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德烈大叔

2014-10-27 18:33:54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當源於自卑的猜忌與性的潛意識相碰撞,《盲視》便開始以超時間性與超空間性的意識流開始繪製一幅很奇妙的大腦意識具象圖,影片中的女主臆造出了兩個不同的人物:一個是充滿性幻想,代表偷窺欲的Einar,他近似於女主角自身原始性慾望的一面鏡子,處在潛意識與前意識之中,羞澀而又極具生命力;另一個是承載女主自卑與猜忌的Elin,她身上帶著女主角的生活經驗,脆弱而不安。Einar對Elin的窺視與羞澀的接近,其實是潛意識對前意識嘗試性的突破,在影片Einar偷窺Elin和女主角丈夫做愛之時,便開始以無形存在的姿態突破了整個故事的防線,故事完全開始陷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虛實交合狀態,極富攻擊性。


     影片開始不久,女主角便在Elin身上布下了單親、生活空虛的背景(代表著一種自卑與生活經驗作用下產生的脆弱感),而同時,女主角在意識之中,安排了丈夫與Einar(慾望)的第一次見面,這次見面充滿了意識流特徵,剪輯已經開始以超越空間性的姿態呈現,在咖啡館與公車兩重交合空間的背景下,完成了女主角猜忌鏈條的第一個起點。而後,虛實交合的剪輯手段愈演愈烈,女主角源於自卑的猜忌開始不斷的產生意識上的攻擊力,直到Elin與丈夫相遇,女主角的思維臆想已經陷入了難以控制的境地。

    其實在影片中的不少段落,已經以旁白的方式交代了女主角的不安與自卑,然而旁白作為女主角意識流思維的一個引導,最後也隨著臆想世界的逐漸失控而陷入了真偽不辨,女主角的潛意識開始藉助著其性壓抑為主要來源以臆想具象世界的表現方式開始搗亂,這個非一般意識可以接觸到的非理性區域開始不知不覺的影響女主角的理性行為,讓女主角逐漸迷失在虛實之中。


     女主角臆想世界中,丈夫與Elin的出軌充滿著她自身自卑與性壓抑結合的作用,而慢慢體現在Elin身上的視覺衰退,也讓Elin身上的不安、自卑與脆弱開始完全與女主角自身遭遇交合,最終陷入虛實不分的泥沼之中。而女主角一切臆想的來源確實源於盲這個現實因素,在失去了整個視覺條件後,她的心理活動開始異常敏感、豐富,以此途徑補償視覺的缺陷,而此後產生的焦慮、緊抓與內向,更是加劇了她的迷失。盲人的意識流世界是如此的強烈,不受任何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在原始慾望與情感中碰撞、構建、寄託,從不間斷,如同行雲流水。


     影片的首尾兩段互相呼應,而其中很容易讓人忽略的一點是兩幕中色調運用的變化,在初始之時,窗邊寓室內的色調以冷灰色為主要的基調,這是最初女主角心理狀態的一種表現,而到末尾之時,同樣是窗邊的寓室內,影片的色調開始偏向暖色系,女主角在丈夫面前袒露了自己的慾望,內心世界開始回歸於平靜的狀態,這是個優雅漂亮的結尾。其實這一幕之前的段落已經給了整個故事答覆,該段落里,女兒告訴Elin有個男的在窺視著她們,而從來和Einar沒有相識性接觸的Elin平靜的對女兒說,這是個會經常照顧我們的好人,這種自身經驗載體與慾望平和坦然的對面,已經給結尾埋下了內質足夠豐富的伏筆,慾望本身並無錯,坦然去面對他,便可知其實他是以善良羞澀的姿態所出現的。女兒說Elinar長得很醜陋,其實這只是代表性慾善意無害的本質上掩蓋著世人對其羞於啟齒的態度吧,不論對於東方還是西方,這或許都是一樣的。


     回到電影技術層面,《盲視》的剪輯可以說是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在與敘事相結合難度極高的情況下,非常精準、流暢得還原了一個非常內在的精神世界,剪輯上的卓越使得這部意識流電影的在文學性上的高度不至於斷裂,讓本片敘事文本上的謹慎與創造性得到了完整的體現。初次之外,影片在色調的運用也非常得細緻,與角色的心理狀態達成了較高的一致。我們每個人都有發獃走神陷入潛意識支配下胡思亂想的時候,《盲視》以文學的敏銳觸覺完整的捕捉下了這連續流動的意識,留下一地的驚艷。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要你能多些幽默感。沒錯,一切都濃縮在這一句里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