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暗黑冠軍路--Foxcatcher

狐狸猎手/猎狐捕手(港)/暗黑冠军路(台)

7 / 149,644人    134分鐘

導演: 班奈特米勒
編劇: E. Max Frye
演員: 史提夫卡爾 查寧泰坦 馬克魯法洛 席安娜米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雞頭井。

2014-06-12 04:03:03

《狐狸獵手》:悲情美國夢


在來坎城之前,美國人本尼特•米勒的履歷上只有兩部長片,一部是講述傳奇作家卡波特的同名傳記影片,一部是記敘美國棒球職業聯賽的《點球成金》,加上今年由索尼經典出品的《狐狸獵手》,本尼特•米勒所有的作品都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不過,相比《卡波特》中投射在主人公身上過剩過的憐憫和《點球成金》中過於眼花繚亂的金錢交易,《狐狸獵手》顯然擁有了更獨特的視角和更大的野心。

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三位主人公——美國傳奇摔跤手馬克•舒爾茨,馬克的哥哥兼教練大衛和他們的贊助人富商約翰•杜邦之間。1996年,約翰•杜邦在他位於賓夕法尼亞的莊園裡槍殺了大衛。雖然很快被逮捕,有錢有勢的杜邦還是為自己爭取到了較輕的判刑。這樁案件在美國體育界鬧得沸沸揚揚,人們好奇,這位要什麼有什麼的工業鉅子,是出於何種原因最終拔出了自己的手槍,並把它對準了他一貫熱愛和支持的摔跤運動員?《狐狸獵手》便試圖回答這樣的疑問,電影呈現出一種與其他體育片迥異的冷峻氣質。深入的心理刻畫和不緊不慢的情節展開,呈現著1996年悲劇發生之前十年時間裡三人情緒的細微變化,為最終的結局給出了可信的解釋。和同類型的其他電影相比,《狐狸獵手》並沒有在勵志的路上高歌猛進,而是無微不至地追隨在三位主人公身邊,將他們的結識、相熟和衝突娓娓道來,剖析了對於勝利狂熱的追逐如何助長了個人的偏執;打著美國夢旗號的冠軍夢,又是如何葬送了個體的前途乃至生命。

經過前兩部長片的摸索,本尼特•米勒找到了適合自己拍電影的方法。在《點球成金》中,運動員的自我養成和隊員間的團結精神並不能保證勝利。相反,只有負責謀篇佈局的職業經理人才擁有提升球隊名次的最佳手段。《點球成金》看上去就像一部體育版的「大富翁」遊戲,通過球員買賣交易,用最少的投入打造最夢幻的團隊,在一次次的買進賣出中,沒有價值的球員被相繼掃地出門。在《點球成金》中,幾乎找不到競技體育催人奮進的因素,球員就象棋子,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本尼特•米勒別出心裁地放棄了體育片通常的熱血調調,解釋了「體育精神」這塊金字招牌後強勢的權錢運作。《狐狸獵手》延續了前作的風格,繼續不按常理出牌。

電影由馬克•舒爾茨的生活為切入口。1987年,曾經獲得奧運摔跤冠軍的馬克早已度過了他人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分,在下一屆奧運會到來之前,他只能扮演零餘人的角色,兩點一線地穿梭在訓練場和住所之間。偶爾他也以世界冠軍身份向小學生講述美國夢,提請社會銘記他的價值。他的哥哥大衛同樣是一位摔跤手,也是唯一可以在職業和生活中給予馬克指導的人。只可惜,已經成家立業的大衛無法像保姆一樣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關鍵性人物約翰•杜邦的登場始於一通電話,這位熱衷摔跤運動的富商在自己的莊園裡建造了完善的訓練設施,希望聚攏一匹有潛質的運動員組成名為「狐狸捕手」的隊伍,備戰來年漢城奧運。約翰•杜邦和大衛•舒爾茨的一拍即合源於他們共同追求的榮譽感。作為呼風喚雨的有錢人,前者早已不需要通過物質的獲得來證明白己的成就,他不斷向後者灌輸著自己有關榮譽和尊嚴的信條,希望通過體育競技提升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這和馬克曾經面對小學生進行的宣講並無區別。頗為諷刺的是,他同樣教會了馬克了不少惡習,在杜邦看來,作為人生消遣,酗酒和吸毒並沒有什麼過錯。

馬克身體的日漸虛弱使他沒有心力為即將到來的奧運再做拚搏,焦急的杜邦百般無奈只得請來他的哥哥大衛,恢復兩人曾經的訓練模式。在一次次的失敗後,好勝的馬克面臨著精神的崩潰,他的贊助人杜邦也無法忍受這樣的潰退。更致命的是,在長達九年的相處過程中,杜邦早已自負地將自己視為馬克的父親與精神導師,大衛和馬克親密的兄弟情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在「心情糟糕」(杜邦事後對作案動機的形容)的一天,他向大衛開了三槍。

出乎意料的情節設置與總體平緩氣氛的平衡,《狐狸獵手》在兩者的平衡上做的相當完美,使得悲劇的到來是如此水到渠成。劇情主要根據馬克•舒爾茨的回憶錄創作,卻沒有倚重講述受害者的不幸,反而抽絲剝繭,並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兇手和馬克•舒爾茨身上。這個明智的選擇,使得電影的情緒變得節製冷靜,對案情的分析也一舉命中要害。約翰•杜邦的飾演者史蒂夫•卡瑞爾貢獻了精彩的轉型表演,也讓《狐狸獵手》在明年的沖奧之路上更增一份勝算。

原載於《21世紀經濟報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