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aoyun99

2014-11-08 09:03:48

科普帖-強烈建議選擇膠片IMAX版本觀看,詳解70mm膠片IMAX為何如此牛逼


豆瓣竟然摺疊我的帖子,放在了隱藏區。那我只有把隱藏區裡的原帖刪除,重新註冊一個帳號再發一次咯...


科普帖-強烈建議選擇膠片IMAX版本觀看,詳解70mm膠片IMAX為何如此牛逼。
  
  我們首先來看一則新聞:IMAX老闆Greg Foster近日宣佈,由諾蘭執導的2014年科幻大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將成為最後一部膠片IMAX格式發行的商業電影,以後將不會再有商業電影發行膠片IMAX版本。
  
  那麼問題來了,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哦,不對...。那麼諾蘭極度推崇的膠片IMAX怎麼以後就沒有了呢?既然視覺效果這麼牛逼,應該一直保留下去才對嘛。可是,IMAX公司、電影公司、影院不是慈善機構,他們是以盈利為目的!拍攝膠片IMAX電影時,首先,這個70mm的IMAX專用膠片可比普通膠片貴太多了,更別提去和最省錢的數字攝影機的成本去比,其次,電影拍完以後,需要製作拷貝吧,而這種70mm膠片版的拷貝成本驚人,下面會細說這個。接下來是影院的問題,膠片IMAX放映機比數字IMAX放映機的造價翻了好幾倍。柯達公司都宣佈破產了,所以,電影產業數位化是必然的,膠片逐漸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反正沒幾個觀眾識貨嘛,對於唯利是圖的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以及IMAX公司,他們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令人痛心的是,普遍觀眾認為數字IMAX的視覺效果是優於膠片IMAX,而事實上,膠片IMAX的視覺效果可以秒殺數字IMAX。所以,東莞汪達把膠片IMAX放映設備換成了數字IMAX放映設備,竟然還不要臉的表示,是為了讓觀眾體驗到更佳的視覺效果,這其實是倒退,好不好。不由的想到唱片公司老闆宋柯說過的一句話:很多技術都在高速發展,而音樂卻在倒退,以前我們聽的是CD,現在聽的是Mp3,令人痛心啊。
  
  回到正題。中國內地目前只剩下兩塊膠片IMAX螢幕了,位於北京的中國電影博物館以及位於廣州的廣東科學中心,至於這兩塊螢幕到時會不會引進70mm膠片IMAX版《星際穿越》,目前尚無確切消息,不過,電影博物館引進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真的引進了,到時只能飛一趟北京了,那麼,為了看場電影,算上機票的錢,大概得預算6000-8000元,不過我認為是值得的。
  
  本段,下面這些內容以前在qq空間發過,直接複製過來。科普一下膠片IMAX與數字IMAX的區別。回到2012年,那時中國內地共有五塊膠片IMAX螢幕,北京的中國科技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廣州的廣東科學中心,東莞汪達以及重慶科技館,當年《黑暗騎士崛起》公映時,這5家影院都引進了70mm膠片IMAX版。而目前的情況是,東莞汪達、重慶科技館已經改成了數字IMAX,廣東科學中心在保留膠片IMAX的基礎上兼容了數字IMAX,電影博物館則兼容了DMAX,而中國科技館則徹底改造成了DMAX,DMAX是IMAX公司的某位技術員工出走後另立門戶的低級產品,這種所謂的DMAX巨幕其造價僅僅只是IMAX的十分之一,對比之下非常廉價,視覺效果只比普通的電影螢幕好那麼一點點而已,遠遠無法與IMAX相提並論。所以中國內地目前的情況是,僅僅剩餘兩套膠片IMAX設備,而數字IMAX倒是有數百套。對於這點我非常痛心,因為膠片IMAX的視覺效果是數字IMAX遠遠無法企及,無與倫比。那麼,既然這麼牛逼為什麼還被淘汰了?答案是節約放映成本。由於膠片IMAX的拷貝其膠片寬度為特製的70mm,每秒鐘所放映的膠片長度為1.7米,一部120分鐘的電影拷貝其膠片重量高達400公斤,這種拷貝的製作成本超過30萬人民幣,而數字拷貝不過是小小的一個硬而已,省錢省事。普通電影螢幕的寬高比是2.35:1,數字IMAX是1.78:1,而膠片IMAX是1.44:1,當你看到1.44:1的寬高比撐滿七層樓高的IMAX巨幕,那種震撼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IMAX公司的老闆宣佈,《星際穿越》確定成為影史上最後一部用70毫米IMAX膠片拍攝的IMAX電影。所以《星際穿越》之後,就算你還能找到膠片IMAX設備,他們也拿不出真正的膠片IMAX電影了。因為這個原因,我寄希望於中國電影博物館或者廣東科學中心年底能夠順利引進《星際穿越》的IMAX膠片版,那麼到時無論我有多忙,也得去趟北京或者廣州,毫無疑問。
  
  下面這篇內容,是寫在2012年《黑暗騎士崛起》國內公映之前,以前也在豆瓣發過,現在直接複製過來,供大家參考。
  
  長文分析為什麼看TDKR必須選擇70mm膠片IMAX版本?
    
  電影製作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影放映技術被不斷革新。縱觀電影發展史,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電影技術革新都成為一個里程碑。而目前最主流的電影放映格式分為三種:2D、3D、IMAX。其中IMAX包括IMAX 2D、IMAX3D。2D電影與3D電影的區別想必大家都很明白,而IMAX就不是那麼被大眾所熟知,在這裡,普及一下。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縮寫,直譯過來就是影像最大化的意思,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析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整套系統包括以IMAX規格攝製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系統、螢幕等。標準的IMAX螢幕為22米寬、16麥克。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IMAX意味著更寬大、更清晰的電影螢幕。
    
  電影螢幕的解析度,類似於手機螢幕的解析度,越高則意味著影像越清晰。我們平時在電影院裡,普通的2D螢幕,最高也就2K的解析度,而普通的3D螢幕,解析度還將低於2K。而IMAX螢幕,數字IMAX有著高達6K的解析度,是普通螢幕的3倍。這裡,我要特彆強調一下膠片IMAX螢幕,它有著高達8K的驚人解析度。
    
  但是,比較遺憾的是,相對於數字IMAX,膠片IMAX的放映設備造價則要高出很多,這導致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狀,幾乎所有的IMAX影院使用的都是數字IMAX放映設備。中國大陸地區目前僅有5塊膠片IMAX螢幕,北京佔了兩塊,其中在中國科技館以及中國電影博物館,重慶科技館佔了一塊,位於廣州的廣東科學中心佔了一塊、東莞汪達國際影城佔了一塊。這5塊膠片IMAX巨幕,長年用於商業放映的僅有東莞汪達,而其它4家則屬於國家事業單位的。2010年初,《阿凡達》國內公映時,國內只有不到20塊的IMAX螢幕,而目前,已經超過60塊了,數量上翻了至少三倍。可惜的是,這些摳門的影院怎麼不購置膠片IMAX放映設備。
    
  前期直接用3D攝影機拍攝的是真3D電影,後期轉製成3D的是偽3D電影,關於真3D與偽3D的區分,相信絕大多數觀眾都已知曉。但很多人也許不並不清楚,IMAX電影也有真偽之分。所謂真IMAX,是指前期使用特殊的65mm膠片及其IMAX專用攝影機拍攝,後期沖印成70mm膠片格式的電影,相比傳統的35mm膠片,65mm或者70mm膠片在成像質量上有著質的飛躍。
    
  那麼,這幾年打著IMAX旗號的好萊塢大片有多少部屬於貨真價實、完完全全的IMAX電影呢,答案是一部也沒有。因為IMAX攝影機十分笨重,拍攝時噪聲大影響錄音,並且專用膠片成本高昂,目前還沒有好萊塢大片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不過,2008年的《黑暗騎士》、2009年的《變形金剛2》、2011年的《不可能的任務4》都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了部份場景,其中《黑暗騎士》的IMAX片段接近半個小時,而《變形金剛2》、《不可能的任務4》的IMAX片段都不到15分鐘,相比其他完全靠後期轉制IMAX的大片,這三部電影可以稱得上「真IMAX」。
    
  而此次《黑暗騎士崛起》,有著超過一個小時的IMAX片段,影片中所有的動作場面全都採用65毫米膠片IMAX攝影機拍攝。由於此前幾乎所有的偽劣IMAX電影都是靠坑爹的轉制完成,所以,選擇觀看時,膠片IMAX與數字IMAX沒有多大區別。而《黑暗騎士崛起》不同,最佳觀看方式,必須選擇70mm膠片版IMAX,否則,就無法體驗到最震撼的效果,因為,如果把65mm膠片拍攝的真正IMAX電影轉換成數字IMAX拷貝放映,勢必損害影像的質感。
    
  相對於坑爹的3D電影,2D電影絕對有著明顯的影像優勢,除了《阿凡達》以外,所有的3D電影對於我來講都是糟糕的觀影體驗,是個揮之不去的惡夢,聽到3D電影,我就想到了,平庸的3D效果、昏黯淡光的影像,被數倍縮小的畫面、該死的笨重3D眼鏡。3D電影對電影公司來講,意味著更高的票價,更大的商業潛力,對於影院來講,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基本上,某部電影有發行3D版本,那麼,基本上就不排映2D版本了。而目前的情況是,3D電影也就算了,是真正的3D還可以忍受一下,而問題是,90%的3D電影都是由2D電影轉制而成,絕對的假冒偽劣3D,而非3D攝影機拍攝。所謂的IMAX3D就更為坑爹了,因為,目前為止,全球還未出現一部電影,是使用IMAX 3D攝影機進行拍攝的,你所看到的所謂IMAX 3D電影,全是後期轉制的,全是偽劣的,包括《阿凡達》在內!不過,《阿凡達》是全程採用3D攝影機拍攝,而非偽劣3D,它只是偽劣的IMAX而已,而很多電影,既是偽劣的IMAX,也是偽劣的3D,比如《復仇者聯盟》,你說這不是嚴重坑爹嘛。據說詹姆斯-卡梅隆將用IMAX 3D攝影機拍攝《阿凡達》的多部續集,就讓我們試目以待吧。
    
  對於為《黑暗騎士崛起》投資2.5億美元的華納兄弟公司來說,如果諾蘭向他們拍攝3D的建議妥協,那公司的高層絕對心情大好。無奈諾蘭執拗得很,在他的堅持之下,《黑暗騎士崛起》終究沒用3D拍攝而成。對此諾蘭解釋道:「如果我用3D拍攝的話,公司會很高興,但我想用IMAX建立高品質的畫面,讓觀眾看到最震撼的影像,《黑暗騎士崛起》有著歌劇式的質感,必須IMAX。立體成像的尺寸太小了,在效果上很受限制,而「3D」這個詞也有一定誤導性,因為3D的意義在於它在攝影上是三維立體的,每一個觀眾也會有一個獨立的視角。它更適合電子遊戲或者其它使人產生代入感的技術,但對於電影觀眾來說立體的東西很難有親近力。我還是更喜歡大螢幕,抬頭看著一塊巨大的螢幕,會覺得影像比生命還宏大。而3D影像看起來就要小很多,就好像面前的一扇小窗戶,一點都不過癮。我認為IMAX是目前最好的電影制式,是使其他任何技術都相形見絀的黃金法則。每當我看到用數位技術拍攝和放映出來的畫面時,那種影像效果都要比膠片或者IMAX遜色很多。人們漸漸棄用膠片,放棄2D電影,那將是電影史上的羞恥。膠片的畫質是數字影像無可比擬的,它擁有最廣的色域,最高的解析度,用膠片拍的電影才是真的電影。但是現在,膠片的優點卻沒有人在乎,大家都開始用數字攝影機,因為它便宜,經濟上非常划算。但對於拍電影來說,數字不是最好的選擇,對觀眾的視覺體驗來說,數字同樣不是最好的選擇。」
    
  諾蘭說,華爾街大戰那場戲調動了一千多名臨時演員,我可以保證你們能在IMAX螢幕上看清每一個人的臉!我們毫不懷疑,他的預言將百分之百實現,他會用震撼無比的視覺奇觀向觀眾證明,IMAX是製作電影不折不扣的黃金守則。
    
  65mm IMAX膠片攝影機是迄今為止最佳的2D攝影機,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而《黑暗騎士崛起》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可見,他的視覺效果將強悍到何種地步。絕對超乎你的想像!跟所謂的數字3D電影對比,真正的膠片IMAX 2D電影,才是絕對的牛逼至極!才是體驗最佳畫質的王道!
    
  所以,如果你有選擇的話,切勿錯過70mm膠片IMAX版本的《黑暗騎士崛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