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

辩护人/逆权大状(港)/正义辩护人(台)

7.7 / 7,180人    127分鐘

導演: 梁宇皙
編劇: 梁宇皙
演員: 宋康昊 金姈愛 任時完 吳達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史幽探

2014-05-14 09:43:36

在虛假的異邦獲得正義和安慰


這只是一部合格的電影,在PRC竟受到如此程度的歡迎,雖然可以理解,但實在是有些東西讓人不吐不快。
《辯護人》刺激國人G點的當然是主人公宋佑碩作為受軍事獨裁政府構陷的學生的辯護人,與公權機構的對抗。然而,電影中對這種對抗的表現完完全全是虛假的,我們很難想像在一個真正專制的政府中,辯護人可以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如電影裡表現的那般自由,從會見嫌疑人,到在法庭上申請解除被告人的手銬,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申請添加證人,控方和與控方同流合污的法官幾乎都只是在做出了象徵性的反抗之後,就接受了宋佑碩的要求,而宋佑碩做的,僅僅是說出依據刑事訴訟法和憲法XX條而已,我們可以說,在這個過程中,公權力和辯護人根本不存在對抗,公權力一直在配合著辯護人的演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最後,在申請一位關鍵證人——即參與構陷非法證據的陸軍軍醫的過程中,法官僅僅因為擔心外國記者的在場,就同意了宋佑碩申請證人的申請,這個決定幾乎毀掉了政府的行動,而讓辯護人得逞。這個細節非常的不靠譜,如果你是指一個軍事政權會如此行為;而如果在當年的韓國,這一幕真實地發生過的話,辯護人和政府之間就根本不是對抗的關係。
因為上述原因,在最核心的設定上的不真實,或者更準確地說,不誠實,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好電影。對於已經完成了民主化轉型的韓國人來說,這種簡單的虛構的「走向民主」的故事只是他們消費自己的轉型歷史的一部份,而且作為主旋律電影,或者還有鞏固這個新生民主政體的作用。而作為仍處於轉型進行時的中國人,接受這樣一個不誠實的故事,更像是在現實中受挫後憑著對異邦的想像而獲得少許的安慰或者情緒的宣洩。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關鍵的台詞其實是海東建設李昌俊的幾句話: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
您知道我有多羨慕美國的民主主義嗎
但是那些人 那些冒死把人往死裡打
利用暴力把政權拿到手的人
跟他們講美國式的民主主義 他們能聽嗎
那幫人只能用武力推下台
不是用對話能溝通的
民主和市民運動
那都是資本中產階級市民用武力得來的
問題是我們國家的中產階級想發起革命運動
國民所得起碼要提高三倍
我們的國民現在還不到時候

宋佑碩對此的回應是:
因為國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護
不能享受民主主義,這種說法我是無法接受的

不過至少就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我很難接受宋的這一回應,如上所述,這部電影對辯護人與公權力對抗關係的設定是虛假的,更真實的情況或許是,經過從60年代開始的經濟發展,韓國的民主化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證據非常簡單,電影中韓國已經擁有一個挺成熟的法治環境,不僅僅是律師這個已經很成熟的群體的存在,包括電影中多少作為反面形象出現的公權力機關,他們並非「不是用對話能溝通的」,相反,辯護人的依據法律的請求基本上都獲得了回應。
一個能夠自由辯論的法庭的存在已經意味著理性對話的可能,也意味著看似對立的雙方已經在最為關鍵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所以,這部電影與其說表現的是韓國的民主化過程,毋寧在1980年代初的韓國,這一過程已經多多少少完成了。

另外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是這個片子當中的律師形象,我到現在還沒明白宋佑碩從一個惟利是圖的律師形象向一個作為正義化身的律師形象轉型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總感覺這像是韓國律師組織的一個廣告,不過這已經是另一個話題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