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怒火特攻隊--Fury

狂怒/战逆豪情(港)/怒火特攻队(台)

7.6 / 546,575人    134分鐘

導演: 大衛艾亞
編劇: 大衛艾亞
演員: 布萊德彼特 西亞李畢福 羅根勒曼 史考特伊斯威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烏鴉

2014-10-19 13:08:26

德國定義了坦克,美國定義了電影,世界最終是斯拉夫人的


個人英雄主義是最佳電影題材,不過呢,雖然戰爭中所有人都很努力,並不是所有部門都能出個人英雄主義。
戰鬥機駕駛員和狙擊手是最容易出孤膽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駕駛一隻虎式。但你們最後敗了,無論駕駛什麼都不會拍成英雄電影,真不好意思。(不過仍然有《泥濘中的老虎》)
在勝者陣營,最常規的坦克謝爾曼和T34都無法單獨作戰。作為集團軍的一部份,就不好拍電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這樣,設計出一種不可能存在的情況,英雄主義才能出來。

雖然德國定義了坦克,美國定義了電影,但最終定義坦克電影的是網遊《坦克世界》。
這部電影剛上映,贊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謝爾曼。就是普通的M4A2炮管上刷「FURY」字樣。普通謝爾曼是免費的,「狂怒」賣30美元。
當得知《坦克世界》是贊助商以後,我對這部電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對它的評價從3分上升到5分。
這根本就不是裝甲戰電影!是坦克電影!
最正統、最純粹的坦克電影,像《坦克世界》一樣純粹。
僅舉一例,這部電影裡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國當年繳獲的,用的謝爾曼都是從博物館裡開出來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著走了一圈,根本沒用上。

這個故事設定在1945年4月——這句話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別做傻事,美國坦克在德國不會出現以少敵多的悲壯情況。這和設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樣。
這時,盟軍已渡過萊茵河,蘇軍在東邊籌備柏林戰役。希特勒已搬進地堡,正在為斯坦因那籌集不到部隊發火(元首的憤怒),他將在月底自殺。美軍在心理上想趕在蘇聯以前攻進柏林,但隱約知道趕不上了。
主角們所屬的第二裝甲師屬於第12軍,是先鋒中的先鋒,所以有很多孤軍深入的描寫。這時他們在漢諾瓦(Hannover——皮特車長的喝醉笑話),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務是與蘇聯會師,把德軍切斷。
小任務是清掃戰場,消滅殘兵,鞏固陣地。
作為指揮官,當然還有個更大的任務,他們從非洲打到義大利、諾曼第,最後打到德國本土,都到這個時候了,其實唯一的任務是把手下人安全帶回家。
——皮特車長一開始說出這個目標的時候,是很有說服力的。為此他逼小機槍手殺戰俘也能被原諒,觀眾也都希望他快鍛鍊出來,別影響大家活命回家。最後車長出爾反爾,是這個結局,真想掀桌。

電影一開始皮特殺了納粹,放走一匹馬。從此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電影中不可分割的符號。
然後湊齊成員,坦克上路。電影前半部份是非常靠譜、非常精彩的。一輛坦克出門就被炸了,這是德國步兵針對坦克發動的唯一一次有效攻擊,也是任何游擊隊在這種情況下的理性選擇。
這可惜這是電影中德國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輛坦克佔了三種謝爾曼型號,還有一輛裝備了當時應該已經不用的M3短炮筒。這明顯是放殺必死,小分隊每一輛車型號都不一樣,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個任務開始,這些車突突突地在戰場上收集散兵,很真實也很好玩。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戰,也是最真實的一場戲。
這時我還想,開場半小時就出這麼場大戲,後面的壓軸得拍成什麼樣啊?難道今天將看到改變我人生觀的那部電影嗎?——結果,呵呵。
然後進入城鎮,觸發劇情,隊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繼續往前推進,遭遇一輛虎式!
發生了一虎戰四謝的電影史奇蹟。奇蹟的點在於五輛車都是真實的,那輛可能是世界上唯一還能動的真實虎。
具體戰鬥過程是這樣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這裡就比較網遊了,雙方都是光杆坦克,為了畫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衝出掩體,在平原上對峙。美軍的設計思路是,8-10輛謝爾曼可以對抗一輛虎。三輛謝爾曼排成一排,直線往前衝的精神,除了服務觀眾也沒什麼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槍不入,沒有主角光環的A1、A4三輛車秒斃。主角車超人化,在極近的距離繞到虎式後面,連開兩炮滅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這段坦克戰設計得很卡通,是為了讓你看個爽的,挑毛病就沒意思了。

唯一一輛坦克繼續去完成任務,給後續部隊清理一條路。
還沒提到,這輛車上沒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壞了履帶——這部電影也沒出現過機械師,小毛病由裝填手隨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滿孤膽英雄氣息的一輛坦克。
現在履帶斷了,他們也要自己修。相信觀眾也想看看,他們五個人打算怎麼空手修履帶,可惜沒有這個機會,遠處來了300多個希特勒青年團。
神一樣的壓軸大戲開始了,車長出於對納粹的憎恨,拒絕躲進叢林,決定用一輛坦克戰300步兵。
當然,他們面對的不是普通的300個步兵,是缺乏戰鬥經驗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彈的、喜歡在坦克狹窄的視角里走來走去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種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開坦克蓋子一定要往裡看一眼,然後被爆頭。沒人遵守標準作業程序扔個手榴彈什麼的(除了最後)。而且都是面對機槍也不匍匐的好漢。
一輛虎守住一個陣地並非神話,不過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維修人員。謝爾曼的設計不是用來防守的,在不能動的情況下,就是一個鐵棺材。加上這時美軍佔絕對優勢,死守一輛坦克孤軍奮戰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萬步講,就算這個地方必須死守。條件是五個人、輕重兩挺機槍、一門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動的坦克里,你能想出個別的戰術嗎?
不過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這部電影就沒意義了。
最後還有一個殺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間有個資深狙擊手。各種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動不已。

在這部崇拜聖坦克的電影中,演技絕對拯救了劇情。劇情線很弱,但是利用細節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調是《大兵瑞恩》以後長盛不衰的「戰爭把人變成鬼」。閃耀人性光芒的三個年輕人:小機槍手、德國少女、最後打手電的年輕德國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單純。在三個人在即將墮入戰爭煉獄的邊緣,戰爭結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個人免於喪失人性,是這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經變成鬼了,延續了布拉德·皮特在《無恥混蛋》里,沒有好人壞人之分的戰爭觀,也算是最近戰爭電影的風氣。
變成鬼的人死在戰場上,不見得是壞事。

另有兩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經老到可以演導師形象了,稍微有點意外。
還有這片子的煙火師,不知道在想什麼,做些火樹銀花的爆炸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