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irius

2014-06-24 06:21:15

You don't care,but I love you all


給這部電影寫影評是一件很心塞的事,因為這部電影本身就心塞無比。我已經記不清上一次在電影院裡哭是什麼時候了,當片尾開始滾字幕,I love you all響起,那一刻真的是,眼淚吧嗒吧嗒停不住地掉,想跟旁邊的朋友開個自嘲的玩笑卻連話都說不出來。

Frank雖然是在說一個獨立樂隊的故事,也以Frank作為電影名,但我覺得它其實不是一部」音樂電影「,也沒有打算給一個特殊的音樂人作傳,事實上,它的主題依然還是那老套的主題:人生的無可奈何,與必將清醒的夢想,只不過用了樂隊這個載體來說這個故事——但該死的,它講得真好。

——————

電影的視角是以Jon這個普通青年展開的。為什麼由他展開,這一點之後再說。總之這個一心嚮往音樂卻只能被困在辦公室裡肖想的青年,機緣巧合下偶遇了一個古怪的樂隊,他們一起生活、創作音樂。
也是透過他,讓觀眾認識了一個擁有獨特精神世界的Frank,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卻擁有特殊的魅力,天真、善良、脆弱、才華橫溢。

這個神經兮兮的樂隊裡,每一個人都看上去很不合常理,和人偶做愛的Don,暴躁的Clara,都怪誕一如Frank的頭套,電影的前半部份時間,Jon這個代表正常社會的人反而在那個與世隔絕的木屋裡成了格格不入的一方。但他們一定程度上還是維持了相當的平衡,不正常的他們靠正常的Jon提供的資金維持了一年的自給自足,正常的Jon依靠不正常的他們在這一年裡第一次看上去更接近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可惜,這種平衡沒有維繫太久,故事很快在樂隊因為Jon管理的網路媒介,而被給與在西北偏北音樂節表演機會的面前急轉直下。



如果這是好萊塢,那也許電影會讓這群怪異的人能夠終於在機遇下發光發彩,完成一個」怪咖也能成功「的勵志童話。
可惜它不是,事實上觀者逐漸不安地意識到,影片越向音樂節這個高潮段落而去,就越加有一種失序脫軌的心慌。

而最後這種心慌,也終於被應證了。


在這裡我們先討論一個問題,在音樂節最後的那場演出,如果一切都如常,樂隊沒有人缺席,這次表演會成功嗎?
答案就是,不會。永遠不會。

還有一個問題,這部關於音樂的電影,為什麼在音樂節之前,從未完整呈現這個樂隊的作品?身為觀眾的我們,似乎無從得知他們耗費一年心血集體創作出的專輯裡到底有什麼樣的歌曲。我們只知道他們用了哪些怪異的元素,卻不知道它們最後組合成了怎樣的模樣。

因為其實,它們的那張專輯並不重要,它必將堙沒無聞,就像他們註定會在音樂節上失敗一樣,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音樂,本質上,就不屬於那個地方,它們屬於無名的山區,屬於頹敗的酒館,屬於沒有回音和歡呼的死寂。

這是矛盾的根本所在,他們之所以是他們,Frank之所以是Frank,就是因為他們不屬於正常的社會,他們就像能在真空裡生存的魚一樣,在和尋常世界不一樣的另一個領域裡能夠自由呼吸,而一旦上岸,就只能窒息死去。

身為一份子的Clara是深知這一點的,所以她才那麼反對樂隊去音樂節上台,反對樂隊有任何成名的可能,因為她知道結局必將失敗。其餘兩個人其實也心知肚明,但是Frank,這個樂隊的靈魂人物,只有他配合著本來就是普通人的Jon堅持到了最後,直到倒下之前,他才承認現實一般地對他和Jon試圖迎合觀眾口味的曲子說,」這些音樂真糟。「

因為Frank,其實和Jon一樣,都在試圖當一個跨越界限的人。Jon想要到水裡去,Frank想要到空中來。Jon想要從庸常的碌碌無為中擺脫,抓住自己真正熱愛的夢想,而Frank,他咬牙堅持在這越加難熬的空氣里,整個人已經如弦一般緊繃,但還是離開Clara去抓住Jon的手,還是在聽到Jon說有七萬人已經看過他們的視訊後,勉力坐起身,留了下來。

他始終是個羞澀的孩童,他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的樣子,但他的夢想,一直很簡單,他想要告訴更多人,他愛著這個世界,愛著所有他理解或者不理解的東西,有生命的人或者沒有生命的板凳,他都願意傾心以待。

這也是這個角色讓人覺得很心痛的地方,他是一條為了想要和更多人說話,而努力游到岸上,最終擱淺的魚。他用全部的努力,想要去靠近那個世界,回應所有「期待他、愛他的人」。
告訴他們,I love you all.

但在外人眼裡呢?就像Jon在餐廳裡聽到的那個小哥所評論的那樣,啊你們是那群怪咖,啊你們真好笑啊。
雖然Jon的回應是,「I don't think it hilarious at all." 我一點都不覺得好笑。(順便一說這也是我對整部電影的想法)
但即使是Jon,他也依然不是那個世界的人,他對音樂天才的創作源泉,總是和童年不幸、痛苦經歷連在一起,他想像Frank來自不幸的家庭,想像Frank有一張殘破的臉,直到後來他意識到,從來就沒有什麼痛苦意外什麼家庭不幸。
Frank,就只是Frank而已,他的音樂才華,他的精神疾病,都是天賦,都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客觀事實,沒有辦法憑空而出,也沒有辦法被創造或者中斷。


才華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你是這樣的人,或是那樣的人,都一樣,都是早已定下的客觀事實。

怪異的邊緣份子如Frank或者Don,他們沒辦法融入社會的主流,不是因為他們選擇如此,而是因為他們就是這樣的人。
正常的人如Jon,沒有辦法融入那個他所夢想並為之不懈努力的世界,不是因為他沒有苦難的經歷,而是因為他就不是那樣的人。
他們各自屬於各自的世界,兩個世界在那山裡的一年,短暫地彼此融合妥協,但很快就會分崩離析,分道揚鑣。

這也是為什麼要以Jon的視角展開電影的原因,觀眾跟隨著他,就是在經歷和他一樣,做夢和夢醒的過程。

所有現實里看上去似乎可以實現的夢想,終究不過是自欺欺人的一場幻覺,你以為抓住了它,其實它從來都不屬於你。

就像Don說的,終有一天你會意識到,你成為不了Frank。Jon成為不了Frank,Frank其實也成為不了Jon。


能怎麼辦呢?

不怎麼辦,Frank終於還是回到了夥伴們的身邊,他沒有戴面具,唱著I love you all。

他胸腔里那種純真的對世界的愛,有這幾個人能懂就已經夠好,世界不必要知道。

而Jon離開了他的夢想,他對音樂的熱誠,他自己明白就好,音樂不必要知道。



所以你們能懂這種心塞的感覺了嗎?因為這是一個再現實不過的故事,但沒有什麼結局可以比現實更讓人無力,雖然這部電影有種種荒誕和冷幽默包裹著,但其實不過是綿里藏針,它帶著笑容告訴你。


承認吧,一切就這樣了。

到頭來,對生活,對夢想,不過一場結局註定的單相思,I love you,and you don't care at all.








——————8.16——————
 
好像出中字了……看到大家都很心塞,莫名有種奇怪的安慰感——啊終於有人陪我了【等等

其實回頭來看這篇評論,也覺得太悲觀抑鬱了一點
當時寫這篇的時候就這樣自我駁斥過,所以才把標題和最後一句故意反過來寫 (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能get到)
標題是我對自己寫的最後一句的消極抗議,也是Frank最後在小酒館裡獨唱時,電影想要傳達給我們的尾音
——這個世界不在乎,但那有什麼關係,我還是愛著它所有的一切
  
是啊,生活的結局雖註定,但這並不能否定它的過程

單相思雖無果,但心中有愛本身就是可貴的事,不是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