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鳴梁:怒海交鋒--The Admiral: Roaring Currents

鸣梁海战/鸣梁/海战鸣梁

7.2 / 8,205人    126分鐘 | 127分鐘 | Germany:110分鐘 (International Cut)

導演: 金韓旻
演員: 崔岷植 柳承龍 趙鎮雄 晉久 李貞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薦嘉

2014-08-29 01:11:02

為什麼是鳴梁?


話說本人非常之懶,看了《鳴梁》之後卻第一時間想寫評論,還怕別人搶在了前頭。第一是本人成功被洗腦,認為李舜臣是一位不世出的大英雄,軍事天才,用兵如神,指哪打哪,拯救民族於危難之間。二是我怕別人搶了我的標題,「今臣戰船,尚存十二」,寫文章最令本人頭痛之處莫過於起標題了。這八個字是李舜臣在朝鮮水軍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時臨危受命,面對日軍敵我力量懸殊之際寫給朝鮮國君李昖的請戰書。意思是儘管敵人有330艘戰船,臣還有12艘船,尚且可以一戰。換句話說臣戰死也是願意的,卻絕不可不戰而棄。這八個字寫得不卑不亢,連個感嘆號都沒有,卻能與三國諸葛亮的「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相媲美。忠勇二字,盡包含於其中。
據說在今天的韓國海軍軍官學校宿舍牆壁上懸掛著這句標語。電影上映後這八字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代表了一種背水一戰的精神。
這八個字不用翻譯,李舜臣寫的就是漢字。別看人家是武將,文化水平可不低,經常與明軍大將陳磷鄧子龍等人互通文采,寫寫蹩腳詩拍拍對方馬屁什麼的。看似悲壯,卻又暗戳戳的隱藏著霸氣。這場12對330的看似不可能的戰役,換別人可以不打,但李舜臣卻是不可以不打,打了還一定輸。片子上映之後聽韓國曆史學家的講解,才知道李舜臣向來是以不打無準備之戰著稱,發明了龜船說明的他是個技術控,朝鮮水軍也在武器裝備軍事素養上優於日軍(單指水軍),正所謂功夫都在戰場外,李舜臣此前與日本水軍交戰從未嘗敗成績也是這個道理。但鳴梁一戰他卻是絲毫沒有把握。這是李舜臣被罷免之後的復出之戰,也是他本人打過的最沒有勝算的一場戰役。
下面進入正題,戰役究竟是怎麼打贏的?
按照我在影視劇和雜書影響下的淺薄歷史觀,韓戰是日韓中三方在十六世紀打得一場不明不白的戰爭,其不明不白程度僅次於二十世紀朝韓美中在同一地點打的那場戰爭。最終三國遺留下來的民間歷史觀也是涇渭分明。韓國人希望相信是不世出的李舜臣和朝鮮義軍(人民)拯救了國家,儘管朝鮮正規軍毫無戰鬥力(這個他們認了,不得不認)。日本雖是戰敗一方,但將戰國積累起的能量和武士精神弘揚到了九州國外,名將功垂千秋。電影也沒有把日本人描寫得一無是處,其中日本水軍大將來島通總跳上李舜臣的戰船,深重數箭後被斬首而死,屍身矗立仍緊握戰刀,那一幕的悲壯之情風頭甚至暫時蓋過了李舜臣。當然我軍的偉大必須同時建立在敵軍勇猛基本上的,這不是歷史而是影視創作的基本原則。不過說到底,《鳴梁》這部電影,跟明軍——中國人沒什麼關係。
儘管許多中國明史愛好者固執地認為,韓戰純粹是中國人本人大無畏的國際主義(宗主國)精神,幫朝鮮人打贏的(小case)。他們看了此片心裡大概有百個不甘不願。
但,韓國人不這麼想。他們就是要把鳴梁這場規模並不大的戰役塑造成改變戰局的勝負手,「沒有鳴梁就沒有今天的韓國」(崔岷植語)。他們就是要把鳴梁神話衝出亞洲成為可以媲美古代希臘打敗波斯人的薩拉米斯海戰一般以少勝多的人類海戰之最,來弘揚他們的名族自尊心和榮譽感。關鍵還就在這場戰役——還真跟明軍沒什麼關係。的確是李舜臣他一個人打贏的。事實上,鳴梁在日本和明軍眼中的實際意義要遠遠小於它在朝鮮人眼中的象徵意義。李舜臣藉此華麗復出,大大鼓舞朝軍士氣,但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面要打,而且必須是和明朝水師一起打。要說意淫和精神勝利法這種東西,當然不是韓國人的專利,《明朝那些事》這套書洋洋灑灑,說了那麼多名將名臣照耀華夏的璀璨巨星,但寫到日本戰國一句「日本……轉瞬之間冒出幾十個大名,什麼羽前羽後,越前越後,看起來好似遼闊,其實許多地方就是個縣城」,不瞞你說,看得我心裡特別舒坦,不舒坦你就不是中國人。正如習主席曾引用古訓「善鄰乃國之寶也」,不善鄰卻是精神勝利法之肥沃土壤。不論是三國人哪裡人,哪裡都是一樣。半斤八兩。
再次試圖進入正題,在電影中——這場戰役究竟是怎麼打贏的?(以下劇透)
 
從我作為觀眾的角度,《鳴梁》像極了一場純粹的最具觀賞價值的足球賽。韓國隊在不久前世界盃上被虐慘,這一回到國內,就在鳴梁海峽這麼一塊自家地盤,隨心所欲地打起了擅長的運動戰,狠虐起了對手,而且對手就是韓國人的死對頭,不共戴天永誌不忘的頭號想像敵日本。酷暑天看這樣一個片爽,舒坦。
賽前動員。電影一開篇就選取了最能激起韓國人民族仇恨的象徵性物件,那就是耳冢(其實是鼻冢)。當時日本人殘忍地割下朝鮮人的鼻子,運回京都築成耳冢作為供人朝拜,光是聽起來就慘無人道。
雙方主帥出場。李舜臣由於在戰爭第一階段表現太好,鋒芒畢露遭人忌諱被革職。他前腳去後腳朝鮮水軍就被打得落花流水,這時政府又想起李舜臣來了。按理說,這種時候,誰都應該有點脾氣。李舜臣卻毫無怨言。不僅毫無怨言而且絲毫不消極怠工,能在絕望之處看到希望,賽前喊話時搬出兵書的必死則生必生則死,那叫一個情真意切循循善誘,領導力突破上限,正所謂國家負我,我卻拯救民族於危難之間。雙方密探間諜你來我往,就差開個賽前發佈會了。日軍方面著力刻畫了海賊出生的水軍大將來島通總,此人頭戴面罩牛角猶如牛魔王,服飾鮮艷十分容易瞄準。這個人物其實韓國本土觀眾很熟悉,因為在電視劇《不滅的李舜臣》中詳細刻畫了他的弟弟來島通康死於李舜臣手下,這傢伙是衝著李舜臣來的,兩個人有私仇。這段前戲我寫的比較長電影中拍得也比較長,都是文戲,實不相瞞我差點睡了過去,但文戲拍的不可謂不精,看到後來發現都是堅實的鋪墊。
上半場。李舜臣充分發揮了帶兵打仗的穩紮穩打,利用潮汐誘敵深入小範圍擊破。上面提到了媲美古希臘,影片的佈景看上去十足寒磣,大全景的衝擊力跟描寫薩拉米斯海戰的《300帝國的崛起》那不是一個檔期的。然而別急鳴梁並非是視覺大片,而是一部海上冷兵器權謀大片,前面這些只是探聽虛實,做做樣子。
下半場。終於等到雙方戰船接弦,超激盪之白兵戰上演。這裡又說道前面提到的那位來島通總之死。這位仁兄報私仇的願望過於強烈以致於衝動冒進,在歷史上,他是整個侵朝戰爭中日軍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更有日本人將這位來島的戰亡,定義為宣告日本海賊時代結束的標誌性事件,他所代表的從海賊技術發展而來的接舷戰最終被李舜臣的戰列線戰術所打敗。世界海戰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轉折。畢竟是敵我兵力懸殊。就當李舜臣的戰船深陷漩渦,眼看就要氣數用盡壯烈殉國之際,奇蹟出現了。朝鮮老百姓(也就是揭竿而起的義軍)駕駛著民船來到我方禁區,硬是拋出細細的拉鉤將戰船從偌大的漩渦中拉了出去(我的智商感覺收到了深深的碾壓)。這一拉體現了李舜臣視死如歸精神的強大感召,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朝鮮民眾的巨大智慧。。這一拉,事先毫無先兆(史書上顯然也沒有寫,屬於藝術創作),成為了決定整場比賽的勝負手。當我心裡就嘀咕,這一拉,票房肯定這就過一千萬了(韓國票房以人次為計數)。我顯然是低估了韓國民眾對於民族榮譽感、精神勝利感的消費能力,影片的票房這就奔著想像也覺得是奇蹟的1500萬甚至是2000萬人次去了(韓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加時反攻。龜船的復活。龜船其實是鎧甲艦的前身。《明朝那些事》這本書中寫李舜臣率領著12艘龜船出戰顯然是不客觀。朝鮮龜船已經在李舜臣不當家之際全部覆滅,然而此時管它是什麼板屋船,只要建造得堅固操控得得當,能橫衝直撞撞翻撞碎賊船的就是龜船。這時鏡頭切到岸邊觀戰的老百姓,高呼「龜船復活了!」,看得我整個人徹底斯巴達。鳴梁海戰無關龜船,然而龜船的精神不能缺席,這可是朝鮮水軍的最大驕傲。
現場直播感與主場觀眾的參與性。《鳴梁》看起來如此帶勁,一大原因是其自帶主場觀眾。周圍圍觀的老百姓情緒之激昂起伏之巨大,我們作為大螢幕前的觀眾也深深可以理解,畢竟人家是在現場觀戰嘛。多少次我們恨不得衝進電視機幫場上那幫隊員踢——這種非份之想韓國主場觀眾做到了。他們坐著小船嗖嗖地就上了戰場,並且最終改變了戰局,將比賽拖入了加時。這是一場足以載入電影史的足球賽。歷史上的鳴梁雖然跟百姓義軍沒什麼關係,但義軍的精神在電影裡不能缺席。
虛實結合。電影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是李貞賢飾演的啞女,戲份不多,但她身著韓服站在懸崖上死命揮舞衣衫,給李舜臣的軍隊揮舞信號的形象卻很容易讓人腦補。韓戰中的義女,「韓國的聖女貞德」論介——弱女子論介正是在這樣一塊傲立的巨石上寧死不屈,抱著日本大將的身軀跳水同歸於盡,被韓國社會歌頌至今。鳴梁雖然跟論介沒什麼關係,但論介的精神不能缺席。

仗到底是怎麼打贏的?其實在電影中我們並不能得到答案還是要回到歷史中來。鳴梁海戰雖然是以少勝多,但朝鮮水軍的軟硬件實力上要優於日軍。拋開李舜臣不說,影片中朝鮮戰船火炮威猛日軍毫無還手之力,日軍戰船在撞擊之下碎德如雞蛋般乾脆。日本海軍雖規模很大,但大多是臨時召集來的民用船和海賊船,擅長的是海賊那一套速度快,跑運輸比較在行,但軍事層面不如李舜臣先進,這是深層次的原因。這一點上你到不能說是韓國人拍電影意淫過渡,要不然你覺得這場戰役是怎麼打贏的,你不能相信奇蹟不尊重事實。
《鳴梁》上映之後不少韓國人認為影片對來島之死的描寫美化了侵略者。想必日本人對影片中這一點會是相當受用。去年日本人在《尋訪千利休》中展現了非常奇特的歷史觀,將豐成秀吉的朝鮮征伐解釋為對韓國瓷器之美的覬覦,並引出了千利休與朝鮮美女之間的一段矢志不渝的愛情,這段愛情深深地影響了了日本的戰國社會。。真是往韓國人臉上貼了不少金,本片對來島的美化也算是兩國影視圈的禮尚往來(謊話啊,莫怪),畢竟現實中的來島是在自己的戰船上被射殺而並非跳上李舜臣的戰船之後戰死的。這兩部電影——都跟明朝沒什麼關係。兩國的文藝界秉承相愛相殺的傳統在去中國化策略上達成了一致。(人民日報style)
 
再回到李舜臣,在韓戰當時或者是剛一結束後的德川幕府時代,日本的史書或者民間並不承認有李舜臣這個一個牛逼的人物存在,中國明史記載的情形也是對其漠不關心。但是到了19世紀之後李舜臣的名氣反而越來越大。據說在後來,擊退波羅的海艦隊的日本海軍提督東鄉平八郎訪問英國時,被稱為「日本的納爾遜」,他在慶祝勝利的宴席上面對無數讚譽,回答如下:「將不肖東鄉比喻為納爾遜或李舜臣,我真是無上光榮,比作納爾遜倒是無妨,譽為李舜臣卻是不恰當的。不肖東鄉距離李舜臣腳下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啊。」(當然,有人說這只是個段子。段子很漂亮,僅供欣賞。)不可否認的是,東鄉平八郎本人的確很敬佩李舜臣,並且在他的影響之下李舜臣在日本也成為了神話般的人物。日本人崇拜戰國的名將,自然得尊重打敗他們的李舜臣。對於李舜臣這樣的大英雄,不管你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都得服氣。歷史觀是民族的,但真正的英雄卻是世界的。
麥爾維爾曾在《比利巴德》中把納爾遜比作為「比詩人更偉大的感召者」。《鳴梁》作為一部純粹商業片,卻能表現出幾分英雄人物所具備那樣極富感召力的精神貴族感,這是讓我始料未及的。
崔岷植演李舜臣,在我看來是天作之合。其他演員沒他那個資歷,更沒他那個氣度。《鳴梁》塑造的李舜臣是一位英雄,而且是一位成功的英雄。但崔岷植飾演這個角色的出發點,卻是抓住了這個人物身上的悲劇色彩,是他面對母親靈位時的無助以及是他懷著必死的信念與兒子離別時候的淚水,而電影則成功地展現了如何將這種恐懼轉化為勇氣。片中的李舜臣一出場,話語低沉,眉目間只有一股苦大仇深、不怒自威,既有文臣的謹慎又有武將的決絕,崔岷植在韓國影壇,是一位能夠將至狂之氣與樸實人性合二為一的演員,這是他不管演了多少變態都無法改變的事實。這樣一位冷靜的愚忠精神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發揚借鑑價值的民族棟樑,在我看來,無論是多麼活蹦亂跳文武雙全之小河還是嬉笑怒罵觀眾緣份一級棒宋叔都演不來,這是由畫風所決定的。
最後,咦,我沒有用那個標題,真是世事難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