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十四隻眼睛--TWENTY-FOUR EYES

二十四只眼睛/24只眼睛/Twenty-FourEyes

8 / 2,847人    156分鐘 | USA:116分鐘 (cut)

導演: 木下惠介
編劇: 木下惠介 壺井榮
演員: 高峰秀子 田村高廣 笠智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verick

2014-04-07 21:10:01

《二十四隻眼睛》電影劇本


《二十四隻眼睛》電影劇本

文/(日本)木下惠介、朝間義雄
譯/陳篤忱

瀨戶內海·小豆島
春天的霞光照射在小島的海角,水光粼粼。
漁船漂浮在風平浪靜的海上。

山頂上的道路
搬運商的大板車裝著行李,穿著裙褲的女教師沿路登上陡坡。
字幕:1928年4月
女教師邊擦汗邊爬坡。
拉著板車的搬運工,腰間掛著的鈴擋叮噹作響。
「老師!」
「女老師!」
女教師聽到孩子們的呼喚聲停下腳步,轉過身來不停地揮手。
氣喘吁吁地爬上懸崖的孩子們。
良枝:女老師,您這就走啦。
女教師點點頭。
女教師:要離開這裡,離開你們了。我剛告別了宿舍和分校。
孩子們流露出惜別的神情。
女教師:茂市和良枝終於要上本校了,好好地用功吧。
女教師拍拍茂市等人的肩膀。
良枝:老師,這次來代替您的老師是什麼樣的老師?
女教師:是一位很好的老師。
茂市:是吃白薯長大的吧。
孩子們哄堂大笑。
女教師:不,不,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師。
茂市:不管怎麼說,是新手吧。
女教師:哪個老師不是從新手過來的。怎麼,又像對我那樣,想把老師氣哭!
孩子們面面相覷,嗤笑著。
搬運夫:你們再氣老師可不行。來的老師也是我家小鶴的老師嘛。
女教師:對,大叔家的小鶴今年也該上學了。
良枝:那位老師叫什麼名字?
女教師:是大石老師。
茂市:哇,大石,那一定是個大胖子老師。
女教師:不對,不對。你看我叫小林卻這麼胖。大石老師只有我的一半。
良枝:那應該叫小石,是小石老師。
孩子們一片歡呼。
女教師看著這些天真的笑貌,一種惜別的表情湧現眉梢。
女教師:那我走啦。
搬運夫響起鈴當拉著板車出發。
女教師:再見,大家振作起精神來!
每個孩子都用手敲一下搬運夫的鈴當,然後沿著山頂的路往回走。
「喂,搬運夫的嗨嗬!搬運夫的嗨嗬!」
女教師使勁揮手。
女教師:再見!
走遠了的孩子們大聲回應:
「老———師!」
「再見!」
「新娘子!」
「再見」
「祝新娘子幸福!」
西面的天邊海天一色,漸漸被染成一片紅。
解說員:那是昭和初期的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在瀨戶內海的島嶼中居第二位的小豆島,那裡的某海角上有一所規模不大的小學分校。

分校
與石頭門柱和海相連的很小的學校操場。
只有兩個教室的校舍和旁邊的一間值班室。
一位留小鬍子的男教師興緻勃勃地在餵雞。
解說員:孩子們在這裡要讀到三年級,四年級開始到設在鎮上的本校上學,離這裡約五公里。

小豆島·全景
朝霧迷漫的巨大島影。
片頭字幕。

某鎮(早層)
一位身穿西裝的姑娘,騎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沿著兩側房屋林立的道路駛出城。

醬油工廠
自行車從大醬油廠的岔道駛過。
旁邊的田野里春花怒放。
用石牆圍起的劇場的道路。
用石牆構築的島上歌舞妓的觀眾席。
自行車行駛在劇場的岔道上,車輪閃閃發光。

海邊道路
姑娘踏著自行車的腳蹬,氣喘吁吁地爬上連接風平浪靜的蔚藍色大海的筆直的坡路。

梯田的道路
自行車行駛在可以俯瞰遠處各島的道路上。
一對夫妻在慢坡的梯田上耕作,目瞪口呆地望著自行車駛過。
仁太的父親:你瞧,一個穿起西裝的姑娘!
仁太的母親:是新來的女老師吧。
仁太的父親:她那輛自行車真漂亮,閃閃發亮。
仁太的母親:說不定是自行車商家的女兒哩。

山上的道路
茂市和良枝等去本校上學的孩子們走在山路上。
騎著自行車的姑娘———大石老師,走在彎彎曲曲的坡路上,越離越近。
大石老師:早安!
她額頭上滲出光亮的汗水,有一雙明媚的眼晴,面帶笑容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
孩子們停下腳步,呆呆地看著她騎過去。

沿著濕窪地的道路
大石老師捏著自行車的閘,從小路上下來,進入村落的道路。

雜貨店門前
雜貨店的老闆娘拎一個水桶從店裡出來。
突然傳來一聲「早安」。自行車一閃而過。
老闆娘慌忙跑向鄰居的後門。

井邊
早苗的母親背著嬰兒在洗衣服。
老闆娘:喂,剛才一個穿西裝的女人騎著自行車過去,她是不是新來的女老師呀。
二人跑出門觀察。

分校
大石老師的自行車進入校門。

雜貨店
松江的母親和早苗的母親隔著小巷窺視學校。
早苗的母親:穿著一件像男人那種黑色的上衣。
老闆娘:世道真是變了。女老師騎自行車,還穿西服!
松江的母親:人家該說她是輕桃的女人了。

分校·操場
蘭十幾個孩子們圍著嶄新的自行車吵吵嚷嚷。

分校·教員室
男教師坐在桌前翻閱文件。
坐在對面的大石老師不安地環視室內情況。
無意中二人的視線相遇。
男教師慌忙往別處看,端起一隻空茶杯放到唇邊。
大石老師看到男教師這種侷促的神情,便把目光移向窗外。
風平浪靜的蔚藍色大海。
島在附近的竹叢中啼鳴。
大石老師:這裡的環境真不錯。
男教師:是的。氣候也很好,不冷不熱,現在才四月初嘛。……哦,我回家去一趟。
男教師走到脫鞋處,穿上木屐慌忙離去。
大石老師心裡平靜下來。

分校·操場
男教師轟走圍在自行車旁的孩子們,然後走進校舍旁邊的住房。

分校·男教師的住房
男教師的妻子喜代在廚房裡忙著。
男教師進得屋來拿起水瓶咭嘟咕嘟地猛喝一陣。
男教師:啊,真難辦。
喜代:什麼?怎麼啦?
男教師:看來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正經八板的教員,比起吃白薯長大的只能算是半瓶醋的教員,就是大不一樣。
喜代:腦筋也很好吧。
男教師:嗯,大概錯不了。
喜代:沒想到會騎自行車來。
男教師:為什麼今年特別派來這樣好的教員。本校的校長大概有他的打算。
掛鐘敲了八下。
男教師:要舉行開學典禮了。要很好地做一次訓話。
喜代:你的抱負還不小哩。
男教師穿上木屐準備離去。
喜代:啊,今天還是穿鞋去吧。
男教師:好,今天就洋氣一次。
喜代在壁櫥里亂翻一陣,終於把鞋找出來。

分校·教員室
大石老師站在窗前眺望大海。
戛戛敲板木的聲音。
大石老師向操場看了一眼,急忙走出房間。

分校·操場
男教師敲著板木。
孩於刊門正在列隊。
留在操場角落裡的幼小的孩子們。
大石老師跑過來照料。
大石老師: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是學校的一年級學生。快來這邊排隊。來,來!
孩子們呆然若失地站在那裡。
大石老師:都來了嗎?
開始點人數。
男教師:夠十二個人嗎?
大石老師:十二個人都來了。好,來這邊排隊。
連拉帶拽地好容易才把十二個孩子排列好。
大石老師:從今天起,你們要跟老師一起學習。要聽老師的話。大家排整齊。
大石老師有節奏地拍著手掌。
大石老師:不要往兩邊看。你們的眼睛往哪兒看呢。要筆直地向前看。對,就這樣。
二十四隻眼睛望著大石老師,他們年齡雖小,但很認真地聽從指揮。

分校·教室
十二個孩子神情緊張,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大石老師:大家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時要大聲回答。
大石老師打開名冊開始點名。
大石老師:岡田磯吉君。
坐在最前排的磯吉十分緊張。
大石老師:岡田磯吉君沒來嗎?
坐在最後一排的男孩相澤仁太喊道:「在呀!」。
大石老師:回答時要說「到」。……岡田磯吉君!
龜夫:損氣(注1),你答應呀!
大石老師在學生中巡視一番,最後將目光落到岡田磯吉身上。
大石老師:大家都叫你損氣?
磯吉點點頭。
大石老師:這麼說,岡田磯吉就是吃虧先生囉。
哄堂大笑。
大石老師微笑地用鉛筆在名冊的名字旁邊往上「損氣」二字。
大石老師:竹下竹一君。
竹一:到!
一個男孩爽朗地回答。
大石老師:很好,就像這樣,大聲回答。德田吉次君。
吉次吸一口氣正準備回答時,仁太故意插上一句。
仁太:Kitchen(注2)!
吉次:到。
又一次哄堂大笑。
大石老師:德田吉次君又叫Kitchen哪。
又在點名簿上記入。
大石老師:森岡正君。
仁太:煤庫!
大石老師:叫到誰,誰答應。……森岡正。
正:到。
大石老師:是因為正的發音和煤庫的發音近似吧。……相澤仁太君。
仁太:到———!
大石老師:相澤仁太君有點愛管閒事,回答的聲音也太高。你的小名叫什麼?
仁太:肉多。
大石老師:怎麼叫肉多。大概因為你愛當孩子王,又挺驕傲的緣故吧。驕傲可不行啊。
仁太:是。
仁太帶著自卑的口吻輕聲回答。
大石老師忍不住要笑。
大石老師:川本松江同學。
松江:到。
大石老師:大家叫你什麼?
松江:叫我小松。
大石老師:哦,小松。……西口美佐子。
美佐子:到。
大石老師:大夥叫你小美佐吧。
美佐子搖搖頭。
美佐子:叫我阿美。
大石老師:哦,叫你阿美,多麼可愛的名字呀。……參川益野。
益野:在這。
差一點笑出聲來。
大石老師:回答「在這」可不合適,要說「到」。大夥叫你什麼?
仁太:叫小益唄。
大石老師:木下富士子。
富士子:到。
大石老師:富士子的家過去是海角莊園管理人吧。
富士子:是的。
大石老師:山石早苗。
早苗:到。
大石老師:片桐琴江。
琴江:到。
大石老師:加部小鶴。
小鶴:到。
大石老師:
你的父親是鎮上和村里搬運行李的吧。
小鶴:是的。
仁太:就是那種搬運夫的嗨嗬。
一片笑聲。
大石老師:相澤君,正因為你淨愛說這樣的話,所以人家才叫你「肉多」。
大石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歡笑。

分校·操場
海邊的午後,周圍寂靜得只聽到浪潮聲。
從教室傳來悅耳的風琴聲。
正在做體操的二、三、四年級的孩子們,吃驚地凝視教室。
男教師:喂,誰讓你們停下來!

分校·教室
大石老師彈著風琴。
孩子們呆呆地聽得出神。
大石老師:誰知道這支歌?
大石老師舉手示意,但無人反應。
大石老師:怎麼,沒人知道。這支歌叫《烏鴉的信》。
大石老師歪著頭沉默了一會兒。
大石老師:那我來給你們唱一次。

山上的烏鴉帶來了
一隻紅色的小信封
打開來看……

孩子們微笑著,你看我,我看你。
益野:知道!
孩子們都點頭表示同意。
大石老師:是嗎。只聽彈琴記不起來對吧,那大家一起來唱。都到這邊來。
孩子們一窩蜂地奔向風琴,愉快地跟大石老師齊聲唱起來。

山上的烏鴉帶來了
一隻紅色的小信封
打開來看,真可怕
月明之夜山在燃燒
怪事把我驚醒
原來是一片紅葉
(西條八十作詞)

山上的道路
大石老師一邊擦汗一邊爬上山頂,接著又騎上自行車沿著坡路一口氣騎下來。
茂市等人從本校歸來。
大石老師:再見。
學生們毫無反應,停步看著她駛過。過了片刻,彎著腰大聲喊道:「大石、小石!大石、小石!」

梯田的道路
西斜的陽光照射海面,粼粼的反光耀人眼目。
走在梯田的道路上誰備回家的大石老師。
與良枝等人擦肩而過。
大石老師:再見。
「大石、小石!大石、小石!」

雜貨店
女老闆、仁太的母親、早苗的母親聚在一起談論某些傳聞。
女老闆:聽說她連孩子們的外號都記在本子上。
仁太的母親:還說西口家阿美的名字非常可愛哩。
女老闆:對阿美有一種偏愛。看來西口家很會奉承,一定送去了什麼禮物。
早苗的母親:聽說還對木下家的富士子說,你家是莊園管理人,真了不起。
女老闆:什麼莊園,都已經快要敗落了。

大石老師家·門前
夜雨淋打著簡陋房屋的房瓦。

同上·正門
用楷書寫出「大石」二字的標誌牌。

同上·居室
大石老師用紅筆批改孩子們的習字。
母親民在隔壁小房間做針線。
民:明天雨能停下來才好,上班真是大遠了。
大石老師擱下筆,苦笑著與母親攀談起來。
大石老師:媽媽,今天我問男老師,為什麼這裡的鄉親們都不願意和我打成一片,他說是西裝和自行車造成障礙。他們看不慣我穿西裝和騎自行車,認為我不好說話。
民:看不順眼就說三道四。
大石老師:也許想讓我穿和服,走著去上班,那怎麼行呀,往返八公里呢。
民:不是為了鋪張才買自行車的,是托開自行車行的朋友的女兒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來的,而且到現在還沒付清呢。
大石老師:再說西裝,那是用媽媽的嘩嘰和服染一染自己改的,竟然說什麼大石老師是摩登女郎。
民:沒辦法。嘴長在別人身上,無法替他把大門。都說海角的分校是新來的女教師開始受苦的地方,也是那些不能升為校長的男教師最後工作的場所。你工作一年就可以回到本校去,忍耐一下吧。
民把手上的針線活收拾起來。
大石老師喝了一口茶。
大石老師:我無所謂,媽媽。每天在那所小小的分校里只要一看到像海水那樣清澈明亮的二十四隻眼睛,我就什麼煩惱都沒了。管它大人們想些什麼。
民:嗬喲,風向倒轉的真快呀。
民一邊笑著一邊走進廚房。
大石老師又在用紅筆批改學生的習字。

花圃
大石老師和孩子一起走在花圃中間,邊唱邊走。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來到何處?
來到山裡,來到村莊,
來到田野……

海邊
孩子們在沙灘上圍成一圈,愉快地嬉戲著。

花開了花開了,開的是什麼花?
開的是蓮花。
正在欣賞,
轉眼就凋謝了。

十二個一年級學生生龍活虎般的在那裡轉圈。
大石老師笑睞瞇地望著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

凋謝了,凋謝了,
謝的是什麼花?
謝的是蓮花,
正在惋惜,
轉眼又開了……

分校·操場
操場上正在開分校的運動會。
四年級和一年級,二年級和三年級分成兩級,比賽投球。
老人和幼童悠閒地在一旁觀看。

賽跑
大石老師鳴槍示意起跑。
男教師和女教師用勺子托著桌球,小心翼翼地跑著。
學生們聲援大石老師的占壓倒多數。

大海(夏末時節)
平時風平浪靜的大海,由於受到強颱風的襲擊,浪濤翻滾。
海角旁的小島上橫躺著船體破損的船隻。
碼頭上漁民們忙碌地工作著。

種田的海灣部落
大石老師頂著風推著自行車走來。
每個家庭都全家出動搶修房屋。
被掀掉屋瓦的房子。
牆壁傾倒的房子。

分校
孩子們在操場檢石頭。
大石老師進入校門後向孩子們打招呼。
大石老師:早安!昨晚的暴風雨真夠嚇人的。
一年級的孩子們都圍攏過來。
益野:大石老師,損氣的家整個都倒塌了。
大石老師:哎呀,損氣的家嗎,沒人受傷吧?
損氣連忙點頭。
大石老師:真糟糕。別人的家怎麼樣?
益野:雜貨店的老闆娘從房頂上掉下來了。
大石老師:哎呀,太危險了。
益野:腰還扭了。
大石老師:是嗎,真糟糕。

磯吉的家
房子從當中破裂開來。
磯吉的父母拽出行李什物往倉庫搬運。
大石老師茫然若失地凝視破損了的房子。
大石老師:真是無妄之災。
磯吉的父親:喲,喲,老師也來幫忙了。與其在這裡幫忙,不如帶著學生去把道路上的石頭搬到海邊。事已到此,即使是老師恐怕也無能為力啊。
磯吉的父親以一種豁出去的心情繼續搬運物品。

雜貨店門前
大石老師與孩子們一起收拾那些散落在道路上的瓦礫和樹枝等物。
大石老師:遇到暴風雨時,海角總是這種情況嗎?
琴江:是的。
大石老師:那麼,大家都要來清除石塊嗎?
琴江:是的。
森岡正跑來。
正:老師!
大石老師:怎麼啦。仁太的情況如何?
正:仁太那裡呀,老師,牆倒了,壁櫥里被淋得濕漉漉的。去那兒一看,從外面可以看到屋裡的一切。仁太卻在壁櫥里。
大石老師:在壁櫥里?
吉次:就像月光下的螃蟹那樣蜷縮成一團,在那兒發抖。
吉次活靈活現地學著仁太的樣子。
對吉次的維妙維肖的模仿,大石老師不由自主地發出年輕姑娘的那種咯咯的笑聲。
孩子們也跟著笑起來。
在附近收拾東西的雜貨店女老闆,臉色都變了,氣勢洶洶跑上前來。
女老闆:女老師,有什麼可笑的事情值得你這樣笑!
大石老師連忙止住笑。
女老闆:別人受了災卻這樣笑。我父親從房頂上掉下來,那你也覺得可笑囉。要是受了重傷,你就更覺得可笑了。
大石老師:對不起,我完全沒有這種意思。
女老闆:沒這意思?那人家遭災你不是在笑嗎。別裝模作樣地來清掃道路了。總之,我家門前不需要你管。別把我們都當成傻子。那還不是因為你的自行車不好通過嗎。既然如此,那就應該自己一個人搞。
說完便怒氣沖沖地離開現場,並向在遠處看熱鬧的仁太的母親和早苗的母親大聲評說著。
女老闆:把人都當成傻子。有這種看見別人受災還笑的老師嗎。我狠狠地揭露了她。
感到無比懊喪的大石老師。
孩子們憂心忡忡地望著老師。
大石老師:算了,不干啦。小石老師完全失敗了。咱們到海邊唱歌去吧。
拼命裝出快活的神情,轉過身來卻偷偷地擦著眼淚。
竹一:老師哭了。
磯吉:一定是被雜貨店大娘給氣的。
孩子們一邊竊竊私語一邊向海邊走去。

海邊
一年級的孩子坐在岩石上唱起《紅蜻蜓》的歌。
高年級學生各自在玩耍。
阿透大聲呼喊。
阿透:老師,這裡有新奇的貝殼,快來撿呀!
大石老師:什麼樣的貝殼?
阿透:你來看呀,快,快!
大石老師:在哪兒,在哪兒。
大石老師離開唱歌的人群急忙跑來,可是,不小心一隻腳踩進陷阱里,輕聲地哎喲了一聲。
孩子們哈哈大笑。
但是,大石老師怎麼也站立不起來,心情開始緊張。
她痛苦地呻吟著,臉伏在沙灘上。
不知是誰哭了起來。
大家都急得哭起來。
大石老師:不要緊。
強行撐起上半身,結果跌倒在地。
大石老師:快去叫男老師,就說女老師腳摔壞了不能走路了。
孩子們一溜煙地跑去。

村莊道路
早苗邊哭邊跑。
早苗:小石老師不得了啦!

另一條路
仁太一夥在跑。
仁太:喂,大家快來啊!

雜貨店門前
竹一等人在跑。
登代等人在看發生了什麼事。
竹一從她身邊跑過,用非常痛恨的口吻喊叫。
竹一:大娘真壞!

分校
男教師和孩子們一同跑出去。

村莊的道路
大石老師躺在板車上,搬運夫拉著行進。
後面跟著五六個村民、男教師和哇哇哭泣的孩子們。
搬運夫:雖然骨頭沒斷,還是儘快找一位捏骨醫生看看為好。
登代:要說捏骨可以找池田街的針灸醫生,他也會接骨。
男教師:與其找針灸醫生,不如找橋本外科醫院,怎麼樣?
嘰吉的父親:趕快坐船去吧。
吉次的父親:真不湊巧,此刻浪非常大。
男教師:喂,別哭了,多麼難看。
男教師對孩子們皺起眉頭。
孩子們越發大聲哭泣。

雜貨店門前
板車從登代等人面前通過。
竹一哭著瞪了登代一眼。
竹一:大娘真壞!

分校(秋天)
操場上空無一人。
教員室門外放著一輛大石老師的幾乎被人遺忘的自行車。
從教室傳來像是唸經的聲音。

分校·教室
男教師木立不動地站在講壇上歌唱。

希希希夫米米米伊伊伊姆伊
米米米米夫夫夫希希夫米希……

孩子們流露出不感興趣的神情。
男教師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男教師:來,大家一起唱。希希希夫米米來伊伊伊姆伊,唱!
孩子們剛張口馬上又停下來了。
男教師怒不可遏。
男教師:為什麼不唱!老師拼命教你們,可你們不努力學,這樣能唱好歌嗎。再重來一遍。希希希夫米米米伊伊伊姆伊,唱!
誰也不願認真地唱。
男教師不耐煩地咋了一下舌頭。

教室(夜晚)
在煤油燈下,男教師拼命地彈著風琴,為妻子喜代的歌唱伴奏。但由於手指不靈活經常走調。
男教師不禁長嘆一聲。
喜代:實在配合不上呀。
男教師:我這個僅僅小學畢業的教員,哪能彈好風琴。
喜代:女老師會盡力幫助的。
男教師:但是,對方是指望不上的。
喜代:聽到什麼消息了嗎?
男教師:大石老師說不定不回來了。她的母親比她可厲害得多。我去探病時,她說:「我再也不允許我的寶貝女兒回到如此不講人道的村莊去。」
喜代:也許是那樣。但是,那也應該儘快派一名代替的老師來嘛,我也需要搞些縫紉工作,不痛痛快快地搞副業,就不可能攢錢。
男教師:有這樣談論的時間,不如多練彈琴。我開始對風琴感興趣了。
喜代:是這樣!
男教師:大石老師從來不教那種愚蠢的歌。她教的都是像舉行盂蘭盆舞時唱的優美的歌曲。
喜代:你要是能彈的話,孩子們會對你改變看法的。
男教師彈起琴,唱起歌。

千鈞的岩石無足重,
報效國家義為重,
一旦敵人來犯的有事之秋……

風琴彈著彈著停了下來,只剩高揚的歌聲。
喜代沒辦法只好用手打著拍子。

分校
一年級的學生們在打掃教室。
仁太調皮地把「千鈞的岩石」唱成希希希夫米米米。
早苗:我真不喜歡男老師的唱歌,還是小石老師的歌好。
益野:真想看到小石老師。
吉次:我也是。
礬吉:小石老師住醫院呢。
小鶴:已經出院了。我爸爸說昨天在路上見到老師了。
富士子:這麼說,老師很快就會來的,希望越快越好。
早苗:哪能來呀,腳還站不起來。
孩子們無精打采地走著。
仁太在窗旁敲黑板刷,提高嗓門喊叫。
仁太:去小石老師家看看嘛,大家都去。
大家嚇了一跳,你看我,我看你,然後跑到窗前眺望大海。
隔海隱約地能看到在遠處海角的山根底下大石老師居住的那條街。
益野:唉,真想去看小石老師。
正:去吧。
竹一:對,咱們去。
吉次:但是,多遠呀,還不累死啦。
小鶴:那你就別去。
仁太:對、對。
吉次哭喪著臉。
松江:喂,去吧去吧,跑著去跑著回來。
早苗:就是嘛。
正:吃完飯偷偷地溜出去。
竹一:大家都別對家裡人說,一說就該不讓去了。
益野:偷偷地溜出去,在竹叢里集合。
磯吉:這個主意不錯。大家從田頭的那條小路穿過去。
孩子們都表示同意,從教室跑出來。
只有琴江沒走。
小鶴又轉身回來。
小鶴:琴江,怎麼不回去吃飯?
琴江:回去大人就不放我出來了,我空著肚子去。
小鶴:這樣吧,你先到竹叢里等我,我帶豆子給你吃。
琴江高興地點點頭。

分校·操場
孩子們一溜煙地跑去。

通往竹叢的路
孩子們精神抖擻地跑著。
仁太:小石老師一定嚇一跳。
益野:小石老師的腳不知還痛不痛。
磯吉:是阿基里斯鍵的一根粗筋斷了。
正突然小聲地催促說。
正:快藏起來,快!
大家急忙鑽進竹林。
茂市等從孩子們隱藏的竹林前走過,卻未發現。

山上的道路
孩子們列隊行進。
竹一:喂,唱支歌吧。
早苗:唱吧,唱吧。
大家的目光落在最會唱歌的益野身上。
益野唱起《山上的烏鴉》這支歌。
大家跟著一起唱。

山上的烏鴉帶來了
一隻紅色的小信封
打開來看,真可怕……

梯田的道路
孩子們揮動著手,邊唱邊走。

山上的猴子
最愛球
又踢球又跳舞
真是一個
滑稽好演員……

臨海的道路
孩子們一邊唱歌一邊趕路。

小蝌蚪 黑黝黝
圓腦袋 長尾巴
沒有手和腳
也能輕快地游……

琴江的家
祖母在即將倒塌的家門前尋找琴江。
祖母:琴江,琴江!

早苗的家
早苗的母親在房後的田地裡揮鋤。
琴江的祖母大模大樣地來到地頭。
祖母:琴江來過沒有?
早苗的母親:沒來過,我們的早苗也不見了,不知上哪兒野去了。
松江的母親也跑來。
松江的母親:沒看見松江嗎?

海邊
吉次的父親在修補魚網。
正的父親和竹一的哥哥跑來。
正的父親:喂,你家的吉次在嗎?
吉次的父親:吃飯的時候還在。

佛寺門前
琴江的祖母、早苗和松江的母親,還有美佐子的姐姐、礬吉的父親,都聚集在朝山拜廟的人常來的小廟門前。
磯吉的父親:家裡的事一點也不幫忙,不知跑到哪兒玩去了。

分校
十二個孩子的父母憂心忡忡地圍著男教師。
搬運夫:聽說有戲班子來,是去看戲了吧。
松江的母親:沒有錢怎麼去呀。
早苗的母親:他們會爬上旗竿或者廣告牌去白看戲。
益野的母親:看他們回來怎麼扯謊,真是荒唐。
磯吉的母親:老師,孩子們回來後罵好還是不罵好?
男教師:怎麼說哩,總不能給予表揚吧。

懸崖的道路
孩子們跟著草鞋疲勞不堪地走著。
美佐子和竹子有一隻草鞋已經折斷。
竹一索性把另一隻草鞋給了美佐子,自己赤腳而行。
仁太:還挺遠的吧。
正:如果天黑以前還不能到,那可怎麼辦。
吉次:你看我說過吧,跑這一趟要累死的。
吉次撅著嘴埋怨一番。
琴江突然哭起來。
琴江:我肚子餓了。
小鶴:琴江,再忍一忍。
竹一:來,走吧走吧。
竹一拉著琴江的手向前走去。

海邊的路
落日在茫茫大海中跳動。
散在的島嶼形成個個黑點。
琴江、美佐子、富士子和仁太嗚嗚地哭泣著,不得不跟大家一同前進。
傳來公共汽車的喇叭聲。
孩子們停下腳步,回頭觀看。
一輛銀色的公共汽車開來。
孩子們在草叢中站成一排躲車。
公共汽車從眼前駛過,掀起白煙般的沙塵。
透過汽車的後窗清楚地看到大石老師坐在裡面。
早苗大聲喊叫。
早苗:是小石老師!
孩子們不顧一切地跑出去追趕公共汽車。
竹一:老師!
仁太:小石老師!
大石老師發現後從車窗探出頭來。
早苗:老師!
琴江:老師!
公共汽車終於停下來,大石老師拄著拐從車上下來。
孩子們一窩峰地圍上前去。
女孩子和男孩子都流下熱淚。
大石老師:怎麼啦,你們。
竹一:來看老師的。
富士子:大家約好不告訴任何人。
仁太:沒生氣吧,老師。
大石老師把每個孩子的臉都掃視了一遍。
眼淚不禁順著面頰流下來。
女售票員站在車門的踏板上呆呆地凝視著這一幕情景。在司機的催促下,條件反射地喊了一句。
女售票員:請快上車。

大石老師的家
孩子們在廊子裡狼吞虎嚥地吃著麵條。
民:麵條有的是,管夠。
仁太:我還要!
磯吉:我也要。
民:吃完了再盛。
大石老師:還真湊巧,今天醫生治療得快,否則就遇不上他們了。
民:可不是嘛。
仁太:給我添。
竹一:也給我盛!
正:也給我!

沙洲
十二個孩子排在一起,大石老師站在正當中。
照相師數次往返於孩子與照相機之間,最後打出鎂光燈。
拍好後的照片。

大石老師的家
民接待本校的校長。
大石老師低著頭坐在對面。
民:久子,怎麼坐那兒發獃呀,快跟校長談談。
大石老師:事情已經決定了嗎,接任老師也決定了嗎?
校長:決定了。是在昨天的教員會議上。有什麼不妥嗎?
大石老師:談不上什麼不妥。……不過,還是感到有些為難。
校長:什麼事為難?
大石老師:和孩子們有約在先,說我還會回到分校的。
校長:這我還頭一次聽說。不過,如果那樣的話,你能上得了班嗎?這是根據你母親的意見和你暫時不能騎自行車的實際情況做出的。
民:久子,校長先生費了很大的勁才定下來的。……改在本校工作,你就可以乘公共汽車上班了。校長,就這樣吧。
校長:至於接任的老師嘛,也定下來了,是後藤老師。他本來明年就該退休的,到分校去可以延長三年,所以他立即同意了。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大石老師沉默無言。
民:這不是挺好嗎,久子。
校長:您這頑固勁兒倒挺像大石君。
民:喲,不好的地方都讓我學來了。……校長先生是你父親幼年時代的好友,你應該好好地感謝他。
大石老師只好表示同意。
有人在喊「對不起,屋裡有人嗎?」原來是搬運夫出現在走廊里。
大石老師:喲,大叔來啦。
搬運夫:前幾天孩子們來打擾了你,還飽餐了一頓麵條,真對不起。
民:哪兒的話,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特意來探病。
大石老師:孩子們遠道來訪,我真感激。
搬運夫把手裡拎的東西一個個地放在走廊上。
搬運夫:這都是一年級學生家長託我送來的。大米半升,豆子一升,這包比較輕,大概是魚乾。噢,這裡還有一份:米一升和豆子半升。

海灣
平靜的海面上一葉小舟駛向海岬。
搬運夫唱著號子搖著槽。
船腹上鋪著一張蓆子,大石老師側身斜靠在船幫上,迎著耀眼的陽光觀察海岬附近的情況。

分校
男教師和喜代在給一年級的孩子理髮。
仁太痛得喊叫起來。
喜代:男子漢還怕痛,忍一忍。
緊鎖雙眉等著輪到自己的磯吉,無意中向大海望去,不禁驚呼起來。
磯吉:呀,那不是小石老師嗎!
仁太:是小石老師!
磯吉:果然是小石老師!
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慌忙拔腿跑去。
仁太甩開喜代的手也跟著跑去。
男教師:喂,上哪兒去!
孩子們不一會兒都離開了學校。

雜貨店門前
仁太:小石老師來了!
早苗:小石老師回來啦!
登代呆若木雞地看著精神抖擻的孩子們從面前跑過。
竹一做了一個鬼臉跑過去。

海邊
大石老師在搬運夫的幫助下走下船來。
孩子們心情不安地迎上前去。
仁太:老師的腳還痛嗎?
小鶴:老師,還不能騎自行車呀。
大石老師:恐怕半年以內騎不了啦。
磯吉:這麼說,今後要坐船來了吧。
大石老師搖搖頭。
正的父親從對面走來。
正的父親:老師,傷勢怎麼樣了?大家都在惦念你。
大石老師:謝謝你。上次還給送來大米,真不好意思。

早苗家門前
大石老師:上次你還給我送來很好的蠶豆,太感謝了。
早苗的母親:不,我給你的是芝麻。
大石老師感到尷尬。

松江家門前
大石老師:上次承蒙慰問,非常感謝。
磯吉的父親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磯吉的父親:我本想給你帶點東西表示心意,因為送遲了沒趕上。
大石老師:啊,對不起。

雜貨店門前
大石老師:上次收到了很多慰向禮物,真是感謝不盡。
女老闆:哪兒的話,只是略表心意罷了。
登代和竹一的視線碰在一起,難為情地說著。
女老闆:我這個人就是沉不住氣,喜歡多管閒事。
女老闆和靄可親地拍拍竹一的頭。

分校·教室
大石老師抬起頭略思片刻,開始向孩子們講話。
大石老師:你們看,老師一時還騎不了自行車,我家離學校又挺遠,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挪,恐怕天黑了也到不了。所以,不行……
正:老師,那就坐船來吧,我每天去接。
大石老師:是嗎。那晚上回去呢,你也送?
正:那……
正失去了信心,向大家求援。
大石老師:謝謝。不過,要早些知道就好了,現在已經晚啦,……我已經調到本校去了。好在你們長大了都會進本校的,老師在那兒等你們。今天是來向大家告別……
孩子們沉默無言,眼淚汪注。
大石老師的眼淚也奪眶而出。
大石老師:還會再來一位女老師的。大家好好學習。我很留戀這裡,但是,腳這樣又有什麼辦法。
這時,二年級學生阿透哇的一聲哭出聲來,緊緊抱住大石老師。
阿透:老師,對不起。我對不起老師。
周圍一片啜泣聲。
大石老師:別哭了。誰都會挖個陷阱什麼玩的。是我運氣不好。
男教師從走廊的教室裡伸出頭來。
男教師:喂,真不像話。老師好容易來了,大家應該笑面相迎,怎麼反倒哭哭啼啼的。
但是,誰也不動,依然啜泣不已。
男教師望了一眼用手帕擦淚的大石老師,木然地取出懷錶看了一下,生氣地回到教室。
男教師:這還怎麼上課!
孩子們圍著大石老師淒涼地唱著歌。

山上的烏鴉帶來了
一隻紅色的小信封
打開來看,真可怕
月明之夜山在燃燒
怪事把我驚醒
原來是一片紅葉

海灣
大石老師的小船駛離海濱。
孩子們依依不捨地在海邊上奔跑。
早苗:老師!
仁太:再來啊!
琴江:腳好了再來呀!
竹一:說定了咧!
磯吉:說定了啊!
孩子們不停地喊叫著。

分校
男教師和喜代凝視著大石老師的船離去。
(淡出)

小豆島(夏天)
陽光燦爛的海洋。
前邊是一個巨大的島影。
解說員:藍色的大海,多姿的山巒,都是從昨天延續到今天的。但是,在過去的五年歲月裡,日本不斷地踏上了戰爭的道路,不景氣的浪潮波及到整個社會。幼小的兒童無法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他們是在悲喜交加中成長起來的。

山上的道路
字幕:1933年8月
一邊唱歌一邊爬上山頂的十二個孩子們。他們是磯吉、竹一、吉次、正、仁太、松江、琴江、美佐子、益野、富士子、早苗和小鶴。
五年以後,無論體態和表情,他們都已完全變得像大人的樣子了。
他們在山頂附近遇見搬運夫大叔。
搬運夫:你們這些六年級的學生要去哪兒呀。
竹一:去學校。
搬運夫:學校?離開學還有五天呢。
竹一:不,我們是去辦事。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對,去辦事」
然後彼此會意地笑著。
搬運夫:哼,竹一,你還以為我是睜眼瞎吶。你們是想去八幡看一看大石老師當新娘的姿態吧。
仁太:哎喲,瞞不了他。
大家哈哈大笑。
搬運夫翹首仰望天空。
搬運夫:天氣很好,不冷不熱,現在是最好的季節。
早苗:小石老師的丈夫是幹什麼的?
搬運夫:聽說是遊艇的駕駛員。
小鶴:小石老師的父親也是船員,而且死在海上。所以小石老師的母親開始是不同意這門親事的。
搬運夫:喂,小鶴,總是不知深淺地議論別人的事幹嘛。
孩子們歡笑。
磯吉:老師的丈夫不知長得怎麼樣。
仁太:仔細地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搬運夫:讓你「肉多」盯著看,誰也受不了。
孩子們越發笑個不停。
小鶴:我們去了,爸爸。
孩子們撥弄著搬運夫車上的鈴走去。
孩子們:搬運夫的嗨嗬!搬運夫的嗨嗬!
搬運夫:小松,你母親的情況怎樣?
松江:助產士說可能會生出一個不足月的孩子。
搬運夫搖搖頭,從山上那條路往下走。

八幡神社
建築在廣闊土地上的古老的神社。
大石老師的結婚儀式正在這裡舉行。
孩子們快步跑來。
站在香資箱附近朝裡面張望。

儀式結束,參加婚禮的人們魚貫而出。
身著白色禮服的大石老師與新郎正吉並肩緩步走來。
孩子們呆呆地屏息靜觀。
富士子突然喊了一聲。
富士子:小石老師!
大石老師停下腳步,向孩子們微笑致意,然後又繼續前進。
早苗用手掩目抽泣著。
富士子、松江、益野、美佐子、琴江和小鶴像是受了傳染似的也跟著啜泣起來。
男生們呆然若失地目睹這一情景。
仁太:這是怎麼回事?
磯吉:不明白。
竹一:益野,為什麼哭?
益野:男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
竹一等人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小豆島(秋天)
秋風習習,晚霞盡染,貨船在大海中來來往住。
遠處散在的島嶼歷歷在目。
一群海鳥在天空旋迥。

松江的家
松江走在披著晚霞的回家的小路上。
雜貨店的登代提著水桶迎面跑來。
登代:小松,你回來的正是時候,快到灶前燒火。
松江樂不可支地詢向。
松江:是生了吧?
登代點點頭。
松江急急忙忙跑進家門。

松江的家·室內
整個住處顯得陰暗而簡樸。
松江的父親正埋頭製作木桶。
連著廚房的兩個房間,松江的母親安詳地睡在八張榻榻米大小的那個房間裡,身旁躺著嬰兒。
松江將臉貼近嬰兒,微笑地凝視著。
登代往鍋裡倒水,小聲地對松江說。
登代:是個女孩子,不足月。可是,沒關係。小松,你說是吧。
松江蹲在灶前,熟練地燒火。
登代:你爸爸看到又是一個女孩有點不高興。其實,女孩更好,不用當兵。十年以後不就可以出息得像你小松一樣嗎。
灶裡的火噗的一聲形成熊熊的火焰。
松江站起來甜滋滋地望著那可愛的嬰兒。

本校·校園
學生們用撣子和抹布打掃校舍。
在校園一角的井台邊,孩子們排著長隊等待汲水。
松江發現大石老師在擦玻璃,連忙湊上前去。
松江:老師,我媽媽生了個小女孩。
大石老師:哦,是嗎。恭禧恭禧!
松江:想給她起個好聽的名字。
大石老師:想出來了嗎?
松江:正在考慮哩。
大石老師:什麼樣的名字好呢。
松江:老師!
大石老師:啊,什麼事這麼高興?
松江:媽媽說坐完月子要給我買一個鋁製飯盒,蓋子上還刻有百合花。
大石老師:那太好了。還刻有百合花。
松江:我一直用的是柳條編的飯盒,真寒磣。所以我特別高興。
大石老師看到松江那種幸福的表情,不由自主地連連點頭。
大石老師:啊,有啦,嬰兒的名字就叫百合花吧,小百合,這名字又甜又好聽。
松江笑著皺皺鼻子。
松江:真好聞!
大石老師:什麼好聞?
松江:老師有一股做新娘的香味。
大石老師:去你的。

山上的道路
松江咬住嘴唇在坡路上一溜小跑。
氣喘吁吁地跑上山頂的道路,把眼睛盯著海角那邊。
兩個男子搖著漁船從海面急駛而過,船上躺著失去知覺的松江的母親。
松江茫然若失地望著眼前出現的這一情景,忽然瘋也似的邊喊邊跑。
松江:媽媽,媽媽……!

松江的家
大石老師推著自行車走在夕陽返照的海角的大路上。
寂靜的部落鴉雀無聲,只聽見波浪的微弱的響聲。

松江的家·室內
大石老師坐在入口處的門框上。
松江的父親一聲不響地在地上製作水桶。
家裡沒有設佛壇,在一張粗糙的矮桌上放著松江的母親的骨灰包和香爐。松江凝視著躺在被窩裡的嬰兒。
大石老師:小松,你媽媽忽然故去,確實非常遺憾。不過,你還是應該打起精神,代替母親管好小百合。
松江似聽非聽地一味看著嬰兒。
大石老師:你暫時可能上不了學,這點老師感到很難過。
大石老師打開包袱拿出一個鋁製的飯盒。
大石老師:這是百合花飯盒,留給你能上學的時候用吧。
松江只是轉過臉來默默地點了點頭。
大石老師:為了你父親也應該助以一臂之力。我在學校里會總想著你的,因為小松是個好孩子……
松江背對著老師,身體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

本校前公共汽車站
公共汽車從瓢潑大雨中駛來,在站前停下。
大石老師走下車來,打開雨傘。
早苗和小鶴喊了一聲「老師」,從路對面跑過來。
早苗:老師,小松家裡的嬰兒死了!
大石老師吃驚地抬起頭來。
早苗:奶奶去慰問過,據說小松的爸爸一邊喝酒一邊哭著說:這樣也好,這樣也好。
雨水打在大石老師的面頰上。

本校·教員室
大石老師推門進來,發現室內的氣氛有些異樣,便停下腳步。
十四五名老師表情緊張,互相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大石老師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小聲向同事田村老師詢問。
大石老師:怎麼啦,發生了什麼事?
田村老師:片岡老師讓警察給帶走了。
大石老師:啊!
田村老師:現在校長也在被訊向。
校長室的門打開了,校長探出身子向大家通報。
校長:警察已經走了。
大家感到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校長:片岡老師的問題因為沒有證據,所以很快會放出來的。真是無理取鬧。
下班的鈴聲響了,老師們陸續離開學校。
校長叫住大石老師。
校長:哦,大石老師。
大石老師:唔。
校長:你有《青草的種子》吧。
大石老師顯出驚訝的神情,急切地尋問。
大石老師:你說的《青草的種子》是指尾道的稻川老師出版的兒童作文集嗎?
校長:是呀,就是那個《青草的種子》。
大石老師:那我有,每次印出以後都送給我。
校長聽後面色都變了。
校長:集子在哪兒?
大石老師:就在這兒。
校長:快……快拿出來!
大石老師從桌子上的書架上取出幾本油印的文集《青草的種子》。
校長一把把它搶過來,撕得粉碎,扔進坐有鐵壺的火盆里。
不久,《青草的種子》便化為灰燼。
校長:真把我嚇壞了,至少要少活幾年。
大石老師茫然若失地望著火盆里燃起的火焰。

校園
明媚的陽光普照校園。

教室
正在講授分數乘法的大石老師,放下粉筆環視課堂上的學生。
大石老師:有什麼要問的嗎?沒有的話,請翻到第十二頁。
在沙沙的翻書聲中,早苗突然站起來。
早苗:小石老師,不,不,大石老師。
學生們哄堂大笑。
大石老師也哭笑不得。
大石老師:有什麼要問的。
早苗不好意思地躊躇了片刻,然後終於抬起頭來。
早苗:昨天報上登著片岡老師被警察抓去了,您知道為什麼嗎?
大石老師佇立在講台上,心怦怦直跳。
教室裡開始喧囂起來。
大石老師把目光移向窗外,思考了片刻,像是下了決心似的開始進行回答。
大石老師:對不起,我以為是關於算術向題的提問,所以思想沒有淮備。早苗提出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過,我還是儘量回答。
教室裡立即安靜下來。
大石老師:片岡老師不是被捕,而是作為參考人被傳去問話的。因為片岡老師的一位朋友稻川老師被警察逮捕了的緣故。
人聲嘈雜起來。
大石老師:但是,我不認為稻川老師犯了什麼罪。
學生們的眼睛直蹬瞪地望著大石老師。
大石老師:不僅如此,稻川老師還是一位非常熱情的優秀教師。他指導自己班裡的同學寫作文,還出了名為《青草的種子》的很好的文集。你們五年級的時候,我還從中給你們讀過幾篇,例如,《醬油工廠的煙囪》、《割麥子》等等,你們不是還因此而歡笑,還認真談了感想嗎。
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大石老師:作文應該抓住我們周圍發生的某些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把它寫成文章,這是促使大家來思考如何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的一種手段。我記得當時大家都談到這點。但是,從事政治的那些人,卻認為這種想法會仿礙日本正在進行的戰爭,凡是考慮自己生活的人都是國家的敵人,因此,稻川老師就成了罪人。
響起下課的鈴聲。
學生們沒有一個站起來,都在等待悲傷的大石老師繼續發表意見。
大石老師:但是,我聽說有這樣一件事。稻川老師授課的那個班的學生們,拿著雞蛋跑到警察署,要求把它交給關在牢房裡的老師。……如果把這件事告訴給稻川老師,那他將會多麼高興,而且會感到多麼自豪呀……
大石老師輕輕地將教科書合上,示意學生們起立。
一位大約是班長的孩子發出號令「起立,敬禮!」

校長室
校長臉漲得通紅,眼睛瞪著大石老師侃侃而談。
校長:我是你已故的父親的朋友,所以需要對你表示關懷。你如果遇到某些麻煩,我將無法向你母親交代。你說對吧。
大石老師:但是,學生們都知道關於《青草的種子》的事和片岡被抓走的事,他們問這是為什麼。
佼長:沒有必要老老實實地回答這個問題,你就說不知道不就完了。你要注意,現在不是隨便說話的時候!
大石老師低著頭離開校長室。

教室
太陽業已西斜,在光線黯淡的教室裡,大石老師坐在書桌前。
從走廊傳來啪噠啪噠的跑步聲,大石老師停下手中的鋼筆,注意門外動靜。
門被粗暴地推開了,早苗和美佐子哭喪著瞼跑進屋來大聲訴說。
美住子:老師,小松被帶走了!
大石老師:怎麼回事?
美佐子:來了一個不認識的大娘,小松就跟她一起去大阪了。
大石老師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美佐子:小松抱住柱子哭著說不去不去。她的父親開始還好言相勸,後來竟然拳腳相加地進行威逼。
大石老師聽著聽著忍不住流下眼淚。
美佐子:小松嗚嗚的哭泣聲使大家感到非常難過。雜貨店的大娘左哄右哄好容易哄得小松同意了,而大娘自己也忍不住灑下了一把同情淚。我也哭了,並和大家一起去碼頭送行,可是,小松一句話也沒說……
美佐子和早苗嗚咽地再也說不下去,一味地抽泣著。
大石老師坐在椅子上用手帕掩著臉。

大海
暮色蒼然的大海和海岬。

石牆圍起的看臺
在黃昏時刻的廣場上,孩子們歡快地嬉戲。
一輛公共汽車在站前停下,大石老師下車後汽車隨即駛去。
大石老師踏上歸途。她突然停下腳步凝視著正在玩耍的孩子們。
一位賣魚的婦女向她打招呼:「老師、你回來吶!」

大海
一艘觀光船冒著白煙在海上行駛。
眾多的孩子們站在甲板上,向過往的貨船和漁船招手。

觀光船上
在甲板的一角,不知什麼時候大石老師被海邊村莊的孩子們圍在中間,他們高聲歌唱。
仁太:老師,您看合身嗎?我父親一高興就給我買了這樣一套好西裝。
仁太張開雙臂,身體轉了一圈。
那套西服又肥又大。
正:像個什麼呀,你那鞋!
大家都把眼睛投向仁太的雙腳,笑得前仰後合。
那雙鞋穿在腳上踢里踏拉,大得可以伸進一個拳頭。
大石老師:你穿著它能走路嗎?
仁太:我說買十號的就行,可偏說我的腳長得快。
竹一:那麼,到底是幾號的?
仁太脫下鞋看看裡面的標記。
仁太:哎喲,十一號!
大家又一次哄堂大笑。

海上
遊覽船上的管絃樂隊吹吹打打,在海上游弋。

遊覽船上
正吉將身體伸出欄杆外,眺望漸漸駛近的觀光船。
喇叭手停止吹奏,盯視著正吉。
喇叭手:喂,正吉,別把身子伸出去,小心掉進大海了
正吉:你管呢。

海上
二艘船汽笛齊鳴,越離越近。

觀光船上
有人喊了一聲「遊覽船來了!」孩子們紛紛奔向船欄杆。
大石老師不好意思地望了遊覽船一眼。

遊覽船上
孩子們的歡笑聲愈益接近。
正吉探出身體揮動手中的帽子。
在指揮的授意下,樂隊奏起《我的新婚家庭》。

觀光船
小鶴:哇,就是那個,小石老師的新郎!
仁太:對,就是他,他在招手吶。……喂,新郎先生!
益野、吉次等拽住大石老師的手。
吉次:小石老師,你也招手呀。
益野:老師,你不招手可太不對啦。
大石老師走近欄杆,羞答答地招了招手。
正吉的姿態從眼前一掠而過。

海上
兩艘船在樂隊吹奏聲和歡笑聲中交錯而過。

金毘羅堂(注3)
孩子們登上高高的臺階,氣喘吁吁地往上爬。

同上·繪馬殿
正殿的周圍滿是美麗的楓樹。
神官們正在舉行上供的儀式。
人們為了祈禱航海安全,向繪馬殿奉獻了無數有船的繪畫。
孩子們好奇地觀賞著。
其中也有描繪小豆島海岬周圍情景的畫。

電車
在田野里奔馳的電車。
孩子們從車窗伸出手不停地揮動。

屋島
大海里浮現出一座梯形的島影。

高松·栗林公園
孩子們走過池邊的一座拱橋。
孩子們在廣闊的草地上吃著盒飯。
在草地的一隅,大石老師帶領十二個孩子愉快地遊戲著。

高松碼頭·候船室
孩子們利用候船的間隙,跑到小賣店去買檸檬水喝。
仁太:咦,小石老師上哪兒去啦!
正:她說去買些土產給沒能來的同學。

一條小巷
狹窄的小巷裡,土產品商店和食品店櫛比鱗次。
屋簷低矮的家家戶戶都掛著一隻大燈籠,上面寫著麵條、壽司、酒、魚等等不同的字樣。
大石老師和田村老師來到土產品商店前買了風景明信片。
從對面的食堂里傳來「來一份炸蝦!」的吆喝聲。
這是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大石老師轉身走到路對面去,掀開食堂門前掛的半截布簾往裡看。
只見一位梳著桃形頂髻、上面插著閃閃發光的光髻和絹制的紅葉的姑娘,繫著一條紅圍裙,兩手捏在一起站在那裡。她就是松江。
大石老師:小松!
松江:老師!
松江大吃一驚,呆呆地望著大石老師。
大石老師邀松江走出食堂。
松江低著頭走出來。
田村老師站在路對面的土產品商店前,驚訝地望著他們二人。
大石老師:你沒有去大阪呀,是一直在這裡嗎?
松江點點頭。
食堂的女掌櫃從布簾里伸出頭來。
女掌櫃:你是誰呀,怎麼不說一聲就把她帶出來啦。
松江:媽媽,她是學校的老師。是教過我的老師。
大石老師:我叫大石,是小豆島的。
女掌櫃:是嗎。歡迎歡迎。老師,請到店裡坐。
女掌櫃推著松江回到店裡。
大石老師:田村老師,你來陪我好嗎。
田村老師點點頭。

食堂內部
松江給坐在角落裡的二人端來茶水。
大石老師:謝謝。我很不放心,不知你的情況怎樣。現在看到你情神挺好,我很高興。……她是我教過的學生,叫松江。
田村老師:是嗎。我很佩服你能勞動。
女掌櫃跑過來說些應酬話。
女掌櫃:她可勤快啦,真是我的好幫手。這行買賣總是那樣忙。……喲,廚房在嚷嚷大蝦蓋飯做好了。
松江趕快跑去。
女掌櫃:兩位老師是來遊覽的嗎?
大石老師:是假期旅行。
女掌櫃:那可夠累的了。帶著孩子們旅行,處處都得費神照管。啊,你們想吃點什麼嗎?
大石老師:嗯……
田村老師:有麵條嗎?
女掌櫃:麵條可沒有。我們這兒不做麵食。……您來啦,請坐!
田村老師看看手上的表。
女掌櫃:可以現做大蝦蓋飯或者雞蛋蓋飯。
田村老師:沒有時間了。
松江把客人要的食品通知廚師,喊了一聲「雞蛋蓋飯兩個!」
女掌櫃:是嗎,那就喝點茶再走吧。
女掌櫃拿起茶壺給二人斟茶。
大石老師對松江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松江站在廚房門口一動不動。
女掌櫃:這次是乘船回去嗎?
大石老師:是的。
女掌櫃:那就快到時間了。
大石老師無可奈何地挪動了一下身子。
大石老師:咱們告辭吧。
田村老師:你不是還有話和那孩子說嗎?
女掌櫃:她的工作太忙,看來不可能有時間慢慢地談。……松江,幹嘛在那兒傻站著,快來問候老師,她們就要回去了。
大石老師從椅子上站起來。
大石老師:打擾你們了。
女掌櫃:沒關係,別在意。
大石老師:小松,注意身體。常給我來信,我也給你寫信。……再見。
女掌櫃:請二位多保重。
大石老師和田村老師走出食堂。
松江突然從後門跑出去。

後門小巷
食堂後門一股臭水溝氣味的小巷。
松江在路上奔跑。
想跑到海岸的路上去,忽然停下了腳步。
小鶴、益野,琴江等跑過去圍著大石老師,說說笑笑地走上歸途。
松江躲在暗處目不轉睛地窺視著。
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碼頭
觀光船載著學生們離開港口駛去。

海岸的道路
松江戀戀不捨地一直看著那艘船。

本校(冬天)
呼嘯的寒風吹得操場上塵土飛揚。

同上·教室
放學後教室裡十分寧靜,只有大石老師和琴江在談話。
大石老師:是上完六年就不上了嗎?
琴江點點頭。
大石老師:琴江,你不是喜歡讀書嗎?
琴江依然點點頭。
大石老師:那你為什麼不繼續上,哪怕再上一年也好。你很用功,不上太可惜了。要不要我去你們家說說。
琴江:可是已經決定了。而且有約在先。
大石老師:約的什麼?和誰?
琴江:和媽媽。正因為上完六年不上了,所以才讓我參加假期旅行。
大石老師:真糟糕。我去替你說說也沒有用嗎?
琴江:這次該妹妹來上本校了。我要是上高等科的話,那就沒人做晚飯了。因為這次輪到我做飯了。
大石老師:這麼說,現在是妹妹在做飯囉。
大石老師注視著琴江的表情,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大石老師:總而言之,太遺憾了。
琴江: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後年妹妹念完六年後,我就可以去學針線活了。這樣到了十八歲,我就去大阪當傭工,自己掙錢買衣服穿。我媽媽過去就是如此。
大石老師:然後就結婚,對吧。
琴江不好意思地莞爾一笑。
大石老師:看來嫁人是唯一的了,因為你的媽媽和奶奶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也想讓你走這條路。
一種無名的怒火湧上大石老師的心頭。

本校·走廊
寒風吹得玻璃窗咯嗒咯嗒作響。
在灰暗的走廊里行走的大石老師。
從音樂教室傳來由鋼琴伴奏的美麗的歌聲。

本校·音樂教室
益野在青年音樂教師的指導下練習聲樂。
大石老師悄悄地挨開門,向教師點點頭,便坐在最後一排,傾聽益野的歌聲。

春天的高樓 鮮花宴
巡迥舉杯 勸君飲
千代的松樹 枝繁葉又茂……」

本校·校園
夜幕將臨,校園一片寂靜。
大石老師和益野一面躲避不時刮來的塵埃,一面並肩走出校門。
大石老師:原來是你母親強烈反對呀。
益野:她和父親兩人都大發雷霆,說有人誇你唱得好又有什麼用,在日本,會唱歌的有的是,只聽說過酒館裡的姑娘彈三絃琴,沒聽說過唱什麼歌的。
大石老師長嘆了一聲。
益野:從那以後,我就保持沉默,也不好好吃飯。
大石老師:我還是到你家去一趟,跟你父母好好談一次。我作為老師,總希望能讓你發揮自己的長處。
益野搖了搖頭。
益野:老師,您去也白去。父親和母親在您的面前必定表現得很溫和,說什麼都會連聲稱是。但是,只要您一走,他們便依然故我。老師別為我操心了。我就是離家出走也要去東京上音樂學校。
大石老師聽了不禁苦笑。
公共汽車鳴著汽笛從塵土飛揚中駛來。

富士子的家
磨得又光又亮的柱子和地板。
通往最裡邊的客廳的長廊。
長廊對面是一座石頭庭院。
但是,整個庭院的氣氛顯得格外冷竣。
從外面可以聽到大石老師的「對不起,裡邊有人嗎?」的呼喚聲,不久,隔扇門打開了。
大石老師:對不起。
客廳裡杳無動靜。
大石老師:富士子在家嗎。……富士子!
過了一會兒,富士子在走廊的盡頭出現。
富士子:喲,小石老師!

同上·工廠的後面
富士子低著頭擦拭眼淚。
大石老師輕輕地把手塔在她的肩上。
富士子:對不起,老師,我在您面前哭哭啼啼的。
大石老師:沒關係。人有時哭出來心裡反而好受一些。老師也常哭嘛。
富士子:我媽媽一不順心就哭。爸爸總說她。爸爸說「我們是瘦死的駱駝也比牛大,有什麼好哭的!」
大石老師從側面凝視著富士子的那副不幸的白皙的面孔。
富士子:老師,我在畢業之前就得離開這個家。不久,這個家和工廠,包括我的玩具娃娃,都將被債權人拿走,而且還不夠,我們已經無法在這個島呆下去了。
富士子注視著工廠裡的巨大的醬油桶。
大石老師忍受著心中的悲痛,伸手摟抱富士子。
大石老師:行啦,什麼也別說了。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不過,你的痛苦不是你自己造成的,也不是你的父母造成的,而是社會上種種因素造成的,所以你不要自尋苦惱,應該想開一些。我不能為你做些什麼,因而感到抱歉。你如果想哭就到老師這裡來,我就跟你一起哭吧。
後院的波斯菊已徹底枯萎,隨風搖動。

大海
白浪滾滾,漁船駛向港口。
漁夫在瑟瑟寒風中捕魚。

山上的道路
竹一、正、仁太和磯吉推著大石老師的自行車。
小鶴親熱地握著大石老師的手。
竹一:我是準備上中學。
正:我上高等科,畢業後到入伍以前這段時期當漁夫。老師,我入伍一定能當上軍士,然後還要升到上士。
大石老師:喲,想當軍士。
正:軍士可以有工資。
竹一:我呀,大學畢業再入伍,這樣馬上就是少尉軍官。
仁太:別胡吹了。只要不考試我就去上中學。
磯吉:你們都不錯。我雖然也想當兵,但是母親非要我繼承豆腐店的事業不可。
大石老師:大家為什麼都想當軍人呀。
孩子們驚訝地望著大石老師。
磯吉:老師,您不喜歡軍人?
大石老師:倒不是不喜歡,不過,我更喜歡開豆腐店和米店的。
小鶴:那是為什麼?
大石老師:人死了終歸是很可惜的。
仁太:老師太懦弱了。
正:不,老師是強者。
大石老師:我願意當儒夫。
孩子們推著自行車,即將來到枯草漫延的山頂。

本校·校長室
大石老師走了進來。
校長迫不及待地從椅子上站起來,盛氣凌人地指責說。
校長:大石老師,你到底都說了些什麼?
大石老師:啊!
校長:你要再不注意可不行!
大石老師:我怎麼啦?
校長:我以前提醒過你一次,對學生說話要注意。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大石老師:你指的什麼?
校長:你都說了些什麼蠢話。正當全國都在強調軍備的時候,你卻對孩子們說當兵沒勁兒。是你說的吧。
大石老師這才恍然大悟,便進行爭辯。
大石老師:我那只不過是珍惜孩子們的生命。
校長:那就不行。
大石老師:可是,我……
校長:你應該保持沉默,採取不看不聽不說的態度。……教師的義務就是把孩子們培養成為奉獻國家的國民。
大石老師找不到話語爭辯,她咬著嘴唇低頭不語。

沙洲
夕陽西沉,島嶼變成一座座模糊的黑影。
大石老師蹲在海邊,呆呆地望著地平線。
穿著木屐的正吉,踢達踢達地跑上前來。「喂!」的一聲出現在大石老師的面前。
正吉:你在這兒啦。
大石老師:怎麼啦?
正占:還說怎麼啦,你遲遲不歸我特地來接你的。在這兒幹什麼!
大石老師木然望著正吉。
大石老師:我要辭去教師的工作。
正吉驚訝地望著大石老師。
大石老師:你會贊成的吧?
正吉點點頭。
正吉:行呀。你既然已經決定,那就這麼辦吧。……是學校出了什麼事嗎?
大石老師:我已經當不了老師了。
大石老師極目遠方的島嶼,沉默片刻又繼續說下去。
大石老師:六年前,我剛來分校的時候,孩子們是那樣天真爛漫,但是,每個人受到人世間冷酷的寒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