火,爆炸謀殺,相當熱鬧,曼恩成為了片中唯一反派,雖然曼恩的出現,讓我們知道了缺乏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一個最好的太空人、一個最傑出的科學家會異變成什麼樣的人,但展示這樣的不團結,有什麼意義呢?我不禁想到,如果是楊利偉或者劉洋率領的宇航小組被派出去尋找宜居星球的話,會有什麼樣的結局。我對中國太空人們充滿了信任,但這樣一來,又成了中國拍不出科幻電影的另一個原因了。
曼恩有點兒對應庫珀內心深處另一個自己的意思。他為了回家喪失原則,放棄了人類的未來。雖然沒有說明他為什麼想回家,僅僅是怕死嗎?那他不會對庫珀說那麼一大段臨死前看見家人的臉什麼的,所以很顯然他也是為了家人要回去,這個動機和庫珀是一樣的。庫珀與他在冰原上的搏鬥,也是與自己內心小野獸的搏鬥。
這一段戲裡,諾蘭想要表達的東西其實很多,想要解決的邏輯因果也很多,A計劃失敗,老布蘭德欺騙了所有人,而墨菲認為父親欺騙了自己,父女親情遭到了最嚴重的破壞,庫珀心裡科學可以拯救世人的幻影分崩離析,而飛船的破壞也讓一心想回家的庫珀再也沒有辦法回去了。可是這麼多的邏輯關係和情緒,被節奏很快的各種情節分割得支離破碎。此處來了一段交叉剪輯,但效果比較怪異,墨菲和哥哥的衝突,庫珀和曼恩的衝突,似乎缺乏對應的關係,而且後果也不對等。我總覺得墨菲和哥哥的爭吵,應該讓她破釜沉舟決心放火燒家(而不是燒玉米),對應庫珀決心在黑洞犧牲自己,送布蘭德去戀人星球。如果把家燒了,就真的切斷了與父親聯繫的唯一紐帶,而父親也真的死在了黑洞,這才對應得上。
我不喜歡曼恩這段戲,雖然馬特達蒙飾演這一反派,他的痴肥確實讓人大吃一驚,對觀眾來說,完全達到了負能量衝擊的目的,但在人類存亡這一宏大主題和種種太空奇觀面前,顯得微不足道,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還不如《地心引力》里,環境是唯一的敵人,來得反而大氣乾淨。庫珀在高速旋轉中對接成功的戲,在是要照顧技術細節,還是回歸情感線索上,諾蘭首鼠兩端。
美帝培養出來的太空人曼恩,不但道德不行,業務水平也不行,搞爆了太空船,於是最後庫珀犧牲自己已經是唯一選擇,連投降都不可能了,人物不需要經過掙扎,因而是非常偷懶的。而人物的內在動力消失後,其緊張感也就消失了。
而且,庫珀墜入黑洞時,差不多算是一無所有的時刻吧,但此時離墨菲背棄他也已經很遙遠了,從情感受傷上來說,此時並非最佳時機。
綜上所述,我認為第二幕的處理,是有問題的。但這個問題,還沒有第三幕問題大。
到了黑洞裡面,就沒有什麼想像力的事情了,因為這之後可以開始胡扯了,其實包括蟲洞,以及五維空間怎樣,誰都不知道,拍成什麼樣都行。有句老話叫畫鬼容易畫犬難,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電影裡呈現出的宇宙奇觀畫面,基本也沒有跳出書本之前已有的描述。
庫珀穿越黑洞,掉入一個五維立方體裡,開始改變歷史。在這個五維立方體裡,庫珀完成了最後的成長,他不再迷信科學,認為是愛可以穿越時空,聯通自己和女兒,所以最終布蘭德是對的,愛和直覺比科學計算靠譜。這差不多是諾蘭選擇了最糟糕的方式來改變結局,那就是機械降神。
雖然庫珀拒絕承認THEY是中國人(在原劇本里是中國人哦),而是在主體思想的指導下,認為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沒有中國人民志願軍,他們就是我們,雖然做了種種解釋鋪墊,雖然有布蘭德在前面那段關於愛的話作為伏筆,但千變萬化,改變不了天上落下個神仙拯救了一切的事實。
雖然可以說這是部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的片子,但太空漫遊里出現的黑立方從頭到尾表達的都是另一主題,純淨、不可知、神一樣存在的,它可以代表上帝,時間,永恆,智慧,甚至僅僅是人類內心渴望進化的動機。而諾蘭在這部片子裡體現出的眼界和野心,是遠小於庫布里克的。庫珀仍然是一個拯救了地球的英雄,英雄就必須符合套路,就必須是自己、獨立地完成拯救自身和地球的任務,但庫珀不是,這個就不去說他了。
我們還是回頭來說整個片子的主題。就是這樣一部有著黑洞大神基普•索恩做科學顧問,號稱硬科幻的電影,卻得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答案:愛是超越物理法則的力量。我擦,孰可忍不可忍,明明是只有宇宙真理和八榮八恥才可以穿越時空好嗎?
總而言之,諾蘭最大的改寫,就是放棄了他弟弟寫的原劇本對「他們」和蟲洞營造的更嚴密邏輯關係,把關注力放到了庫珀父女親情的塑造上,就像電影裡說的,想要獲得就必須放棄一部份,此片和原劇本之間,究竟誰更體現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恐怕會成為一個值得爭論的事情。
庫珀終於回家了,按大家的安排,他應該重新變成一個農民,雖然那個家和農場復刻在一個拉瑪太空站里。(所謂拉瑪,就是一個內空的圓柱體,通過自轉來產生重力效果,關於拉瑪上各種奇妙的物理規則,其實也足夠做一部電影了。細節請自己去讀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最後的結尾仍然在與無人機出現時的那句話對應,庫珀才不喜歡適應生活呢,這個目無法紀的人,偷了架飛船去找布蘭德了。

如前所述,雖然諾蘭遮遮掩掩,做了種種修飾,我們還是從片子裡發現了美國科學界和太空界的諸多問題。這是美國電影人的自白?我們比他們成熟,不但在科學觀上更成熟,在政治上也更成熟,這也是我們不拍科幻片的原因吧。
反觀這部電影的原始劇本,那種對美國文明不可抵擋衰落的哀嘆,對我天朝上國蒸蒸日上的高科技文明的艷慕更為直白鮮明。只有沒有科幻的中國才能拯救世界,我覺得,這才是最終的主題呈現。
而且,諾蘭此次雖然藉助本片收穫無數票房和讚譽,但在內心深處,他一定是苦悶和悲哀的吧,他們也許已經意識到,不僅僅在未來的科技上,他們會輸給中國,就算在文花上,擁有文藝座談會的中國,早晚有一天會產生比他們更高級的作品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