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玩命特區--Brick mansions

暴力街区/玩命特区(台)/暴力禁区(港)

5.7 / 40,163人    90分鐘 | 100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卡尼爾戴麥納
編劇: 盧貝松 畢比納西利
演員: 保羅沃克 羅伯特梅耶 大衛貝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4-09-19 07:09:18

暴力街區:金磚樓群裡的反叛


《暴力街區》翻拍自《13區》,13區的英文名字為「Banlieue 13」,Banlieue是郊區的意思,直譯就是「第13區」,意蘊上就跟北京的唐家嶺、肖家河差不多。這個13選的其實蠻有意思,在西方宗教影響下,因為「最後的晚餐」的影響,13成為不吉利的代名詞。直到現在,許多樓房建築,在樓層上都直接跳過13層。在中國,又因為4與「死」同音,很多樓房乾脆綜合了中西方忌諱,把13及與4有關的樓層全跳過了。13作為反叛的象徵,在《飢餓遊戲》中也被充分利用,13區成為反叛區的代表

而美國翻拍的這版,英文名字被改成了「Brick Mansions」,前一個單詞是磚頭,後一個是樓宇,合在一起就是「磚房區」。要知道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建築材料多是水泥與鋼筋的組合,磚塊作為建築材料被使用的並不多。成片的磚結構樓群,一定是老舊的樓房了。所以,「Brick Mansions」隱含的意義就是老樓房,髒亂差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往往與治安差緊密聯繫在一起,存在各種混亂,也有唐家嶺、肖家河的意味。

提到「Brick」,大家一定會聯想到「BRICS」,即「金磚國家」,或者「金磚五國」。在2001年,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BRICs」時,儘管沒有明確標明褒義或者貶義,但從鋼筋水泥的現代化樓宇與磚結構樓房的對比上,現代與落後的分野非常明顯,還是可以看出有一些鄙夷在其中,中偏貶。不過,到了中國,卻將「Brick」一詞在翻譯上進行了美化,變成了「金磚」,由磚頭所代表的貧瘠到金磚所代表的財富,這種轉化充滿了嘲諷,也滿含了自卑感,阿Q精神十足。

回到這部新版的《暴力街區》上,如果看過2004版的《13區》的話,再看這部,其實感覺新意不大,創新之處並不太多,尤其是主演依然是大衛·貝利,只是將塞瑞爾·拉菲利換成了保羅·沃克。其實,將兩個版本放在一起的話,發現保羅·沃克的身手還遠不如塞瑞爾·拉菲利,這次換角談不上成功。美國演員的話,如果換成傑森·斯坦森,或者范·迪塞爾,或許還會好一些。但保羅·沃克出演的另外一個意義在於他的早逝,而且《暴力街區》又是他生命結束前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玩命關頭7》他並沒有拍攝完成就去世了,屬於殘缺品,以致於需要替身與特技才能補拍完成。沖這一點上,再去看《暴力街區》,就有了一種情懷在其中。

如果沒有看過法國版的《13區》,直接看《暴力街區》的話,一定會熱血沸騰,充滿激情。畢竟2004年《13區》的橫空出世,不靠演員,全憑情節與動作,一出現就迅速奠定了cult片經典的地位,精彩的動作可以甩出成龍幾條街了。2009年推出的《13區:終極》,又讓人重溫了一把跑酷運動的勁爆與激情,儘管故事上不如第一部討巧,但能看到兩位主演近乎搏命的演出,對於動作迷而言,也很值了。

看《暴力街區》的感覺,就像看《還珠格格》,儘管說藝術品質不夠優良,卻在影迷中傳播甚廣,而且重播率極高。於是,老版在重播過多次之後,在人快要看膩時,推出一版新的,儘管新鮮欠奉,但曾經吸引人的元素都還在,何況10年過去,新一批觀眾已經成長起來,推一個新版,再圈一批新觀眾進來,還是照樣可以火一把。從這個角度,《暴力街區》其實做的還不錯。《玩命關頭》系列培養起來的觀眾對保羅·沃克的那張臉還是良好認可度的,加上大衛·貝利依然敏捷的身手,酷勁十足。而且,不幸的是,保羅·沃克居然意外身亡了,這還成了他的遺作之一,必看性就此更上漲了一些。

故事上,這部新作品與老版差不太多,都是源於政府的陰謀,意圖從物理意義上將處於貧民窟中的13區掃除掉,企圖以一種粗暴簡單的方式在地圖上抹去這個髒亂差的區域,這是政府懶政加暴政的意圖,比中國的暴力拆遷更加讓人不齒。而被派去的警員加上貧民窟的自救者,區區兩個小螞蟻,政府才不關心他們的生死,只是被派出纏住些時間,而且看起來煞有介事,順便可以將爆炸的罪魁禍首推到黑幫分子的頭上去。

如同《繡春刀》,底層公務員被派出,在接受任務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只是別人大計劃中的一個小棋子,結局也被人設定好了,就是一死。但小人物搏命的結果,居然將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屌絲完成了逆襲,這是大人物們沒能想到的結局。

當然,《繡春刀》可以發掘出更多的微言大義來,而《暴力街區》則只是看個熱鬧就行了,結局不重要,過程才是最主要的。將跑酷完美地融入電影之中,還有飆車、槍戰、黑幫、腐敗等元素的存在,鬧鬧哄哄,好不熱鬧。

 

沒事的時候,放鬆下腦力,可以看看這部片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