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倒帶人生 [2007]--Stuart: A Life Backwards

斯图尔特:倒带人生/倒带人生:一段迷乱、疯狂的游荡岁月/斯图尔特:逆行人生

7.9 / 7,298人    92分鐘

導演: 大衛艾特伍
編劇: Alexander Masters
演員: 班尼迪克康柏拜區 湯姆哈迪 Nicola Duffett Claire-Louise Cordwel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諧隱

2014-07-08 07:44:11

我們求助於社工時我們在求助什麼


    把自己關於社工的期末小論文po出來......對於很多看過的電影都有不吐不快的地方,但總是死線在即被人鞭笞才會寫出來,希望自己以後能勤快一點啊。
    謝絕轉載,嗯。


一,一件舊事
    踏入大學後我第一次親身接觸到社工是在參加社團的臨終關懷活動。護理院中住滿人卻仍顯肅蕭的氣氛,時斷時續的失能老人無意義的低語,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我目睹到的一個同級生的探訪。
    她照顧的對像是一個年滿百歲的老奶奶,神智尚清醒但是右腿骨折,一年未癒(實際上大家都明白,包括她自己也明白這年紀的骨折已經是不會好的了)。我們跟她聊天時她突然低聲呻吟起來並告訴我們腿疼。我們想去喊護工,老奶奶又說喊了也沒用,「這個護工凶」。奶奶說想給家裡打電話,說了好幾遍,又反反覆覆地說腿疼。腿疼怎麼辦呢?同級女生當時眼淚便下來了,拿出手機,按奶奶的話撥通了電話。意料之外的是這位百歲老人竟然確實記對了號碼,她的女兒接了電話,兩人說了幾分鐘便掛斷了,奶奶也不再喊疼。事情如果到這裡結束也算圓滿,但是護工在旁聽到一點,似乎有點生氣,說為什麼要給家裡打電話,她女兒也是七十多的老人,打了有什麼用,而且止痛藥已經吃了,下一服藥時間還未到,她能有什麼辦法。此時探視時間結束了,我們也便離開了護理院。
我亦不知道這位女同學做的是對是錯,她堅持了自己的道德判斷,但是結果到底算不算好呢?對她自己,她從未接觸過老年護理的心智受到感同身受的病痛折磨,憤恨於護理院不夠人文的看護,而且磨滅了她對於參與臨終關懷的熱情(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在護理院見過她了)。對老人,她一時的需求得到滿足,但是以後心懷不滿的護工會怎麼對待她,我們仍無從得知。對護工,一個人照料六七位老人已經算巨大的工作量了,何況護理院目前能提供的僅僅只有這種不夠關懷的服務,我們橫加干涉、指責他們的道德水平究竟是好是壞呢?
    而最深層次的問題是:我們究竟是以自身的道德標準來衡量社工,還是追求專業服務水平呢?當我們求助於社工時,我們是希望向他們求助資源、照顧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呢?

二,《斯圖爾特:倒帶人生》
    假設一下,如果一個中年流浪漢染有多種毒癮、酒癮,有迷幻妄想的雙重人格,還有多次刺傷別人的犯罪記錄,一個標準的社工會怎麼做呢?
    幫他戒毒戒酒,幫他走上正常的人生軌道,這自然是標準答案,但問題就在於方法上。當我們用專業管理和各類心理和家庭治療理論技術等等專業化的工具來改造這個流浪漢時,我們是否已經將個人的主觀感覺、價值考慮、感情成見控制並排斥在外了呢?
    英國作家亞歷山大•馬斯特根據親身經歷撰寫了一本書《斯圖爾特:倒帶人生》,其中的主角斯圖爾特就是這麼一個流浪漢,一個小偷、挾持人質者、精神病患、反社會的街頭浪人,但是作者亞歷山大卻作為一個社工與斯圖爾特結下一段複雜的友誼,並藉由斯圖爾特的一生寫出二十一世紀這個文明大背景下享有完善福利體制的英國流浪漢的紀錄片。
    我無法評判作者身為業餘社工的專業水平,但是反而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緣故,從作者與斯圖爾特的相處中,我看到很多能解釋我困惑的東西。
    作者對於斯圖爾特的態度從來不帶任何偏見,他既不說斯圖爾特的毒癮不好也不說它好,他看上去不關心斯圖爾特的抉擇,但是斯圖爾特卻最信任他,而且在他的幫助下斯圖爾特也確實一步步地走向正軌。表面上看他似乎符合人們對冷血護工的描述,但是設想他真的是以明哲保身為原則的社工的話,斑斑劣跡、陰鬱暴躁的斯圖爾特是不會與他保持密切聯繫的。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件事情,我以為造成糾紛的最主要原因便是「甲之蜜糖,乙之毒藥」,正如所讀論文中所說,同級女生所謂的福祉對於受助者就真的是福祉而不是社會工作人員一廂情願的想法?怎樣介入和怎樣的介入效果才算是為受助者的福祉盡了最大的努力呢?

三,道德於社工
    流浪漢,小偷,精神病患,反社會。
    我們可以給斯圖爾特貼上這樣的標籤,但是我們不能僅憑此行動。我記得社工的原則即是不評價,不判斷。我們不是仲裁者而是道德實踐者,我們不能如置身事外般毫無個人觸動。再次引用文獻中的話:推己及人的情懷不止要在智性層面深入理解,更須在感性層面與對方溝通。這意味著社工人員需要對受助者這個人和他的生活世界有所了解體會,才可以體諒、思量和揣摩對方的諸般心境以及什麼對對方來說是善的。
    是不是兇惡背後也有矛盾的感受呢?
一個攻擊型的人毫無壓抑之累,他會公然說出想法而不顧是否激怒別人,他自我感覺他是有力、誠實和現實的人。根據他自己的出發點,他的自我估計是完全符合邏輯的。在他從小到大的生活中,殘酷無情便是活得好的力量,不關心他人就是誠實,不惜手段地追求目標就是現實法則,無節製為所欲為就是美好的生活。他自認為誠實,還有另一個緣故:他能一針見血地戳穿周圍人們的偽善。他已經接觸到太多以善之名的傷害,所以他認為對事業的熱情、慈善的心腸等等一系列都是偽裝。而且他要揭露那些「公益精神」或「宗教美德」的真實面目也算有理有據,鑒於他本身即是受害人。他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弱肉強食的基礎上的,強權即真理,讓仁愛和寬恕見鬼去吧——人都是狼!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才能明白斯圖爾特也是受害者的一員,我們才能體會到作者的善良,我們才能理解社工的本質:
道德實踐。
    對受助者困境的深入理解是不可能不涉及社工人員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意識的,在這種意義下的思量反省,是富於道德實踐意味的,這才是社會工作的核心活動,亦是這種特性把社會工作與其他只是強調科學技術的專業區分開來。價值的落實,道德的實踐,社工之所以為社工,大約意義便在此。

四,結語
    最後我還是回到開頭的問題:當我們求助於社工時我們在求助什麼?
    我們求助的是一個角色,能認同我們也許不客觀的主觀感受、感情成見、道德倫理的思量與掙扎,並打從心底里捍衛我們不可剝奪的尊嚴與價值。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