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玩命特區--Brick mansions

暴力街区/玩命特区(台)/暴力禁区(港)

5.7 / 40,163人    90分鐘 | 100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卡尼爾戴麥納
編劇: 盧貝松 畢比納西利
演員: 保羅沃克 羅伯特梅耶 大衛貝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4-08-05 02:23:54

你跑你的酷,我飈我的車


2004年、2009年,法國動作片系列《暴力街區》兩集分別上映,也捧紅了跑酷運動的鼻祖大衛·貝爾和塞瑞爾·拉菲利。今年,亦步亦趨的好萊塢翻拍版選擇了底特律作為新的故事大本營。這座美國工業名城極富末世氣息,瀰漫著頹廢絕望的《鐵甲威龍》曾在這裡上演,與《暴力街區》裡的悲觀未來不無相仿。

時隔10年,大衛·貝爾重拾當年的角色——一名身手卓絕的俠盜式人物雷托,而他的警察搭檔達米安則換成了保羅·沃克。令影迷心碎的是,去年11月只拍了一半《玩命關頭7》的保羅·沃克意外離世,此前殺青的《暴力街區》由此成為他生前最後一部完整作品。

影片中,保羅·沃克的首次登場就是一個背影,接著是半張臉的特寫,然後才切到全身,不知是否是其過世後重新剪成這般,總之令人唏噓不已,而在影片結尾也打出了懷念保羅的字樣。這次的翻拍版加重了對警察達米安的刻畫,讓他早早亮相,安排他與家人的情感戲,並安插了一條復仇的支線:他廢寢忘食、不顧生死地追蹤城裡的大小毒販,將他們一個個繩之以法,然後在照片上畫上叉叉,不像公事公辦的警察,倒形同職業殺手。

看過影片之後我們有理由懷疑,編劇之所以給保羅的角色增添人性因素,是為了彌補他在體能方面的不足。原版《暴力街區》的兩位主角都是練家子,無論跑酷還是格鬥均互不相讓。保羅可沒有這方面的功底,毒品工廠初試身手那一場,和原版中塞瑞爾的流暢舒展一比,高下之判令人不忍卒睹。原版那個經典的雙人後空翻鏡頭,觀眾可以看清雙方的臉,新版則調整了鏡頭角度,可想而知是為保羅的替身作掩護。

當然,跟著貝爾混,不跑酷萬萬跟不上節奏,可憐的保羅捨命陪君子,被弄得狼狽不堪,倒比原版多出一份喜感。影片另一大遺憾是,原版中幾位反派也是跑酷高手,強強對抗跌宕起伏,新版則完全淪為大衛的個人秀,跑酷一環猶如成年人暴虐小學生,對抗性太弱;此外對於已過不惑之年的貝爾,其身手也無法跟10年前自己的顛覆時期相提並論。

然而,要將非打星包裝成螢幕高手,也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具體可參見《神鬼認證》和《颶風營救》系列。本片中保羅的格鬥戲也綜合了多重技巧,比如以巧妙的走位設計彌補身形不靈活,招數基本是直拳、膝頂、正蹬等低難度動作,再用鏡頭的組接、龍套的配合突出其力量感,頓時提升其「高手」之感。但整體而言,動作指導功力不夠,鏡頭又打得不夠近、切得不夠碎,遠沒有上述兩片那種凌厲狠酷的勁兒。近身中有幾招甚至是保羅輕輕一碰,混混自己就倒了,非常滑稽齣戲。

要說半路出家演動作片,比較適合傑森·斯坦森那樣的前職業運動員,身體素質和協調能力出眾,動作指導調教起來也事半功倍。何況拍攝時保羅年近四十,為了一部成本不高的片傷筋動骨,也不划算。在片頭差強人意的首秀拳腳後,他還有一場掛在飛馳汽車後的玩命戲,最終依靠007般的神奇手錶扭轉劣勢。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原版里並沒有的原創追車戲,為他挽回了不少彪悍指數。至於與大衛的單挑,看得出保羅盡力拼命了,大衛也盡力讓招了,但依然改不了彆扭,電影特技能造就很多奇蹟,可要縮短職業與業餘之間的差距,仍力不從心。

思來想去,達米安這個角色找保羅演的唯一優勢,恐怕就是其與後者在《玩命關頭》系列中塑造的布萊恩·奧康納的相似。二人都忠於職守到不顧性命,都是經驗老道的黑幫臥底,都因洞悉黑幕陰謀,扔掉警徽,走上了一條法外出擊的俠義之路。兩者背景、經歷和思想軌跡的高度一致,會讓從《速激》系列愛上保羅的粉絲格外有親切感,從某種程度上說,本片甚至能當一部「《速激》外傳」來欣賞。而且你姑且換個角度想,保羅縱然打得笨拙,甚至連腿都踢不直,卻仍跟大衛鬥個旗鼓相當,恰恰證明花哨的動作在格鬥中派不上多少用場,對於破除螢幕神話頗有建樹。事實上,很多動作片都有這種段子:某人花里胡哨耍了一通,結果被高手一招輕鬆放倒。不過那種黑色幽默未免直白了點,不如本片更含蓄更可信地處理。

令筆者不得不吐槽的是,影片預告剪輯得實在失敗,不斷強調重現原版的高光場面,看上去像是一次簡單的復刻,其實正片原創之處頗多。最明顯的是把大衛的妹妹改成了(前)女友,超市換成了餐廳,原本的女花瓶一秒升級成了女漢子。原版女孩被直接綁到飛彈邊,大半時間在扭著身子試圖掙脫,以製造一點別樣的女體誘惑,在分級制的底線上玩玩情色。新版則把這段戲份挪到室內,換成其試圖逃脫時與黑人女打手(原版是沒有這個角色的)的貼身肉搏,猛女悍女廝打,大打性感擦邊球,甚至連皮鞭、鐵鏈等SM元素都上了,挑逗得恰到好處。這跟《木乃伊歸來》中安排女戰士捉對決鬥一樣,是一種成人市場商業片的常規處理。

情色係數提升,相應地,暴力指數有所下降,原版重口場面應接不暇,子彈爆頭、打得滿車是孔,肉搏時候一拳能揍出血漿來,而新版的暴力指數還不如某些公共電視網的美劇,纏鬥鏖戰半天,臉上不見血,身上不見傷,來我國當城管也蠻合格。

佔據劇情衝突核心的飛彈在影片半小時之後才登場,不難看出,主創仍然對編織情節一點興趣也沒有,甚至擔心故事不夠通俗,做了若干簡化。比如原版大衛被抓,是因為警察勢單力薄怯了場,新版則改成更易理解的警匪沆瀣一氣;原版的發射密碼是一串代碼,還要動動腦子才能猜到,新版直接是隔離區的區號;連黑老大丟了錢被手下倒戈這種波折都乾脆刪掉了。

說穿了,《暴力街區》這樣的電影,所有的情節、台詞與人物塑造,都是為一場場的視覺刺激服務的,編劇的唯一任務是製造儘可能多打架的藉口。比如保羅和大衛爭奪麵包車,原版是沒有的,從中便可以窺得影片的創作思路:先編排出各種動作(這段戲是為了展示大衛後躍過車窗的那個特技),然後找個由頭,把它們塞進故事裡。影片結尾,隔離解除,社區祥和,人人安居樂業,說實在話,這雖然與某些兒童文學天下大同、世界美好的幼稚幻想並無二致,但對於動作片來說,這點思想性已經綽綽有餘了。筆者更願意把全片當做一場電子遊戲,黑幫、警車等NPC隨時從天而降,主角蹦來跳去穿越各種關卡,打巨人像極了戰Boss,靠實力,更靠策略。

最後要聊聊的是,搭檔雙雄戲,比較微妙的一項是平衡雙主角的魅力。大衛只要跑酷就能贏得全場喝彩,但他的角色有點頭腦簡單,愛冒失衝動,相比之下保羅顯然更有智謀。多場飆車戲自然是為保羅量身定做,反正劇本不用怎麼改,只要增加一行「此處追車十分鐘」,剩下交給特技組就齊活了。片中保羅最帥的一個鏡頭,筆者以為是把抓獲的大毒梟用汽車直接「撞」進警局,這可是《玩命關頭》都沒有玩過的新花樣。

演技方面,大衛似乎只有兩種演法,大吼大叫和一臉呆滯,相比之下在好萊塢動作片浸淫多年的保羅,駕車、持槍、談判,均演得有型有款,完勝一籌。作為法蘭西的舶來品,這兩位的對手戲完全沒有好萊塢雙雄片慣例的默契有加,許多生硬笑料也只不過是兩人的雞同鴨講,或技能不同步。所以「數到三」這種細節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過在片尾以一種締結默契的象徵出現,還是讓人感到挺用心的。這種生死與共結成的戰友情誼,總是讓筆者不禁動容。如果說除了飛簷走壁、槍林彈雨和對保羅的懷念,這部爆米花動作片還有什麼值得回味的,那就是這份情誼了。(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