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迷霧森林十八年--Gorillas In The Mist: The Story Of Dian F

迷雾森林十八年/迷雾森林十八年/雾锁危情

7 / 29,240人    129分鐘

導演: 麥可艾普特
編劇: 哈洛海爾斯 黛安佛西
演員: 雪歌妮薇佛 布萊恩布朗 茱莉哈里斯 John Omirah Miluw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白堊紀動物

2014-04-29 01:10:36

第三種黑猩猩


       山地的農民要大猩猩還是要過日子?擴展開去的問題還有,要環保還是要經濟發展?要青山綠水,還是要招商引資?類似的問題擺在全世界幾乎所有地區人類的面前。
       其實沒有答案。人類內在的所謂「人性」,決定了人類活動對週遭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時候是不可控的。歷史上,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動植物滅絕,屢見不鮮,並不如有些人所認為的僅僅出現在工業時代。即便在史前時期,人類還沒有掌握現代技術,但很多人類群體就對他們賴以生存的世界造成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影響,很多是毀滅性的,最終害了自己。比如,美洲大型動物的滅絕,澳洲很多奇妙的史前動物只剩化石可吊,復活節島上奔潰性的生態毀滅。
      原因是什麼?
      戴蒙德在《第三種黑猩猩》《崩潰》《槍炮鋼鐵病菌》「三部曲」中有很多思考,似乎如何在自身發展和週遭環境之間達成一種平衡,對於具有「人性」的人類來說,這是一個由來已久,卻又很困難沒有答案的問題。放眼歷史,從古到今的各種人類社會遵循著這樣的循環,「發展」--「人數增加」--「資源消耗增加」--「週遭環境破壞超過臨界點」--「人類自食惡果」。比較典型的例子如復活節島,至今島上空餘七零八落的壯觀又淒涼的巨人石像,生態環境破壞至無法恢復,而原住民的文化、科技、生活質量倒退至近乎原始狀態。
      根源或許在於那讓我們區別於世間萬物而成為「宇宙之靈」的「人性」。說到「人性」,自然是一言難盡。但在面對環境使用這樣的話題時,我很容易地想到「人性」中「貪婪」這樣的字眼。自然選擇讓我們有幸具備了智力,發明了技術,但正因為這種智力因素,讓我們對於環境資源的佔用沒有天敵,除了大自然的報復、或者自我毀滅,這種」貪婪「的人性所發揮出的破壞力得不到制約,而當大難臨頭時,往往已對週遭環境造成很多不可挽回的損失。
       所以,某種程度上,我是不是可以說,對於環境而言,人類的智力」過剩「,而」智慧「不足,學會控制自己、平衡需求的」智慧「,是人類能夠長期發展的重要課題。當然,談何容易。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