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猩球崛起黎明之战/猿人争霸战猩凶崛起(港)/猩球崛起黎明的进击(台)

0 / 0人    130分鐘

導演: 麥特李維斯
編劇: 瑞克賈法
演員: 蓋瑞歐德曼 茱蒂葛瑞兒 安迪席克斯 傑森克拉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二師兄

2014-09-01 07:26:02

吐槽向:如何征服人類


最大的亮點在於猩猩凱撒和他兒子的同台飆戲,演技實在爆表,
猩猩部份的劇本至少還是合乎邏輯與情理的,
畢竟他們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社會形態中麼,不能要求太高。
-
而人類這邊的表現,就和他們最後的結局一樣悽慘,
演技不談了,也沒什麼好談的。
劇情更是目不忍視,和第一部一樣拖沓,
人類男主角的家庭情感戲讓人昏昏欲睡,
最後又不了了之,實在不知道意義在哪。
人類各個角色的描寫都流於表面,根本難以投入任何情感。
而且,面對猩猩的進攻,
人類的智商好像驟降了30個百分點一樣,
兩人被殺死在武器庫,無人知道,沒有警戒,最終失守,失敗。
了解對方兵力之後,仍然只用大概30-40個人去迎戰,失敗。
面對有著空中移動能力的猿類,還在門口留下那麼多掩體與電線桿,失敗。
最後用C4去炸大樓,結果沒炸掉,還埋下了仇恨,失敗。
-
而最最失敗的是男主角,
因為他是最後一個擁有著拯救人類能力的人。
我們看電影的世界觀,
人類死了90%,只剩下10%生活在一個個孤島中,
甚至於猿類之前已經有兩年沒有見到過人類的。
在這種情況下,以博弈論的角度來看,人類與猿類是可以實現和平的,
只要男主角說服凱撒,退回深山老林,人類無力對其遠征,
等到過個十幾年人類和猿類的傷痛平復了,未必沒有和平共處的機會。
猿類就像蒙古人,武力強大卻沒有文明,
只要不正面與其交鋒,遲早會被文明給吞噬掉。
但好死不死的弱智男主角卻選擇了離開,讓軍隊與猿類開戰,
那麼就像凱撒說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會結束』,
一旦開戰,雙方的血仇只會越來越深,
會一直打到有一方倒下為止,就像現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同一個物種尚且如此,更何況兩個不同的物種?
-
那麼既然戰爭不可避免,
那就點一下題,從戰略遊戲的角度來看看凱撒如何才能征服人類。
首先看看猿類的優勢:
生活需求低:不需要補給線;機動性強:可發動奇襲;全民皆兵:戰鬥力多;天生戰士:單兵戰鬥力強&戰鬥意志強;兵種齊全:遠程有黑猩猩,近戰有大猩猩;中央集權=執行效率高;總人口數量比人類多=總兵力多。
劣勢:裝備較差,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操作重型裝備如坦克飛機;現有兵力並不多;文明落後所以對一些高科技進攻方式無法防禦;防守能力差;
而人類的優勢:裝備好;依靠各種重火力的防守能力強,文明程度高,戰爭後勁比較足。
人類的劣勢:
婦女老幼=送;成年男子在經過大量訓練之前戰鬥力也不強;人類孤立地生活於一個個的定居點;總人數較少;很多定居點無法實現自給自足,必須依靠外界。民粹主義,執行效率低下。
-
現在的猿類類似未被成吉思汗統一的蒙古,人類則類似歐洲中世紀各個城邦。但凱撒無法做到像成吉思汗一樣先統一在進攻,那麼只能採取進攻人類定居點---控制一大塊區域---招募這個區域中的猿類---繼續進攻...這樣一個滾雪球式的戰略思想;不過人類戰爭後勁更足,大規模正面作戰也並不是猿類的長處,所以不能給人類反應和聚集在一起的機會。那麼凱撒可以派遣一些使者去尋找其他的猿類部落,宣揚對人類的仇恨,號召他們一起殺死人類,爭取弄出一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的局面,對人類處處打擊。
否則人類聚集起來,全力發動戰爭機器,採取遠程打擊-坦克平推-步兵跟進-三光森林的戰略,或者找幾個科學家,研究一些人類免疫猿類致命的病毒,猿類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
而在戰術方面,猿類應該充分學習蒙古人與我朝太祖,採取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游擊戰術;以及殺光外出的人類,困死定居點的圍困戰術。只要充分依託城市廢墟與廣袤森林,不與人類展開正面對決,這種戰術是很難失敗的。
-
戰略戰術討論完了,
接下來可以展望一下猿類統治地球、征服人類之後的事情了。
首先談談人類的處置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和蒙古人如何處置漢人有些類似,
畢竟蒙古人也沒有把漢人當成同一物種。
猿族作為一個新生的智慧種族,文明程度實在低下,
那麼人類就有了重要的利用價值。
人類的結局必然像《人猿星球》一樣,
猿類先利用人類學習科學知識,學到之後,
自詡文明的猿類也不可能再去殺光這麼多的人類了,
人類就會被當作奴隸與玩物畜養起來。

哎,寫了這麼多感覺差不多了,
感慨一下,
摧毀文明是那麼容易,殺光就好了,
想要再建卻難如登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