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心花路放--Breakup Buddies

心花路放/玩命邂逅/玩儿命邂逅

6.4 / 1,812人    116分鐘

導演: 寧浩
編劇: 邢愛娜
演員: 黃渤 徐崢 周冬雨 袁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ongbei

2014-10-02 02:39:27

走腎,也走心


《心花路放》裡,黃渤飾演的耿浩,曾是歌手,跟人聊天時,被問為什麼放棄音樂,他說為了過日子,接著,他被問到日子過得怎樣。如我們在開場所見,耿浩的日子,過得一點也不怎樣,被戴了綠帽子,正鬧離婚。導演寧浩在這部喜劇里,狡黠地提出了一個關於人生的問題,你向世俗投入嚴肅的努力,世界回報你的,卻可能是荒誕的失敗。

電影之外,黃渤、徐崢、寧浩三人的光陰故事,則像魔幻勵志大片一般。黃渤以《瘋狂的石頭》為跳板,完成了演員生涯的三級跳,成為現實與螢幕上屌絲逆襲的時代符號。徐崢以洋模板為殼,孵出了內地票房最高的華語片,變身徐大導演。寧浩遇過點坎坷,現在倒也開始順暢起來。時間對他們的改變,都折射在電影裡,《心花路放》與寧浩之前的作品,有許多不同。

《瘋狂的石頭》是緊繃的,為了突圍成功,寧浩不敢有絲毫懈怠,恨不得把才華寫在每個鏡頭上;《無人區》鬆了一點,緊繃的是風格,為此寧浩甚至不惜損傷情節;而《心花路放》,狀態非常放鬆,寧浩沒有繼續奉獻齒輪般互為咬合的精巧敘事,而是大膽地將兩條不同時間的敘述線,「鬆垮」地粘到一起。兩個男人一路向西,一路約炮,這條線是段子集錦模式;另一條線是袁泉飾演的康小雨,一個女文青的旅行與艷遇。

演員生涯發生質變之後的黃渤、徐崢,演屌絲大叔,演玩世中年,他們都可以遊刃有餘地釋放精彩。同樣,更放鬆更自信的寧浩,除了幽默,走心與走腎也要一起玩。他為《瘋狂的石頭》投入最多的是智商,為《無人區》投入最多的是風格,為《心花路放》投入最多的,是情感。在鋒利的黑色幽默、爆棚的慾望味道之外,寧浩想講的,主要是一個情感故事,戲謔而溫柔地談一次愛情。

或是因為兩條線的交接處,處理得有點兒模糊,或因為寧浩放鬆過頭,粗心點的觀眾,也許會一時忽略鏡像遊戲的精彩之處,僅把這部電影當做一部新「泰囧」。如果是這樣,那麼導演就不是寧浩,而應該出自徐崢之手。寧浩在嬉皮笑臉的同時,埋藏了許多傷感地雷,埋得並不深,卻也需要稍微細想一下,尚可回味。兩男人與康小雨的平行敘述,互為鏡像,耿浩因失掉愛情上路西行,康小雨則是尋愛之旅;一個是釋放慾望、解放身體,一個是尋找愛情與靈魂的棲身地;一個是荒誕不經的約炮,一個是文藝十足的約愛。詭異的是,他們還是一條旅程線、一個目的地,一則故事還是另一則故事的開端。

用耿浩、郝義(徐崢飾)的陰影論來看,一條敘述線像是隱藏痛苦的陰影,另一條像是包裹愛情的陽光。而它們諷刺般的互為映照,讓陰影和陽光模糊為一體。康小雨的陽光,轉化為耿浩的陰影;郝義玩世不恭的陰影之旅,卻找到了陽光,他最終和「阿凡達」姑娘,踏入婚姻殿堂。

寧浩擅長從到處荒誕事的現實中國里,提煉他的黑色幽默。屌絲、殺馬特、廣場舞、鳳凰傳奇、約炮聖地,在他的加工下,演化為一個個爆笑橋段。他會犀利嘲諷,但不把刻薄當幽默,他在小人物身上提煉荒誕,也提煉他們的傷感與痛苦。《心花路放》聚焦的約炮與愛情,在現實中正處在微妙而巨大的加速劇變里,傳統觀念在事實上已在瓦解,傳統道德在輿論中卻仍佔上風。對於許多人,一夜情仍是隱而不宣的「陰影」行為,愛與婚姻才是可以大聲宣揚的「陽光」。面對無處藏身的慾望,無處安放的愛情,慫貨如耿浩,只能嚥下憤怒,擺出苦笑的表情。

周冬雨飾演的小鎮殺馬特美髮師,店名叫「夜巴黎」。這三個字,稱得上寧浩作品的第一標籤,在處女作《香火》,後來的《瘋狂的石頭》、《無人區》等,都有「夜巴黎」。「夜」與巴黎」,慾望、愛與自由的溫柔鄉,這大概就是寧浩的烏托邦願景。《心花路放》必將獲得不錯的商業回報,而當獲得市場回報,擁有更多自由後,寧浩也許可以裸露更多自我,在電影世界裡,暢遊一次「夜巴黎」。【搜狐娛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