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484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人人

2014-09-28 10:13:31

如果我們一定要談論傷心的事


    和《金陵十三釵》、《1942》一樣,從話題鎖定「尋子」開始,《親愛的》就一定是部傷心的電影。
  電影散場,趙薇蹲在醫院,鏡頭越拉越遠,上字幕,後排兩位陌生女子同時驚呼,「完了?!」很遺憾我是在她們5分鐘一次的笑聲中度過的這場電影,她們的笑點包括:黃渤還是那麼醜,趙薇的村姑造型,佟大為的憤怒老母,等。
  當然還有我身邊的陌生男子,對那場小旅館的「約炮戲」津津樂道而且唸唸不忘。
  還好彩蛋沒有讓人等太久,粗糙畫面里,故事原型相繼登場,人販的老婆拉著尋子的父親,說:「別送禮物,你願意來看我我就很感動了。」那麼樸實的一句話,就戳中淚點。
  我知道我為什麼哭。因為對於尋子的父母來說,找到孩子是那麼被渴望的結局,一旦發生,就宛若身在天堂,看誰都是天使。
  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想到了幾年前採訪過的張先生。到現在,想起他,還是滿心慚愧。

part 1

了不起的張先生

  2011年春節剛過,部落格打拐正熱,我拿到了一個挺有挑戰的選題,尋子。
  彭高峰(《親愛的》父親原型)找到兒子的故事鋪天蓋地,做前期功課的過程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孫海洋、鄧飛、寶貝回家……以及後來遇到的,張先生。
  多數執著尋子的主角,都是母親;多數被執著尋找的,都是兒子。我從搜集來的眾多尋子案例中,最終選擇張先生作為採訪對象,因為這是一位在找女兒的父親。
  我的動機很簡單,要一個好故事,吸引更多人重視「打拐」這件事。
  張先生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採訪,後來他告訴我,多一次曝光,就多一些找回女兒的機會。哪怕可能性再小,和所有在找孩子的父母一樣,他都一定會全力配合。
  張先生就這樣,雲淡風輕地,從丟孩子的那個下午開始,追溯自己5年的尋子路。
  我始終記得他講故事的樣子,沒有表情,沒有起伏,那些在我聽來離奇的往事,從張先生嘴裡說出來,都平淡到彷彿沒有發生過一樣。當然,大家都清楚故事的結局,女兒是還沒找到,再跌宕起伏的劇情,對他來說,都沒有意義。
  張先生會為了好心算命師傅的一句指點,就遠赴千里,去「一個丘陵之中的王姓村落,找一戶屋前有河、屋內有大黃狗的人家」,找被拐的女兒。任何一點線索,對他來說,都是希望,都要全力以赴。
  張先生的語氣里已經沒有悲傷可言,可是已經把我牽扯進一場巨大的無助之中,在他依然充滿希望的尋子征途,我心裡無法抑制、越來越強烈的絕望,顯得如此渺小軟弱。
  我們聊到某一段經歷,他的記憶開始模糊,這時他從辦公桌左手邊的第一格抽屜,拿出一本滿是皺痕的日記,手寫的。
  這個年代,已經很少遇到手寫日記的人了,眼前這個糙漢子,竟然有如此細膩的習慣。我忍不住問了他原因。
  他說,自己初中文化,從來不是感性的人,一直到丟了女兒。「等女兒有一天回家,我想給她看這本日記,希望她不要恨爸爸,知道爸爸一直在想他,一直很努力在找她。」那麼篤定。
  一句話,徹底擊潰了本來就處在崩潰邊緣的我。那是我記者生涯中,唯一一次在採訪期間嚎啕大哭。我下意識地中斷了採訪,道歉,告別,約好明天再繼續採訪,便奪門而出。
  不自覺地,這故事燃起了我極大的同情心,以及野心。

part 2

揭傷疤,然後呢?

  第二天,我如約與張先生再次見面,帶著攝影師。
  張先生和太太又生了一個兒子,我心裡有個畫面,配合這個動人的故事,需要全家人配合完成,於是,張太太抱著兒子出現在我面前。
張太太始終順著眉眼,面無表情,緊緊抱著孩子。張先生告訴我,小兒子出世後,太太子乎不讓其他人抱孩子,尤其有生人在時,她會隨時保持警惕。
  我想擺拍一張全家福。一個充滿希望的等女兒回家的畫面。沒有什麼比這畫面更接近我對這家人生活現狀的想像了。
  張先生、張太太、兒子、奶奶四個人位置確定,我把一輛兒童車推進了畫面的右下角——這是女兒走丟前喜歡坐的車,張先生一直沒捨得扔——製造某種虛位以待的感覺。構圖成功,我退到攝影師身後,對著這家人說,稍微笑一笑,表現出一家人歡迎女兒回家的狀態。
一片死寂。房間裡只有我尷尬的回聲。
  這真是一個爛透了的想法。我從未如此痛恨自己的職業,如此徹底地揭開了一家人心底最大的傷疤,摸透了傷口的輪廓,然後呢?
  我最後沒有用那張照片,但始終記得照片裡一家人不知所措的表情。我是那麼急迫地想更drama去分享這個故事,以致於忘記了,這本身是一件太傷心的事。
  一如眼前的《親愛的》。

part 3

重複悲傷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說回《親愛的》。只講四個印象深刻的鏡頭。
  第一、開場5分鐘,車來攘往的深圳,穿著鮮艷黃衣服的兒童,被人販輕巧地抱走。沒有抵抗,聽不到聲音,遠遠的一筆帶過。很感謝陳可辛此時流露的仁慈,沒有多於戲劇化的處理,一筆帶過,就把兒童面對人販時的毫無抵抗能力表達完畢。
  第二、剛找到孩子,黃渤在警察局,哭到直不起腰,歇斯底里。雖然身後的兩位陌生女子此時已經笑翻在位置上,說「哭得好醜啊」,嗯,但我覺得,在那個時候,哭得再醜都應該。
  第三、找回孩子之後,黃渤出門丟垃圾,停頓,轉身,開門,把熟睡中的孩子抱上肩頭,再出門。這一串鏡頭,讓我想到記憶裡的張太太。
  第四,深圳街頭,趙薇衝進尋子家長的人群,擁抱自己曾經的兒子,被憤怒的父母們拼命打罵。這些父母視尋子、打拐為生命,自然對案件過程瞭若指掌,一定知道趙薇並不是人販本人,但相比他們心裡壓抑多年的恨與抱怨,趙薇已經是非常接近施害者的存在。這群大多數時候在片中「鼓勵鼓勵」的父母,在此時此境,喪失理智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尋子,是一場沒有出口的旅程。這四組鏡頭,和我當年接觸過的尋子話題已經非常貼切,看得出《親愛的》劇組真做過充足的功課。
  我之所以在文章開頭提到《金陵十三釵》和《1942》,是因為屠殺、饑荒和打拐,在我看來,都是絕對的悲傷。而和前面兩部電影一樣,《親愛的》里所探討的,也止於悲傷本身,而已。
  當然,狹義來講,相比還原屠殺和饑荒,認真聊聊打拐,可能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這部電影之後,大人們應該會更留意小孩的處境,也會有更多人參與打拐、關注「寶貝回家」。
  但我認為,反應現實,更多是新聞節目、調查報導的工作,大張旗鼓的戲說,並不適合這個話題。如果沒有從藝術家的角度,挖掘出拐賣者的根本動機,而是在努力去渲染一個故事,哪怕演得再好,也不值得探討。
  我能感覺到陳可辛的憤怒,可這憤怒變成作品,就好像電影中那群尋子父母,他們悲慟的拳頭,最終只能打在趙薇的身上。
  我彷彿看到當年擺拍那張災難般照片時的自己,感動不能,因為在那場採訪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重複悲傷,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part 4

相對的善良?

  《親愛的》花了一半的篇幅,在刻畫一手養大被拐兒童的趙薇的心境。
  被拐兒童的去向大體有兩種,第一、是被真正需要孩子的家庭買走或收留,視若己出地養大;第二、是被發配用作牟利的工具,乞討,或者做苦力。
  張先生在談到被拐女兒時,表達過這樣的期待:女兒生得乾淨漂亮,應該是在別人家好吃好穿被養大,而不會被拐去討飯。
  朋友圈裡一位年輕的母親,看完電影之後說:「希望每一位被拐的孩子都能遇到李紅琴(趙薇飾)」。
  那次採訪中,我還聽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兩位志願者假裝買孩子的父母,潛入一個把販賣兒童視為常態的村莊,他們經過調查取證,在警方的配合下,將一位老人買來的兩個孩子解救出來。
  志願者回憶當時的情境非常無奈,老人悲傷之至,一臉茫然,只念叨,孩子是花錢買來的啊。
  李紅琴也一樣,她含辛茹苦養大了一對小傢伙,自然是有捨不得的道理。
  現實生活中,或許彭高峰真的原諒了拐賣家庭的母親,但這一份「母愛」,在我看來,實在沒有被謳歌的必要。如果你切身感受過尋子家庭的痛苦,就一定會知道,在拐賣這件事上,不可能存在相對的善良。
  我在想,如果張先生哪天真的能找回女兒,他也一定會對收養家庭的父母心存感激,至少沒有讓孩子真的吃苦。那是從絕望中走出,卻永遠回不到正軌的人生;那是在絕對的痛苦裡,能期待的最好的可能。
  而在兒女回家之前,李紅琴們,永遠是尋子父母的噩夢。

part 5

如果我們一定要談論傷心的事

  絕對傷心的事,並不是不能探討,影迷最熟悉的例子,莫過於集中營電影。從《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到《偽鈔製造者》,,你總能在慘痛中得到一點溫柔,一點啟發。
  回到打拐的話題,如果你聆聽過任何一段尋子的故事,會發現,每一個沒回家的寶貝,都背負著一段史詩般的悲劇。在中國,這個問題如此猖獗,如此嚴重,我想,是與生活的時代有關,與我們生存的國度有關。
  前面提到被拐兒童的兩種去向,先講第一種,被買去當兒子/女兒。或許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很難想像,在男權主義依然根深蒂固的中國,子女(尤其是兒子),依然被家族賦予了傳宗接代的使命,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據網路的數據,當代不孕不育的人群佔到總數的10-15%,在這不小比例的夫妻里,面對宗族的壓力,買孩子,是最直截了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親愛的》中,雖然能感受到李紅琴為一對子女付出的努力和愛,但無法否定的是,她和丈夫收養孩子的初衷,是把孩子當作延續家譜的工具。
  這樣的邏輯難道值得原諒嗎?我不覺得。因為彭海洋之外,還有90%以上被拐兒童的家長,還在尋子的路上行走。或許他們和張先生一樣,退而求其次地期待,自己的孩子能遇上李紅琴這樣的家人。但你不能把所有的憤怒對準人販子,畢竟,「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親愛的》最令人髮指的,便是把李紅琴塑造成一個可以被理解、原諒的對象。如果你也曾坐在張先生對面,聽他面無表情地回憶尋子之路,你也無法原諒李紅琴。
  因此,被拐兒童的兩種去向,其中第一種,我想把根源歸咎於我們生存的國度,是傳統文化中被保護、被傳頌的糟粕,是狹隘的男權宗族觀念。
  而被拐兒童的第二種去向,被拐走作為牟利工具,這是把財富作為第一價值座標的、這個利慾薰心的時代造成的。
  如果我們一定要談論傷心的事,既然改變不了結果,不然就試著改變一下原因。可《親愛的》沒有這麼做,大多數人看完電影,想到的不是去修正內心的貪婪、自私、愚昧,也放棄了挑戰傳統,而是氾濫起上帝視角的同情,或者草草感慨「都不容易」。
  當然,我是不願相信曾製造過《甜蜜蜜》與《如果愛》的陳可辛,北上之後變成了淘金導演中的一員,那這時代未免也太糟糕了。我更願意把《親愛的》鋪張而煽情的推廣,理解成呼喚對打拐的關注,更願意相信,這部電影的初衷是來自心底的某一種憤怒。
  如果我一廂情願的想像成立,那《親愛的》和陳可辛,與當初滿腔熱血把兒童車推進尋子家庭合影的我一樣,被憤怒和仁慈衝昏了頭腦,一心只想以自己擅長的方式,改變一點什麼。
  我們都講過一個傷心的故事,也都止於一個傷心的故事。3年之後,想起張先生,我依然滿是慚愧。至今我也沒想清,自己頭腦發熱的分享,到底有沒有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好。
  但有一點應該是肯定的,李紅琴哪怕再樸實善良,傷人的愚昧,註定她不是個好人,沒有商量的餘地。
  基於這一點,我給《親愛的》差評。
  兩星半,一星給關注打拐的熱心,一星給影片結束後3分鐘紀實彩蛋,半星給黃渤領銜的群星演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