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錦衣衛-繡春刀--Brotherhood of Blades

绣春刀/飞鱼服绣春刀/斩立决

6.6 / 3,709人    111分鐘

導演: 路陽
編劇: 路陽 陳舒
演員: 張震 劉詩詩 王千源 李東學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煙花醉

2014-08-08 10:49:06

兩年磨一刀:崛起的武俠電影《繡春刀》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李白《俠客行》

        一切是靜止的,聽不見聲音,但好像感到了寒冷的天氣,微微的潮濕的風拂面,大雪紛飛。鏡頭避開人物轉到這裡的時候,你隱約知道一座城即一個武林,城郭內外,水流水的,雨下雨的,風吹風的,各人活各人的。掃街,叫賣,幹農活,有那麼多人不用去拿著武器對決,沒有大責任和自我使命感。此時,岸上正有人在交手,刀力勁猛,招式絕斷。
  
       這就是武俠在我眼中所應有的魅力和特色,《繡春刀》的確做到如此。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十分别致的電影,觀後感覺遠遠超過了最初對電影的預期,新銳導演路陽竟然創作出這樣一部令人驚艷的武俠作品,算是給本以為已經窮途末路的武俠片,帶來了新的崛起希望。
  
      這是一部難得一見的武俠作品,張震、王千源、李東學三兄弟的武打鏡頭均令人稱道,而劉詩詩的角色也如酵母般發酵推進著整個故事的前進······從主角到配角,幾乎每個角色都表現不俗,然故事本身並無大起大落,但起承轉合堪稱嫻熟,在場面調度方面掌控力很強,在動作指導的協助下,兵刃的設計與使用更出乎意料,令人不得不佩服路陽導演功課之備,及對演員特質的開發與取捨。

      不得不說,最開始時對這電影並不看好,但觀後效果奇佳,影片前期宣傳實在有點鬼打牆,也許是影片被忽略的主要原因之一。曾經為《十二生肖》、《無人區》、《黃金大劫案》等進行電影配樂的音樂指導王宗賢老師在《繡春刀》中為電影配樂,一篇絲絲入扣的詭秘氛圍貢獻了雅俗共賞的格調,陰鬱亦不失破曉時的溫存,寂靜逼人時繁冗的情感被底噪無限放大,以達到充分調動觀眾情緒的目的。

      在電影《繡春刀》的電影文本中,一個基本的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情節就是兄弟情以及穿插其中的各類兒女情、國讎家恨等等諸如此類,這種電影敘事的套路並不十分的稀奇,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老套的故事情節,但不得不承認,在以往的國產武俠電影中,兄弟情和復仇的糾結,尤其是復仇的主題在開始的情節指認中只是作為推動主人公為了報仇而尋遍明師拜師學藝,乃至最終報仇雪恨的基本線索而出現的。而在《繡春刀》中,路陽在闡述這個故事時,並不僅僅只侷限在兄弟情以及為兄弟報仇等淺顯的道理,更多地是對主人公自己身份的認同。這是一種傳統的社會的認同,江湖的認同,成人的認同乃至最終秩序的認同,這種眾多權力的認同或壓制讓主人公安定的身份危機成為了一個焦慮的事實,最終也成為了得知兄弟被人所殺乃至接下來復仇的重要推動力。

       風風雨雨的江湖,不由自主的人生,江湖始因利益,卻打開了一個極度具有味道的世界,是由高強的武功,糾纏的人性,鮮明的性格,獨特的人物所編織成的武俠網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我們在現實世界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對比,分析哪些不同,哪些世界觀是我們默許的,是那個世界改變不了的,哪些是那個世界吸引我們的地方,我們在江湖的恩怨中抒發了我們不能表達的東西。

      江湖中,有兩種人是可貴的,一是將利益明晰表現的真小人,並有自我的利益原則。一是堅持原則不惜克服自我利益的真君子。兩種人在現實社會中似乎很難見到,而這也是現實社會人尋求解脫不了的原因,我們多多少少有羈絆。江湖中還是以中間的人居多,也是因為夾雜著人性,江湖才有者愛恨情仇和故事的推演。

      影片中很多人是這樣的:大哥盧劍星一邊為了能陞官一邊卻又苦於沒錢應付打通上下官吏的程序最終被誣陷揭穿買官後的那份無奈和羞辱;二哥沈煉一邊為了讓三兄弟都能夠如願以償隱瞞魏忠賢的生死最終找來殺身之禍,一邊又希望踢心愛的周妙彤贖身過上安穩的生活;三弟靳一川一面痛恨數次威脅自己的師兄一邊卻又在最後生死關頭為師兄檔搶甘心受死······而所有的所有,都在最終二哥用其他兩位已經死去的兄弟的兵器戰鬥,雖只一人卻滿滿的三人匯聚,沈煉的人物形象也在這一刻得到了昇華。

     片中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有其難言之隱,都有其多面性, 有的人經常質問上天的不公,在危難面前因為猶豫斷送了更多的希望,然而真正的勇士,是承受和接收那源源不斷的傷痛,讓行動和思維更加冷靜的人。 上帝的旨意不為我們所理解,其意思就是讓我們把握當下我們能夠把握的事情,讓不可把握的事情單單存在著,經歷那纍纍傷痛,卻不認同它們。江湖教會我們事實,也催趕著我們走去當下。

     全片籠罩在導演獨特的武俠觀之下,散發出別具一格的武俠思路,即講究快、准、真實的鏡頭和動作設計。 為了表現快和准,導演常常不拍人物的運動,而是用幾個一秒左右的極短鏡頭近距離拍攝武器的運動後,接一個表現出手效果的鏡頭,比如被架在脖子上的刀,剛出鞘的刀等等,以節奏的變化凸顯招式的凌厲。電影武術的設計,並沒有完全意義上界定高低之分,而是更在乎時機和智慧的掌握 ,其根本點在於視覺和觸覺的瞬間感悟,在比鬥的過程中,抓住最重要的那一刻,對敵人進行致命的打擊。除了在武功上追求智慧之外,電影中的一些台詞也或深或淺的流露出哲理的味道,例如「機會來了接住就能翻身」最得我心,也完全體現了現今社會的一番道理。

      縱觀整部電影,可以說,這是近幾年來,一部嚴謹精緻的電影作品,精研細磨的曲折劇情,有情有義,有愛有恨,有懸疑,也有笑點,呈現出一部接近完美的武俠大作。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進步,3d、imax等視覺效果被一次次運用到電影上,但這也為粗製濫造提供了機會,近幾年來很難找到一部如同《繡春刀》一般的電影,將種種創作因素組合到一起,聯合為一個整體,從而使影片一氣呵成,並無協作隔閡之感。他恰好的理順了諸多關係,大盤不散,細處動人,造型為角色添彩,動作為情緒鋪張,涉及人物個個有血有肉,場場武打特點鮮明,順延劇情的發展,跌宕起伏,令人難忘。

      當今電影市場,古裝片市場早淪為了動作片與戰爭片的天下,俠義之情蕩然無存,只寄希望於炫酷駭俗的動作,和宏偉浩大的場面,來達到吸引關注拉升票房的目的。快餐時代的電影市場,不斷更新換代的觀影人群,不斷變化的欣賞口味,都給武俠片的發展帶來諸多挑戰。《繡春刀》難得之處在於,一方面遵循了最常見的復仇型故事主線,另一方面卻旁徵博引,為劇情加料。  在堅持「俠義」本質的基礎上,付諸更多的可看性元素,創作出非同以往,可看性更強的武俠片,《繡春刀》的創作思維,值得後來者深入探討和借鑑。

       兩年磨一刀,值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