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

辩护人/逆权大状(港)/正义辩护人(台)

7.7 / 7,180人    127分鐘

導演: 梁宇皙
編劇: 梁宇皙
演員: 宋康昊 金姈愛 任時完 吳達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星爺

2014-08-09 03:41:30

為正義而辯護的《辯護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都說韓國有三寶,韓劇、整容、李敏鎬。其實,這到底是韓國浮淺呢,還是說出這話的人浮淺呢?最起碼,今天筆者想要推薦的這部韓國電影,沒有什麼青春偶像,俊男靚女,你死我活的愛情。但要說這部電影是一寶,則無可厚非。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八十年代的韓國釜山,開場講了一個屌絲律師(長相很大叔那種)看準了當時韓國房地產交易火熱,為當事人進行不動產登記服務。然後電影時不時又拉進了這位律師的回憶,原來他當年不過是釜山商業高等學校的畢業生,一開始工作僅僅是一名建築工人,收入微薄。窮到什麼程度呢?一次吃飯,他趁老闆娘進屋子裡的時候,他身上沒錢付,就直接開溜了。但他拿著微薄的薪水去買來司法考試的書,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當上了律師。而當他剛開始進行不動產登記的時候,都被其他學歷高的律師嘲笑,認為一個商業高中的律師也只能幹幹這玩意兒了,簡直是不入流。但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很快他的律師事務所門庭若市,他也有了自己的助手,有了前台小姐。然後宋律師又回到那家小飯店,找到了老闆娘,還了當年的飯錢,得到了老闆娘的原諒,大家還成了好朋友。電影到了這裡,似乎已經皆大歡喜了。我以為,這是不是又是一部屌絲逆襲的勵志片呢?如果僅僅是這樣,我不會想著揮筆而就,把他記錄下來。
電影的轉折也來了,影片出現了韓國軍政府授予幾個有功警察獎章,而時間是1981年。這就把屌絲逆襲的美好童話拉進了當時的真實歷史情境。因為在韓國現代史上重要的一個民主運動光州事件就發生在1980年。如果六二五戰爭是韓國由死而生的起點,那麼光州事件則是韓國由野蠻而文明的起點。電影再次回到宋佑碩律師,一次和高中同學聚會,他和其中的一個已經是記者的同學發生了衝突。原因是這個記者像個憤青一樣的,怒罵國家,怒罵政府。宋律師就問他罵能改變什麼。(這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記者痛斥他只顧著賺錢,根本不顧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最後大家不歡而散。另一方面,由於光州事件導致軍政府高度緊張,思想控制和鎮壓進一步加劇。釜山當局出動警察逮捕了一群在進行讀書交流會的高中生。而那個小餐廳大娘的兒子鎮宇就在其中。不過這事,沒人去通知家屬,大娘本人並不知道。鎮宇消失這幾個月,大娘瘋狂的尋找(單親家庭),而這不得不把本來只顧賺錢的宋律師拉了進來(因為宋律師每天都來她家吃飯)。在宋律師的幫助下,大娘在拘留所找到了鎮宇,但這孩子已經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見到人就立刻機器人般的「交待問題」,「供述罪行」。
大戲才真正拉開,稅務律師宋佑碩華麗轉身變成了人權律師,但他似乎是不懂世事的懵懂少年一樣,在法庭上痛斥檢察官、警察甚至是軍政府,弄得法官、其他辯護人都是尷尬至極。具體的辯護過程,是最精彩的部份,我想自己沒必要在這裡講,也講不了,各位看官還是自己去看。通過一系列艱難的證據收集、辯護,最終在當時的韓國軍政府獨裁統治下,檢察官同意和宋律師做交易,讓他停止無罪辯護,換取鎮宇僅僅兩年的徒刑。雖然結局不是完美的,但在當時的條件下,能這樣已經可以說是最大的戰果了。影片沒有結束,到了1987年,宋佑碩成了民主運動領袖,帶領市民上街抗議政府,他被逮捕了。而這時,來為他辯護的律師佔到釜山執業律師的大半,故事結束。這其實是講一個過程,當時鎮宇出事的時候,沒有律師願意沾惹這種事情,不賺錢,還得罪政權。而現在,大家都站出來了,這就是歷史的進步。
本片中的宋佑碩律師是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為原型,這故事則是以1981年釜林事件為素材改變而成的。盧武鉉1966年畢業於釜山商業高中。高校畢業後,編過漁網、蓋過房子,1968年到1971年入伍服兵役。在此期間,他一直在專研法律知識。1975年,在連續考了第七次司法考試失敗之後,盧武鉉終於考上了,1977年就任大田地方法院裁判官,8個月後辭職。1978年,盧武鉉在韓國釜山開了一間律師事務所,他接辦的案子多為有關稅務訴訟案。
而「釜林事件」發生在1981年,當時釜山檢方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戒嚴法」、「集市法」等罪名,非法拘禁正在進行社會科學書籍閱讀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其中19人被檢方起訴並獲刑1-7年。當時,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擔任了免費辯護,以該事件為契機,走人權律師的道路。自此,盧武鉉積極投身於時局運動,為勞工運動和窮苦百姓的命運奔走。盧武鉉一直以底層民眾權利的捍衛者自居。
這部電影和《太極旗飄揚》一樣,讓我看到韓國人對韓國曆史的深刻反思。《太極旗飄揚》是在講述民族內戰對人性的考驗,那麼《辯護人》則是講述了威權統治下混沌的人覺醒,卑微的人反抗,展現了一個民族走向民主化的一個側面甚至只是一個碎片。而在這個碎片裡卻似乎能全景般地感受到整個大韓民族從對政治的冷漠發展為追求民主的熱情,從對民主運動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到對民族國家的高度責任感。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辯護人」是起著引領的作用,正是宋佑碩們,應該說正是盧武鉉們,引領了韓國民族在八十年代抓住了歷史的契機,使得這個地理上的小國一躍成為東亞文明大國。這部電影裡給我們展示了民主化過程中的幾種人,一種是老大哥、記者這種覺醒而作為的人,一種是海東建設少東家這種覺醒而不作為的人,一種是檢察官,警監這種堅決捍衛體制的人,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宋佑碩這種本來只顧賺錢而逐漸轉變為正義而辯護的人。宋佑碩的一句話使我難忘,「岩石再硬也是死的,雞蛋再弱也是活的,雞蛋總有一天會跳過石頭。」面對強大的體制,我們個體的力量顯得卑微,但我想面對歷史,再強大的體制終究也將是塵土。
2014-8-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