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4-10-19 18:11:44

口水保衛巴黎


看戰爭電影,不一定非要槍林彈雨硝煙瀰漫,千軍萬馬喊殺震天。《外交秘聞》證明看戰爭停留在唇槍舌戰的文鬥層面,也是一種享受。1944年二戰勝負已成定局,納粹大廈將傾,國內史陶芬伯格刺殺希特勒,前線盟軍已在諾曼第登錄。此時,德軍駐紮巴黎的總督肖爾鐵茨憂心忡忡,給妻子留下遺書,決意與帝國共存亡。

面對敵軍壓境、全軍覆沒的敗局,肖爾鐵茨也有他自己的籌碼。用藥物短暫壓制重疾後,他便面不改色地部署起一次舉世震驚的廢墟行動:炸毀巴黎重要建築和橋樑,利用塞納河水摧毀整個巴黎的文明,隨之殺死上百萬人。此舉旨在為帝國爭取復仇和榮譽,並沒有戰略上的意義,如此便為肖爾鐵茨最後改變心意埋下了引子。

一切就緒後,短暫的停電黑暗中,瑞典領事偌靈幽靈般登場。偌靈向驚魂未定的肖爾鐵茨示範,他是通過一條古老的皇家密道前來,以此舉充分表明了談話的誠意:要幹掉你,早就動手了。影片第二幕的唇舌過招由此拉開序幕,這段室內重頭戲大幅度修改了史實,充分彰顯了編劇峰迴路轉的編排,細膩無痕的鋪墊,肖爾鐵茨點滴搖擺到心理大壩決堤,並揭示他秘而不宣的動機。

得知來意後,肖爾鐵茨雖垂頭喪氣,但面對放棄水淹巴黎的勸說,卻並不屈服。他大肆抨擊巴黎人民的性格劣根性,質疑偌靈的立場和動機,並對雙方兵力的強弱置若罔聞,最後像猛撞南牆的蠻牛一樣撕掉了關鍵的信。第一回合交鋒,偌靈沒有佔到便宜,甚至將要被掃地出門,此刻一通電話改變了局面,誠如偌靈所料,好奇的天性在肖爾鐵茨心中激起了漣漪。

第二回合交鋒,偌靈打出親情牌,勸說肖爾鐵茨「為孩子們想想」。但作為一個見慣了血與火的職業軍人,肖爾鐵茨並不吃這一套,並舉出漢堡大轟炸的例子,來闡述戰爭行為無法評判對錯。對於自身將被當作戰犯審判的威脅,也不能改變他的決定,導致這一回合又陷入僵局。這裡可以看出,作為職業外交官的領事,與征戰沙場數十載的軍人,思維方式存在著難以統一的矛盾。

受挫的偌靈喃喃地表達著內疚,哀嘆無法拯救蒼生,又打了一張普世的同情牌,試圖從人道主義者和宗教信徒的角度說服肖爾鐵茨。我們後面才得知,肖爾鐵茨的決定還出於一個秘而不宣的動機,所以這段較量,偌靈仍徒勞無功。在理智與情感的較量中,還不時插入了德國士兵裝載炸彈,與反抗軍槍戰的畫面,製造緊張情緒。竊以為,這些外圍情節,還是話劇的留白處理更好。電影把這些具象化了,反而讓人有種想看壯觀大爆炸和水淹大巴黎的慾望。

此時,柏林使者來訪,談判短暫中斷。元首下達了搶救羅浮宮藝術品的指令,而肖爾鐵茨卻表達出對施令者的反感。稍後我們獲悉,原來他的妻兒遭到脅迫,才被迫將水淹巴黎進行到底。觀眾陷入了道德兩難,肖爾鐵茨痛苦的逼問也給外交官出了難題,談判再度膠著。這種道德選擇,在反恐題材、超級英雄電影中,是一個常規套路:為了拯救大多數人,你願不願意犧牲你的親人或一小批無辜者?多少錚錚硬漢被這個難題折磨到發狂。

眼看偌靈前功盡棄,天賜良機,肖爾鐵茨舊疾發作,痛苦不堪,偌靈連忙施救。這也是一個很傳統的通俗劇橋段,通過無私甚至是違背常理地拯救敵人,促使對方摒棄敵對的立場。而智慧不凡的偌靈也抓緊時機,提出了一套慈義兩全的解決之道,終於換得點頭。此時炸彈就緒在即,影片也進入最後一幕緊張的倒數營救,以及表達良心救贖的結局。這裡沒有費什麼筆墨,輕描淡寫過渡到了字幕的後話,以及巴黎迄今猶存的美麗風光。

兩個老戲骨的言詞爭鋒,用時髦的概念來說,就是兩個三觀不同的人如何達成和解。影片表現這一點,是非常符合生活經驗的,爭吵只會讓人更堅持自己的觀點,勸服別人改變立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偌靈所做的不是擺事實講道理,更多是情感的引導,促使肖爾鐵茨進行自己的思考,與有違本性的念頭決裂。說到底,人與人之間,並沒有那麼不同,只是我們經常太急著劃分陣營,劃清界限,忽視了更多共性存在的可能。(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