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白日梦想家/发梦王大历险(港)/白日梦冒险王(台)

7.3 / 342,641人    114分鐘

導演: 班史提勒
編劇: 史蒂夫康拉德 James Thurber
演員: 班史提勒 克莉絲汀薇格 莎莉麥克琳 亞當史考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4-05-05 07:19:48

Dedicated to the People Who Is Dreaming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個迎面撲來的衝擊是,紙媒的倒閉或收購也搬上了電影螢幕。
以及最後的Final Issue: Dedicated to the People Who Made it.

這是因為和自己的工作有關。

說些不相關的,有些朋友羨慕我的工作:自由、工資還行,但其實多麼辛苦或者苦惱只有自己清楚。從找實習開始,腦子熱一心只想進入媒體,到現在業內摸索著,該怎麼定位自己,該怎麼發展自己。這一些也說明了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足。所以,成為一個專業而且認真(甚至心無旁騖)那種人,是我目前最大的目標。就像華特。

然後是他的幻想。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會有相似的幻覺,因為有時候我也這樣,甚至有時造成一種誤差,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和現實的有所出入。偶爾讀以前讀過的書、看以前看過的電影或翻回和別人的聊天記錄,才發現常理解不當,這麼說吧,常把對方(人、書以及電影)的話語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向理解,要嘛過度理解,要嘛理解錯誤。也是挺可笑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堅信 Everybody has a secret wonderland,所以常常忽略了那些「不好的東西」。

畢竟是柴油米醋的生活,有幻想才有趣。常常把電影情節搬出來,想像在身邊對號入座,自己撰寫的情節,自由發展。前天重溫X-MEN系列,隨口問老哥:如果給你一種能力,你選擇哪一種?如果給你一個惡魔果實,你選擇哪一個?我們仔細地考慮完,無法做決定,最後我說,只要他們願意跟我做朋友就好了。

接著是旅行、自然、風景還有音樂。

旅行,這個被過度賦予意義的詞,在電影中永遠都不可或缺。也許它還代表著「在路上」,那就是「尋找」,人生必要的一個過程,有人沒有,有人結束了,有人永遠都在「路上」。徐許在《鬼戀》里寫道關於治療失戀的方法:「那麼也去旅行一次吧,高山會改變你被我狹化了的胸襟,大川會矯正你被我歪曲的心靈。」看過一兩本關於旅行的書,都是年青人寫的,都聲稱著旅行改變了他們。是的,我看到了旅途中他們所經歷的,讓他們感悟、成長以及成熟。因為平日的我們就蹲在井裡,以為看到的天空就是全部,重點有時候不在於跳出了井口看到天空之大,而在於「跳出」的這個動作中,所需要的勇氣、膽量、努力以及堅持。

所以華特坐上飛機、跳上直接飛機、在海里和鯊魚搏鬥、逃過火山爆發、爬上珠穆朗瑪峰,幾天的時間推翻了過去幾十年自己堆起來的圍牆,蛻變成一個充滿魅力的人,而是否吸引人這件事他已經不在乎了。所以從nobody到somebody的這個過程中,需要的不僅是經歷,還有經歷塑造的自己。

上個月出差,24歲,第一次坐飛機。雖然發現起飛時和坐車上坡區別不大,但衝上雲霄,機艙內一個小孩喊道:「藍天」,那種處於藍天白雲的感覺,確實不一樣。

到大自然去,看風景,融入其中。這是一件想想也會快樂的事情。因為沒去過,沒經過,未知總是充滿美好的幻想,何況華特是有目標的(找到Coner)。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Take your protein pills and put your helmet on.」

音樂是一件很神奇、很奇妙的事情。它就像毒品一樣,會讓人上癮,戒不掉;同時它還是the cure,快樂痛苦的解藥。很多時候它會給人勇氣,很多時候它讓電影昇華,很多時候它賦予生活旋律。聽了那麼多歌,不就是想在恰當的時候播放恰當的歌。所以華特從休閒酒吧衝出來的,跳上直升機那刻,響起的,簡直要哭了。

好好活著,眼觀世界,用心感受。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