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王牌對王牌--The Negotiator

王牌对王牌/冇数讲/谈判专家

7.3 / 155,563人    140分鐘

導演: 蓋瑞葛雷
編劇: 詹姆斯狄莫納哥 Kevin Fox (Ⅱ)
演員: 山繆傑克森 凱文史貝西 大衛摩斯 Ron Rifk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iwan2008

2014-07-04 09:01:25

談判大師


    精彩!絕對的精彩!影片結構緊湊、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脈絡清晰,在近140分鐘的時間內,幾乎沒有多餘的鏡頭和語言,相當一部份語言和鏡頭為後續的事件展開起到了伏筆暗示作用。影片節奏感非常強,人質劫持這樣的突發事件現場真實感營造到位、帶入感強、引人入戲、扣人心弦、堪稱經典!對這部電影有興趣研究品味的朋友不難發現,本片成功的關鍵在於:故事在整體上嚴密的邏輯演繹,合理的劇情設計以及精彩細膩的談判語言技巧表現。此外,Samuel L. 傑克森和Kevin Spacey等演員的出色表現更為經典鑄就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出色的編劇為經典問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談判專家丹尼danny在其搭檔被滅口之後遭到誣陷,警局傷殘基金失竊案幕後黑手為誣陷丹尼精心捏造了種種證據,使其陷入百口莫辯之地。正常的司法程序申訴之路已被堵死,牢獄之災看似無可避免。此時丹尼唯一的出路便是找到其死去搭檔內森nate曾經提到的就職於內務監察部Internal Affairs Division(相當於大陸公安的紀委督查部門)的尼鮑母niebaum,以其為突破口,查明真相,還己青白。
    此時的丹尼已被停止職務,即將面臨謀殺審判,而作為幕後真兇之一尼鮑母面對丹尼的質問自然不會承認,常規方法顯然行不通。此時的丹尼只能採取非常手段對尼鮑母施壓,迫使其交代案件線索真相。這樣一來,一場人質劫持案件的發生就不可避免,曾經的談判專家在這場對峙中也就自然換位成為劫持者。本片最為經典的談判大幕自此拉開。

    面臨昔日戰友(其中隱藏著幕後真兇,並想置其於死地)的重重包圍,此刻作為劫持者的丹尼該怎麼辦?我們不妨將自己帶入影片,如果將此時的丹尼換成你,你會怎麼辦?出色的編劇當然不會讓你輕易的猜想到下一步的劇情,也不會以無厘頭的內容來填充後面部份。本片劇情令人叫絕之處就在於充分利用了主角丹尼談判專家的身份和劇情發展到此時丹尼的現實處境與訴求而引出本片另一談判專家賽比安Sabian。正如劇中賽比安和警局其他成員的疑問一樣,觀影的我們此刻也會產生同樣的疑問:丹尼為什麼要求只和賽比安談?這個與其素不相識的賽比安對於身陷絕境的丹尼究竟有何作用?

    我個人認為:身為談判專家的丹尼很清楚人質劫持案件的3種結果:1,談判成功,人質與劫持者都平安。2,擊斃劫持者,人質獲救。3.談判失敗,人質與劫持者雙雙掛掉。顯然,丹尼只追求第一種結果,即在有限的時間內突破尼鮑母,查明事情真相,還己青白,不被藏匿於警隊當中被其稱為「朋友」的真正黑手在突擊中幹掉。顯然,丹尼僅憑其一己之力無法實現第一種結果,在此對峙局面下,必需要有個人配合他,保證其在談判中的生命安全進而間接助其完成目標。這個關鍵人物就是賽比安!賽比安何許人也?他有著連續談判55個小時,5年談判零傷亡,從不使用武力的輝煌戰績,並且此人與本案無干係。所以這樣一個談判高手自然就成為此關鍵角色的不二人選,這就是看懂本片的關鍵。這一橋段的安排充分表現了丹尼的絕妙才智,也是劇情設計的最為經典之處。

    接下來丹尼所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賽比安的一貫風格,即對人質劫持劫持案件第一種結果的堅定追求與其鬥法,為自己爭取突破尼鮑母,查明真相的時間。事態經過幾輪跌宕起伏的發展變化之後,賽比安的態度由起初臨危受命時的單純追求人質與劫持者的安全解救轉變為同樣要查明事件真相,這就是丹尼期待的與賽比安談判所能得到的最佳結果。最終丹尼得以查清真像,還己青白,懲治真兇!

    以上是本片劇情的整體脈絡。影片的故事情境是人質解救過程中的談判對峙,真實的情況必然是事態的發展瞬息萬變,意想不到的情況隨時發生。劇中的丹尼雖有其天才般的打算,但面對同為談判專家的陌生人賽比安和瞬息萬變的複雜危局,他也只能通過和賽比安一次又一次的交鋒、碰撞、妥協、周旋來試探,以調整下一步的措施。這樣,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同時,丹尼與賽比安的試探交鋒是本片的最大亮點,可謂高手過招,精彩絕倫。丹尼與賽比安交鋒的關鍵之處在於雙方都希望在談判中儘可能的搜集對方的資訊,對談判對象作出綜合分析判斷進而達到自己的談判目的。對於丹尼來說,他更希望能夠通過談判說服賽比安,使其相信自己的青白,為此,在其與賽比安的第一次的短短幾分鐘通話時就對賽比安進行了試探、觀點灌輸與心理評判。影片中1小時零1分鐘處有這樣的橋段:丹尼與賽比安在最初的通話中談到西部片《原野奇俠》中結尾處英雄西恩的生死,丹尼說「他落馬表示他中彈,落馬不表示他死了」來反駁大眾所認為的英雄西恩死的結局。這是向賽比安闡述真相要有嚴格的邏輯證明這一觀點,藉此表達指控其殺死搭檔內森的那些間接證據並不能成為其罪名成立的充分理由。接下來聽到賽比安說他自己習慣於弄清全部事實,然後自己判斷究竟發生了什麼後,丹尼對賽比安作出了一個比較滿意甚至是成竹在胸的內心評判。通過這樣一段看似與事態發展毫無關係的對話,丹尼已經對賽比安其人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並對自己最終達到目的多了一份把握。他們之間類似這樣的談判對話同樣精彩,令人叫絕。不能不說是劇情設計中的細膩閃光之處!

    影片The Negotiator的一個中文譯名為王牌對王牌,我感覺並不很恰當。相比之下還是談判專家中規中矩,較為合適。原因在於儘管凱文.史派西飾演的談判專家同樣精彩,但兩位談判專家在影片中並非對等的地位,賽比安的作用只在於成就丹尼。我個人認為影片全力表達塑造的談判專家更加側重丹尼。縱觀全片,丹尼至始至終是在和所有的人談判。作為警方的談判專家時,他從人質父親搶下將人質成功解救;作為劫持者時,他對昔日戰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充分表達自己不查明真相誓不罷休的決心和知己知彼、此戰必勝的信心!對尼鮑母和其他被劫持者分析形勢,曉以厲害,最終獲取案件資訊線索,查明真相。甚至站在大樓破碎的窗前面對直升機上的射手以現場的新聞媒體和民眾輿論為籌碼談判,為自己爭取輿論支持、保護自身安全。連賽比安這樣的談判高手都是他為達到目的而刻意選定的談判對象。可謂無人不談判、無時不談判、無處不談判。在極其緊張危險的境地下,影片中的丹尼從容冷靜,根據局勢的發展變化客觀分析判斷,將其高超的談判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本片的其他情節同樣精彩,如貝克bake在初到現場時刻採取的交通管制、現場封鎖控制、警力安排設置、媒體躲避隔離等一系列措施都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與緊迫感。車輛與武器裝備的特寫烘託了氣氛,增強了觀賞性。特拉維斯局長生日聚會、2位談判專家與家人的對話生活等情節都對芝加哥警界文化環境和故事深層背景做了立體的交代,使得全劇飽滿、真實好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