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inrandr老剛

2014-11-13 21:33:02

繁星征途,愛為指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此想用兩部作品與本片進行比較,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兩百年人(The Bicentennial Man)》(克里斯•哥倫布的同名電影譯為《機器管家》)和查爾斯•謝菲爾德的《末世(At the Eschaton)》。
《兩百年人》的小說語調平緩,電影中羅賓•威廉士所飾演的機器人在一開始也僅有簡單的表情,但平實的敘述和簡單的表情中,所展現和反映的是飛逝時間裡的悲歡離合,每每物是人非,都會讓人不禁發出一聲帶著哽咽的慨嘆。
《星際穿越》中,我們不是跟隨機器人時間尺度的宏觀視角靜觀這一切,而是切切實實地跟隨著平凡的人類庫珀,感受地上一時,天上七年的苦痛。《海伯利安》中有一個用於描述這種相對論效應的詞「時間債」,這確實是一筆債,看著子女在須臾中長大,與自己同齡,然後老去,馬修•麥康納觀看子女二十三年視訊時的涕淚交零,是人類對殘忍流逝的時間渺小而無奈的悲鳴。
科幻小說《末世》講述的是冷酷無情的宇宙和至死不渝的愛情之間的碰撞,主人公對愛的執著,伴隨著他尋找著治癒愛人的方法,直至時間的盡頭。故事的敘事宏大,將人類渺小的愛與宇宙的壽命比肩,豈止海枯石爛。
《星際穿越》中對這樣的愛也有著類似的詮釋,但比起《末世》中的單純和執著,《星際穿越》加入了個體對整個人類的愛與責任。小我與大我,小愛與大愛,家庭與人類。但影片並沒有將兩者分離、對立,而是兩者處理為兩條交織的旋律,有離散、矛盾和衝突的地方,但真正感動的地方卻是兩者合一所激盪出的共鳴。
影片第一次讓我感受到這股共鳴的地方是父女別離,這一段開始時兩者是矛盾的,庫珀那句「求你了,不要讓我這樣告別」讓我的淚水奪眶而出。這是一場抉擇,他做出了自己的犧牲。但影片在這場原本簡單的父女別離的結尾,不斷切入火箭點火的畫外音,對女兒和家的告別,對家園和地球的告別,征程的起始,不同的感情交織在一起,悲情之中又有幾分壯烈。
從觀影前所得到的資訊里產生過一種顧慮,影片似乎把人性提到了一個浩瀚宇宙中不該達到的高度,隨著影片的進行,這種顧慮也越來越深,黑洞兩端的困境都在不斷加劇,如同在兩個毫不相幹的黑暗空間裡盲目摸索的人,心中僅有的只是沒有回應的愛。
直到黑洞,本片中最美麗的天體,將他們的世界分離之後,又將其合二為一。
這一段是觀影時顧慮最深的地方,洶湧的愛在未知的空間中似乎失去了控制,稍有不慎,就會摧毀宇宙不可撼動的壁壘,讓氾濫的感情毀掉整個片子。
在此不得不讚嘆編劇爐火純青的功力,不斷加劇的困境同時也是人類命運中不斷被精確定位的節點,不受時間束縛的引力就是改變這個節點的唯一力量,執著的愛通過引力的紐帶終於再度回應彼此,整個人類隨著指針的震顫獲得了新生,兩支旋律交疊在一起,爆發出最為動人和恢弘的共鳴。
至此,顧慮已被打消,此片已屬佳作,但萬萬沒想到,結局竟能如此深得我心。已經歷過《兩百年人》的淚水的我對父女如此見面的安排早有預料,但沒想到垂老的莫菲在最後會推開依戀了一輩子的父親,讓他去尋找年輕的布蘭德和人類的新家園。
庫珀像一個陌生人一樣,走出了女兒的生命,重新踏上征程,時間流逝的傷痛雖未癒合,但新世界的陽光正等著將他沐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