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4-04-28 12:34:00

超脫心念,愛有恩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一部與孤獨和人性有關的電影,真實的事物總是更有感染力更打動人。每個人的內心都可以是一座花園,也可以是一片墓地。

整部片子給人的感覺是壓抑與變幻的,也許這種說法相對矛盾,是相對而非絕對,畢竟生活本身就充滿了無處不在的矛盾,起伏有時,聚散有時,悲喜有時。總有無法改變的,也總有可以改變的。
唯一的真理是遵循因果與內心。

艾德里安的眼神直擊人心。薩米飾演的艾瑞克a是本片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她的需求如此直接,金錢和性如此直接,美好也是如此。她才是唯一一個直面生活真相的人。其他人都在變相地逃避生活。

想到與想說的是三種人:
1)第一種是自救和被救的人。
因為人性的自我保護意識,人終究會帶著陰影生活,無一例外。唯一能夠得到救贖的以及值得敬畏的是無常。無常看似無望卻滿含希望,無常會破滅一些計劃之內的存在,同時也給每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明天力量。人生有其軌跡,因果有跡可循。心持善念地相信愛與被愛,不要被性迷惑。相信尊重,不要有階級性別之分。相信缺陷,因此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命中出現過的人與事。相信純潔,不要為不合常理的給予貼上自以為是的標籤。亨利和艾瑞卡是這種人,彼此被救與自救。他們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彼此重塑了對方的缺失。亨利讓艾瑞卡看見了尊重,關心,純潔,善良。艾瑞卡教會了亨利感知美好,面對過去,接納並原諒。【他們最初站在紅色牆壁間的畫面。他幫她擦拭受傷的下體,彼此買禮物,艾瑞卡被送走前的表白和逐漸撕心裂肺地吶喊,片尾兩人在黃昏中欣喜相擁都是令人動容的畫面】

2)第二種是清醒但無能的人。
人活在自己的孤獨里,別人注視中,這兩者是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也是我們一生需要學習與克服的障礙。如果無法擺脫內心枷鎖,放棄自救,最終只會變成人生的逃兵。結局死掉的女學生,在她眼裡每個人都朝氣蓬勃幸福美好,只有自己無奈悲壯【她死前做的蛋糕把這種玻璃心體現的很明顯】。她帶著困惑尋找真相,看不到愛與自己的期望,活在自己憧憬的如玻璃般易碎的世界裡,帶著哀傷和別人冠名的恥辱與嘲笑,不可一世地死在對世人的失望中,她死於對心灰意冷。

3)第三種是自欺欺人的人。
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帶著面具拖著軀殼,麻木不仁地做痛苦的傀儡。活在最初自己選擇的社會角色里,最終喪失自我。這種人沒有改變痛苦的能力,也沒有創造幸福的能力。一塵不變地恐懼改變,執著認真地扮演一直以來的角色,生怕一旦發生變化就再也沒有生存價值。這種人不會死在自己的內心掙扎中,他們為了避免痛苦早已習慣對週遭不滿視而不見,對心中吶喊不聞不問。這種心死和人死無異。面對退休竭斯底里地女校長,站在鋼絲網下面無表情的老師...太多張一樣的表情讓這些人的五官沒有分別,性別也無分別。【死去女學生拍攝的照片很有感染力。如果沒有艾瑞卡的出現亨利也會繼續做面具黨的一員,繼續帶著記憶的陰影做一個對別人和自我冷眼旁觀的人。】


幾處很喜歡的體現方式。
最後亨利的外公死前的呢喃以及亨利代替母親回答外公的話,那一句「爸爸」寓意頗深卻也真摯。
死去女學生的相片拼圖很有內涵。
亨利和艾瑞卡買禮物和交換禮物那一段是亮點。可見美好彌足珍貴。插曲也很棒。



我想說愛很偉大,不論是親情,友情,愛情。
【親情】亨利的母親至死也沒有說出真相,寧願自己承受煎熬。可見她愛父親和兒子,即使她的父親也是兒子的父親。
父親至死都在想念自己的女兒,可見父親為自己錯行的懊悔以及喪女之痛。
亨利後來知道真相還是選擇原諒外公(父親)。你還是不相信愛能勝過一起嗎?
【友情】劉玉玲與老教師坐在長椅上的傾訴。這應該是唯一一次成功的傾訴。插一句,此前劉玉玲與學生的對話體現出了人在年少時叛逆的盲目和愛所遭遇的無能為力。學生那句I DOT CARE不僅終結了她們之間的談話,也體現出了人之所以會麻木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在乎,所以不關注自己內心,不理會他人感受。
【愛情】如果沒有亨利,艾瑞卡還是妓女,理所當然地過著拿著炮錢維持生計的人。如果沒有艾瑞卡,亨利還是那個克制情感,理智壓抑地與生活保持距離的人。不接受不給予與自己相關之外的事物。在與艾瑞卡相處之前和之後他的生活態度有明顯改變。


影片體現了太多。太多的空虛。太多的真相。
這個社會的畸形,對女性的不公,對精神世界的漠然...
人的畸形,對痛苦的唸唸不忘,對真相的視而不見,對標籤的盲目崇拜...
一分為二地看事物很正確。當你看到黑暗的同時,請相信並尋找它背後存在的光明。
自知,自省,自立,自愛。
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不存在他人注視下,不存在自我幻覺中,不存在時間枷鎖里。
安全感與存在感皆是自給自足的,沒有人能夠控制你的思想。自我意識不是自以為是不是隨波逐流。
所以人應該不依附於他人而活。不活在過去不活在未來,只活在當下珍惜當下。做個堅韌如水的人,接納孤獨,面對痛苦,真實坦然地生活。
要相信因果循環。美滿不是永恆,痛苦也不是。
我們要超脫的其實都是自己沉溺的狀態中。心心唸唸的都是執著。
超脫痛苦是一種能力。人這一生要面對的喪失太多,因此這是一生的課題。冰化水,水成霧,霧化冰如同此道。說到底是狀態不同,冷暖不同罷了。
愛,有恩慈。



結尾的獨白詩很喜歡,故獻上:

 
  During the whole of a dull,dark soundless day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個長日裡
      
      In the autumn of that year, when the clouds hung oppressively low in heaven
      沉重的雲層低懸於天穹之上
      
      I had been passing alone on the horse's back
      我獨自一人策馬前行
      
      Through the Singularly,dreary tract in the country
      穿過這片陰沉的,異域般的鄉間土地
      
      and at length found myself, as the shades of the evening drew on
      最終,當夜幕緩緩降臨的時候
      
      Within the view of melancholy House of Usher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現在我眼前
      
      I know not how it was
      我未曾目睹它過往的模樣
      
      But with the first glimpse of the building, a sense of insufferable gloom pervaded my spirit
       但僅憑方纔的一瞥,某種難以忍受的陰鬱便浸透了我的內心
      
      I looked upon the scene before me the simple landscape features of the domain
       我望著宅邸周圍稀疏的景物
      
      Upon the bleak walls,upon the white trunks of decayed trees
      圍牆荒蕪,衰敗的樹遍體透著白色
      
      With the utter depression souls
      我的靈魂失語了
      
      There was an iciness
      我的心在冷卻
      
      A sinking.
      下沉
      
      A sickening of the heart
      顯出疲軟的病態
    
     ------愛倫·坡《厄舍府的倒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