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泥土--Mud

污泥/烂泥(港)/穆德

7.4 / 188,963人    130分鐘

導演: 傑夫尼可斯
編劇: 傑夫尼可斯
演員: 瑞絲薇斯朋 馬修麥康納 麥可夏儂 莎拉寶森 山姆謝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少年不是馬

2014-10-30 19:39:38

成長是污泥,愛情是不染


       「當晨曦初露,我沐浴在幼發拉底河。
        我在剛果河畔蓋起我的小屋,它催我醺醺入睡。
        我凝視著尼羅河,在它的上方建起了金字塔。
        我聽到亞伯·林肯南下紐奧良時密西西比河的歌唱。
        我看到它那泥濘的胸膛在落日中融成一片金碧輝煌。

        我的靈魂變得和河流一樣深邃。」

        美國黑人詩人蘭斯頓·休斯在半個多世紀前曾這樣讚美道。

  
       其實,我是很難下筆寫下一篇影評的。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再好的語言也詮釋不了一部好的電影。甚至有時候,我覺得電影的魅力是高於文字的。可能這樣說並不準確,但有些時候,它卻是對的。

       可是現在,我開始試圖去解釋一些東西,或者說,根本沒資格談得上是解釋,而只是去描述。第一次試著寫影評,不求深刻,只覺得能多表達一些想法最好。因為再好的影評對於好的電影來說都只是泥拳過身。因為電影本身,是美好著的不需要任何影評的。

       我很遺憾,把一部這麼好的片子遺落了一年多之久,我更慶幸,它在我的電腦里靜靜地躺在一年多,並沒有被我刪去。

       最早知曉馬修·麥康納這個人,是在很早以前一部叫作《超時空接觸》的電影,毫無疑問,這是科幻電影史上裡的程碑。今年馬修榮膺奧斯卡影帝,然而我對他的了解其實並不多。很多人知道他因此獲獎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密西西比河上的瑪德》。最好的片子都是隱藏著最深的,不會表達特別有高度的主題,因為那和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是無關的。我們能感受到的,是平凡生活中渺小的卻不低賤的感情。馬修是密西西比河邊的孤狼,一路狂奔追逐愛情,無論受傷千萬次,眼神也永遠深邃,細膩得就像整部電影,從頭到尾散發著乳酪的質感,卻毫不甜膩。

       電影的開始,是密西西比河遼闊的河面,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看《湯姆·索亞歷險記》時腦海里閃過的畫面。我以為,那會是又一個湯姆·索亞的歷險記,其實我錯了。舒緩的音樂襲來,美國南方特有的金色的卻不刺眼的陽光撲面而來,它以這樣一種安靜的方式開場,在我身處的這個寂靜的夜裡,是不需要更多喧譁的。

       我不想介紹劇情,因為這是一部就算沒有任何劇情也透徹人心的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部獨立電影,而獨立電影表達的正是不一樣的獨特的思想。沒有好萊塢電影跌宕的劇情和華麗的鏡頭,有的只是稀稀疏疏印著幾個腳印的河灘,安靜流淌的密西西比河,兩個少年,一個男人,和他們臉上的污泥與灑在臉上的陽光。

       影片的名字Mud翻譯過來就是淤泥的意思,也是這個男人的名字,瑪德。這個看似滿臉淤泥,身世淤泥的男人,內心卻是純粹的。不能說是一塵不染,沒有人會是一塵不染,有些人只是多了其他人所沒有的執著。就像瑪德自己說的那樣,他並不能算是一個好人,但誰又能解釋清楚好人的定義呢。但是我想,在Ellis的眼裡,他絕對算個好人。起初我也疑惑,片名為什麼一定要叫《淤泥》呢,後來我知道,那是乾淨的淤泥。

       相比《淤泥》這個名字,我還是更喜歡《密西西比河上的瑪德》,一條河,一個人,簡單著的,敘述著一個簡單的故事。很多時候,只有這種簡單不含更多元素的電影才是最打動人的。如果我給這部片子10分的話,那麼它的配樂一定佔了一半以上。這種音樂你說不出哪裡好,不振奮,也不寧靜,不歡快,也不悲傷,可是它就是以一種直鑽心窩的節奏打動著你,伴著南方鄉村的陽光和泥土的氣息。就像能從這音樂中聞到河裡游魚的味道。

       這是一個南方少年的成長故事,說是成長,前後卻只有短短幾天,但那卻是讓一個男孩成長為男人的幾天。冒險,悲傷,真情,和愛。但它又不同於傳統的冒險故事,沒有湯姆·索亞激盪的歷險故事,只有那些輕快著的、安靜著的,甚至都算不上是冒險的東西,在這個14歲的男孩身上慢慢展開。就像在午後的陽光下,泡一壺清茶,聽它娓娓道來。

       電影有著詩一樣舒緩的節奏,像一首沒有更多修飾的詩歌,還有從頭到尾畫卷一樣灑滿陽光的密西西比河,陽光在河面上反射出一道道柔光的光線。而這種光線,是不適合表達那些轟轟烈烈的愛和旅程的,所以整個故事,只發生在這一片小小的河灘上,以這樣一種柔和的方式。

       顯然,14歲的Ellis是渴望愛情的,也顯然,比Ellis大很多的Mud更是執著愛情的。有時候,相信愛情與不相信愛只是一念之間的事,這一念在很多時候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轉換,但是很明顯,這個「老男人」Mud並沒有長大。

       電影中並沒有過多地描速有關愛的東西,關於Ellis,一個是內心的悸動和開心的,另一個是難過和對愛的失望的。可是僅有的這兩個鏡頭卻是這個內心懵懂的少年心中最關鍵的兩個時刻,是整個少年時代的縮影。而關於Mud的愛情,就要世俗很多,然而不管Mud深愛著的女孩怎麼讓他傷心,他也從不放棄,Mud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而Mud教會Ellis的,正是Mud他自己所沒有具備的,Ellis在這一系列事情之後長大了。而最終,Mud也學會了放手。

       電影的隱喻真的是恰到好處,河流代表了未入塵世的Ellis,污泥代表了Mud,而關於蛇的隱喻,更是將電影昇華到一種文學作品的高度。Mud說:「人的一生只能被蛇咬一次,人體第二次使用抗蛇毒就會排異。」片子的後面,Ellis被蛇咬傷,被治療,正是這個男孩身體和內心的雙重成長。他明白了之前父親勸誡他的話:「如果你不夠小心,愛情會把你毀滅殆盡的。」是的,愛情如毒蛇。Mud在手臂上紋下毒蛇的紋身,時刻提醒著自己這個道理,卻也總是學不會。

       片尾,Ellis那意味深長的一笑代表了入世的成長,成熟而坦然,但是那個像密西西比河一樣清澈的男孩依舊站在那裡,他轉身,他的背影依舊在那裡。而Mud,他的淤泥依舊是潔淨的,這五味雜陳的淤泥在Ellis的河裡攪和著,讓他成長著。Ellis幫了Mud很多,可Mud依舊沒能帶走最心愛的姑娘,但是Mud也有了坦然放手的勇氣,而教會Ellis放棄該放棄的,正是Mud給他最好的感謝。

       父親的話或許是正確的,他告訴小Ellis:「不能信任愛情。不要相信女人,她們總會引誘你做一些事情,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女人很難纏的。」影片的最後,殺手來殺Mud之前,Ellis對Mud說:「我爸說不能指望一個女人會愛你,他說,你不能相信她們。」受過傷的Ellis就快要相信父親的話了。可這個時候,比他傷得更重的Mud卻依然這樣說道:「That's not true .我們彼此相愛,現在她不願意繼續嘗試了,我不能責怪她。你是個好人,Ellis,你只要遇見一個有你一半那麼好的姑娘,你就會沒事的。」

       就這樣,那些無關痛癢的瑣碎的細節和片段,在密西西比河寬廣的河床里交織著,融合著,很多東西是這河水沖不走的,也留不下的。我覺得,在愛這種情感上,特別是對於一個14歲的少年來說,你信什麼,它就會是什麼。的確,Ellis是個好男孩,暴風雨之後他依舊選擇了相信愛情,所以我也相信,他總會遇到一個有他一半那麼好的姑娘的。即使那時,Mud早已離開密西西比河,離開了Ellis成長的進程。

       這種電影的好處在於,它的節奏不快,但內容很充實,結局看似簡單卻很深刻。我一直期待結局會給我呈現一個怎樣溫馨或者感人的畫面,結果它什麼都沒有給我呈現,依然是這片遼闊的水面,但是它又不同於開頭第一幕那片入夜後霧氣瀰漫略顯壓抑的水面。陽光在這個時候就像炸裂開來一樣,整個畫面乾淨得沒有一句多餘的台詞,只有水波、小船,和河岸。死裡逃生的Mud站在小船上,仰面呼吸著密西西比河上滿是陽光的空氣。一次近乎完美的首尾呼應和點題。這種電影是不需要更多修飾的結局的,整部電影就是一首渾然天成的驪歌,一首關於南國少年和懵懂愛情的悲歌。

       哀而不傷。

       我看過很多很多好的電影,才越發覺得只有這種故事雖然簡單卻緊緊貼著生活的電影,才算得上是真正好的電影。我不敢說這將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但我已經在前三里給它留下了一個不可更改的位置。這種以孩子的視角去解釋大人世界的方式,往往才是最真實的,因為那是不需要擔心更多後果的。片子結束,滿腦子都是那個不羈的浪子和南國的少年,廣闊的河面和遠方的風,還有那夢一樣明快的音樂。

       它們沒有那麼完美,卻真的那麼美好。

       不能指望一個女人會愛你,不能相信愛情。
       只要足夠成熟,你就會知道,愛,是可以相信的,只要你真正理解愛。

       只要理解了愛情,污泥里也會閃爍光芒。

       我愛你但是決定放開你,跟你說再見啦我愛過的姑娘。

       跟你說再見啦愛過我的姑娘,啦啦啦...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