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4-05-10 23:40:06

寫在上映前的一點展望


從1954年到2004年,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共拍了28部哥斯拉電影,令這頭破壞力驚人的怪獸成為日本文化長盛不衰的象徵之一。哥斯拉與大洋彼岸的美國淵源頗久,早在1956年,好萊塢就把54版《哥斯拉》配音後,與新拍的美國內容剪輯在一起公映;60年代哥斯拉與金剛戰了一回,坊間謠傳,在美日不同的結局中,雙方各勝一場;1984年《哥斯拉歸來》也被好萊塢重製後以《哥斯拉1985》之名上映,票房不賴。
 
哥斯拉熱潮得以席捲北美,更大的功臣是電視網。包括哥斯拉在內的一大批日本怪獸影視作品,最早於六七十年代通過美國電視網與東寶的合作進入北美市場,培養出整整一代怪獸片死忠,其中包括《環太平洋》的導演吉爾默·德·托羅。事實上,德·托羅曾認真考慮過要執導一部哥斯拉電影。70年代以來,漫威、黑馬和IDW等漫畫公司都刊載過以哥斯拉為主題的漫畫。1998年,好萊塢有了自產的哥斯拉電影,這個大尾巴登陸紐約瘋鬧一通,捲走了令人咂舌的票房,但由於造型、習性、生理特徵均背離經典太遠,被粉絲嘲笑為大蜥蜴假扮的冒牌貨。
 
該電影衍生的動畫版多少回歸了日式設定,贏回了一些粉絲的尊重。而2014版的新《哥斯拉》有望徹底一雪前恥!加雷斯·愛德華茲名列導演席就足以給我們吃顆定心丸。此君是日版《哥斯拉》的超級粉絲,他在2010年以50萬美元超低成本拍攝的《異獸禁區》,展示出對怪獸電影非凡的熱愛和掌控力,從而被傳奇影業相中,擔起復活哥斯拉的重任。他在《異獸禁區》的DVD花絮中直言不諱:「這部《哥斯拉》就是拍給粉絲看的。」
 
此版《哥斯拉》並非續集,而是「重啟」,與「98年之恥」的決裂非常顯著。哥斯拉的誕生不再訴諸過時的核子試驗,而與時下熱門的環保議題掛鉤,美國政府刻意隱瞞其存在,並試圖用核子武器秘密消滅它,平添一縷陰謀論色彩。整體而言,影片是一則「人類想控制自然,遭到無情懲罰」的警世寓言。幾款災難片風格的預告不斷揭示,哥斯拉是一個模糊了正邪立場的角色,它率領自然軍隊逆襲妄自尊大的人類。在這天譴般壓倒性的力量下,不復見前集飛彈擊斃哥斯拉的狗血設定,人類軍隊就像《2012》中面對末日一樣毫無還擊之力。與哥斯拉勢均力敵的是兩頭代號為MUTO1和MUTO2的巨獸,其造型融合了《異形》和《星河艦隊》中蟲族的靈感,人類的棲息地將成為異族廝殺的擂台。新版基調非常嚴肅,一掃前集的卡通味,不過也有些微妙的致敬,比如角色對著哥斯拉掀起的汪洋狂潮驚恐尖叫的畫面。
 
2004年,哥斯拉在日本度過了50歲生日;2014年,它的60歲的狂歡派對搬到了美國——確切來說,是美國為主的全世界,電影中的場景包括日本、菲律賓、夏威夷、美國中西部以及舊金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多達95個之多。故事從1954年哥斯起源開始回溯,以1999年日本核電站的神秘災難為引,最終引爆2014年的咆哮來襲。時代背景和地理位置的變遷,再現了60年來哥斯拉以一個文化偶像的姿態走向世界的步伐。在拍攝50年代畫面時,影片用一種復古的色調作為致敬;新哥斯拉的外形大幅度參考了50年代本尊,全身遍佈觸目驚心的纍纍疤痕,暗示其受到的創傷(從老版的核爆隱喻換成了人類對自然的摧殘);其面部的設計融入黑熊、猛犬和鷹的靈感,使之兇悍又高貴;連怒吼聲也轉制自54版音軌,經過潤飾使之更接近生物器官的發音。最令人驚喜的是,出演過54版和之後多部續集的日本演員寶田明將在新版客串。
 
新版的海報和預告片在哥斯拉的老家日本引起了反響,大部份影迷持樂觀態度,稱讚新哥斯拉「很帥氣」,「有一雙哀傷的眼睛」,「前所未有的強悍」,「復原了昭和年代的特色」,並且「比那個吃金槍魚的(98版)強多了」,並且為日本10年沒有拍哥斯拉感到失望;不滿之處主要集中在,哥斯拉依然只是個冷酷無情的毀滅者,畢竟在日版中,哥斯拉有養育幼子、父慈子頑的萌歡時刻,有與怪獸島小夥伴的追鬧嬉戲,得勝時囂張跋扈,短暫落敗時意氣消沉——它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而不是只懂掀汽車、砸樓房的拆遷工。當然,美日哥斯拉最大的分歧——用CG還是由演員身穿膠皮扮演——在新版越發凸顯,那些特攝的狂迷者會擁抱電腦像素拼貼出的哥斯拉嗎?
 
新版會以開放式作結,本來這是所有怪獸電影約定俗成之舉,但愛德華茲透露,他確實想以此為續集鋪墊。關於續集比較原始的計劃是,重現日版中篇幅不少的怪獸島,展現許多怪獸大亂鬥的壯觀景像;一個更狂野的念頭由吉爾默·德·托羅提出,他對把哥斯拉加入《環太平洋2》表示出極大的興趣。當然,上述構想被納入議程的前提是,這個107麥克的大塊頭能在今年暑期影市摧枯拉朽,橫掃群雄。(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