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日列車--Snowpiercer

雪国列车/末世列车(港)/末日列车(台)

7.1 / 389,912人    126分鐘

導演: 奉俊昊
編劇: 奉俊昊
演員: 克里斯伊凡 蒂坦絲雲頓 宋康昊 艾德哈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int

2014-03-20 09:04:26

由《雪國列車》談談這麼多年看的韓國電影


下午看了《雪國列車》之後有一肚子話想說。看了快六年的韓國電影,要嘛是D9,要嘛是網路上各種BD、HD,真是第一次在正規院線遇見「奉俊昊+朴贊郁+宋康昊」這種逆天級組合。CJ Entertainment熟悉的嬉水聲片頭出現時我都覺得不真實,就像自個兒一直精心栽培在臥室裡的植物突然有那麼一天被搬進了園藝博覽會。

初中時家裡有好多張韓國電影的藍光,裡面涵蓋一些黑幫類、動作類、喜劇類、校園類、犯罪類的片子,基本是不怎麼出名的片子,放到現在比較知名的也就是《我的野蠻女友》、《太極旗飄揚》、《實尾島》之類的 。從那時開始喜歡韓國電影 最早認識的一批電影演員是安聖基、張東健、李政宰、權相佑等。後來大學時認識了薛景求和申河均,才知道這倆大神就是多年前自己在客廳大半夜看的《實尾島》和《沒禮貌的傢伙》的主角。那陣覺得韓國電影也就是走走輕鬆搞笑路線,而且名字都巨像,什麼《我的野蠻女友》、《我的野蠻女老師》、《女老師VS女學生》、《我的B型男友》之類的,看著解個悶兒行,沒什麼大營養。偶爾有幾部精彩的,像《朋友》、《毆打誘發者》、《生死決斷》之類,也覺得是曇花一現,覺得韓影和韓劇沒多大區別,頂多就是停留在「談談戀愛耍耍帥」的地步。

在這兒得提一下《賤人幫》(英文是Kkabuljima,韓語直譯應該是「別裝逼」 - -),這片子在網路上的資源介紹極其少,豆瓣只有11人標註,時光網0評論,Wikipedia沒有詞條。但這是我直到現在都覺得是最好笑的喜劇。

真正讓我改變對韓國電影印象的是金基德。這個坎城、柏林、威尼斯各種拿獎到手軟的鴨舌帽怪導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我的標準男神。高中時刷了他好多片子,被金導傳奇的個人經歷和「神經質+意識流」的風格五體投地,一部《壞小子》看了3遍,《空房間》兩遍,《野獸之都》是我第一次看完一部電影想哭。金基德的電影十個我有八個看不懂,但就是覺得好牛逼,高二時看《阿里郎》,我就震驚了,操,電影可以這麼拍?!對他的崇拜逐漸褪去是在大學以後,尤其是接連看了《聖殤》、《莫比烏斯》之後,覺得意識流這個東西玩兒大了,對於我這種沒文化的草民來說就等於既矯情又愚蠢。但前一陣兒看的《收件人不詳》還是給好評。

單獨提一個電影,叫《娼》,可以把它歸到「情色片」里。情色片是韓國一個大類(有別於付費電視台播出的那種成人影片),在這裡不想多提,很多基本就是賣肉賣色的三流作品。但《娼》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以一個命運多舛的娼妓為線索,中間穿插很多國家背景故事,包括全斗煥獨裁、光州事變、1988漢城奧運會等等。電影結尾那個純良的男青年載著女主從荒蕪的郊外駛向城市的片段讓我印象深刻,包括那段悲傷到骨子裡的配樂。

再者想提的是河正宇和《黃海》,在羅宏鎮導演「追擊三部曲」的加上去年好評如潮的《恐怖直播》之後,河正宇徹底成了演技至尊,在很多時候甚至是「韓國犯罪片」的代名詞。由此想引出的是《黃海》,我記得當時是2011年冬天,也不知道怎麼我就在百度百科搜到這片子了,因為自己本身是朝鮮族,對電影內容很感興趣,那時候已經高三,下了晚自習到家基本就9點半了,磨磨嘰嘰學了會兒習,再看完這個電影子乎就半夜1點了,兩個半點兒的片子絲毫沒覺得冗長,沒有一處拖泥帶水,全片集中在「耍我是吧,耍我我就幹你」和「不聽話是吧,不聽話我就幹你」這兩股勢力中,老綿在延邊賓館1V10那段簡直可以被奉為經典。《黃海》讓當年17歲的我在「韓國人與中國朝鮮族」這方面長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在我日後的經歷中有的被認證、有的被推翻。歸結起來,這部片子讓我意識到,韓國電影除了「小清新愛情喜劇」和「金基德式意識流」之外的第三種(後來發現其實這才是主流 - -)——暴力犯罪類型。

在這兒還想到一個段子,去年暑假在韓國那陣子,聽親戚說,《黃海》在韓國國內上映之後,韓國人極其懼怕朝鮮族(自行腦補老綿的大斧子),有一次在倒車不小心剮蹭到另一個老頭的車,韓國年齡尊卑秩序相當森嚴,老頭遂搖下車窗大聲呵斥,親戚在回擊中提到自己是中國朝鮮族,這五個字一出口,老頭當即逃遁。當時聽著是一樂兒,現在一想,還真是一逗比的邏輯。


大學以後電影看得更多更雜,像《殺人回憶》宋康昊在片尾的複雜神情,《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里徐英姬在陽光下舉起鐮刀的片段,《外婆的家》裡的童年俞承浩,《盲》裡的地鐵追擊戲,《蒙太奇》里嚴正花演的絕望母親,《建築學概論》的女神裴秀智,《綠頭蒼蠅》里牛逼范十足的鬼才梁俊益……總之太多太多,不贅述。


寒假的時候,看到時光網做了一個專題,大意是2013年十大韓國電影,包括《恐怖直播》、《監視者們》、《隱秘而偉大》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片子。很多人評論說2011-2013是韓國電影的爆發的三年,想想也挺在理兒,以前初中、高中時還真就沒怎麼覺得韓國電影出現在主流輿論中。最近這一兩年,很多優秀的韓影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包括《熔爐》、《陽光姐妹淘》、《素媛》、《七號房的禮物》這些口碑和受眾雙贏的五星電影,有時候刷刷朋友圈、部落格便時常能看到周圍同學的評論。大家也都覺得,東面這個小半島國家,除了褒貶不一、千篇一律的韓劇之外,還有這麼多優秀的電影作品。


總結起來,就我自己的感覺來說,歐美的好電影走的是「深刻內涵+高度物質文明+先進影視工業」的結合體,再加上英語聽起來本來就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一直處於國內影迷內心定位的巔峰不可動搖。至於日本電影看的真心不多,像具有濃重北野武風格的《菊次郎的夏天》、《花火》、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基本算是日本電影的一個主流,「悶逼特寫+大段留白+殘酷劇情」的路線分分鐘走起。與之相較,韓國電影在夾縫中奮鬥到今天也屬不易,從林權澤、姜帝圭、金基德到朴贊郁、奉俊昊、洪明秀,優質的導演、多元化的製作環境、寬鬆但不失規的電影審查環境一直是韓國電影的法寶。至於演員,聯繫起金允石、河正宇、薛景求、鄭宇成、申河均、宋康昊、金相慶、韓石圭這些實力派,優秀的電影自然而然應運而生。

大半夜的沒想到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想來還是一個道理,優秀的作品終究在閃著自己那份兒亮光,不論熠熠刺眼,抑或微若星火,到底有著一份兒光熱。

2014.03.20
1:04
於北二破木板上鋪寫到電腦沒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