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決戰終點線--Rush

极速风流/一级双雄(港)/决战终点线(台)

8.1 / 516,001人    123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克里斯漢斯沃 奧莉薇亞魏爾德 丹尼爾‧布爾 阿歷珊翠瑪莉亞羅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4-03-20 07:11:37

極速風流:別把生命中的敵人當成一種詛咒


在 進電影院看《極速快感》之前,繼續我的奧斯卡之旅,就著這部遊戲改編的電影之前,先看一部同樣講述賽車的電影,儘管最終沒有能夠進入奧斯卡的提名,但在金 球獎上還是入圍了最佳影片及最佳男配角兩項極有份量的提名。作為一部有關賽車的傳記片,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

說起F1賽車手, 當下最紅火的莫過於紅牛車隊的特維爾,一個漂亮的四連冠,足以開創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來。但追溯整個F1賽車發展史,最偉大的還是德國人舒馬赫,這位獲得過 7座冠軍獎盃的賽車手在賽車界的地位就如籃球界的喬丹、足球界的貝利一樣,擁有神一樣的地位。發生他身上的故事就很多,足以拍出一部充滿傳奇的偉大電影作 品來。

但《極速風流》講的卻是發生在1976年前後的故事,那一年的年度總冠軍是英國人詹姆斯·亨特,一位一生中只獲得過一次總冠軍一樣 的車手,而且在獲冠當年,最後也僅僅只比第二名多出一分,以如此微弱的成績奪冠,之後再沒獲得冠軍,而且又過了兩年後於1979年就選擇了退役。詹姆斯· 亨特的F1賽車手生涯只有6年,儘管只有一個冠軍在手,但他依然是那個時代少數的幾個被深深記住的車手之一。這一方面因為他退役後依然留在了F1賽車界, 成為了一名不錯的評論員,而且1970年F1恰恰是一個狂飆突進的年代。也正是在這個年代,伯尼·埃克萊斯頓成功地進入F1賽車界,而且最終成為了負責 F1比賽商業經營的F1控股公司老闆,其地位就像是NBA的大衛·斯特恩,使得整個F1賽車都得到了長足進展。詹姆斯·亨特恰逢其時,他長髮飄飄的外形, 不羈的私生活,都與1970年代的社會思潮相吻合,因此足夠他贏得場上及場外不少的關注。他悠遊於各位美女之間,喜歡參加各種派對,時常會去打壁球和網 球,過著不規律的生活,還將喇叭、鋼琴演奏的很棒,這些因素都使他很受人喜歡。他的生活方式為後來很多的賽車手所仰慕,也使當時他的對手羨慕不已。但正是 這種放盪不羈的生活,消耗了他過多的精力,在1993年,年僅45歲的詹姆斯·亨特便暴病斃亡,令人扼腕。

《極速風流》就是以詹姆斯·亨 特為主角,講訴他在賽車場上發生的故事,尤其是他在1976年獲獎那一年的人生頂點。不過,整個故事是以詹姆斯·亨特的競爭對手尼基·勞達之口展開的。尼 基·勞達同樣是一位F1賽車手,而且獲得的成就也遠比詹姆斯·亨特要大。尼基·勞達在1975年、1977年、1982年獲得過三次F1年度總冠軍,而且 在1976年,如果不是他在最終日本站的比賽中選擇退出比賽,最終的冠軍也不會是詹姆斯·亨特的。與生活放蕩的詹姆斯·亨特相比,尼基·勞達可以說是一位 乏善可陳的人,羞澀、內斂、不張揚,而且場內場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不僅僅是一位三獲總冠軍的賽車手,還是一名飛行員,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而發生在 1976年賽場的事故,更使他被譽為史上最勇敢的F1賽車手。

單純從F1裡的歷史上,看不出詹姆斯·亨特與尼基·勞達之間的關係有多深。 而基尼·勞達的自傳則深刻描繪了他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極速風流》正是基於尼基·勞達的自傳改編而成的,所以,電影以尼基·勞達作為故事的第一視角 也就可以理解了。尼基·勞達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他原本應該去繼承家庭傳給他的家業,但卻選擇作為一名賽車手。在家風嚴謹的家長看來,賽車手都是一幫不 務正業的二流子在幹的事。但尼基·勞達選擇與家庭決裂,依然走向了賽道。原初,他與詹姆斯·亨特都在低級別的賽事裡參賽,而且尼基·勞達總是輸給詹姆斯· 亨特。內心不滿足的尼基·勞達首先邁出了一步,與1975年進入了F1賽事,隨後詹姆斯·亨特跟進。在這一年,最終的年度冠軍屬於尼基·勞達,詹姆斯·亨 特則獲得了年度第四名。而且隨著賽季末,詹姆斯·亨特所在的Hesketh由於過於弱小,最終退出了賽事,詹姆斯·亨特百般輾轉,最終才算以替補的身份加 盟了麥拿輪車隊,而且只獲得了一個小額合同。這也使得他在隨後的1976年獲得冠軍之後,成為史上最廉價的冠軍。

時間聚焦在1976年, 這一年的F1賽車競爭的依然激烈。在前六個分站冠軍中,尼基·勞達贏了其中的四個分站冠軍,而且另外連個他也僅僅是第二名。以這樣的形式發展下去,眼看著 尼基·勞達就有成為衛冕冠軍的可能,但不幸隨之而來。在接下來的德國紐伯格林賽道,比賽剛剛進入第二輪。尼基·勞達的賽車就發生了嚴重的車禍,賽車突然駛 離了賽道,在撞到防護牆後滾回賽道並來到其他賽車的行駛路線上,並燃起了熊熊大火。尼基·勞達被困在了火中被炙烤了一分多鐘,他遭到了嚴重的頭部燒傷,吸 入的有毒熱氣還導致他的肺臟和血液系統損壞。晚些時候他陷入了昏迷,牧師甚至為他執行了臨終祈禱儀式。

當所有人都以為尼基·勞達不行了的 時候,他所在的車隊法拉利車隊已經讓另外一名車手卡洛斯-里特曼作為了他的替補。但在病床上只躺了六週的尼基·勞達就選擇了回歸,他僅僅錯過了兩站比賽。 而正是這兩站比賽的缺席,使得詹姆斯·亨特迫近了與他的差距。在隨後加拿大和美國大獎賽的勝利之後,亨特和勞達只有三分之差了。此時只剩下賽季的最後一場 大獎賽:日本大獎賽。

但比賽日天降暴雨,這讓對比賽持嚴謹態度的尼基·勞達選擇了退賽,在尼基·勞達看來 ,只要比賽的風險超過20%,就是不可以被接受的。早在使他受傷的德國紐伯格林賽事上,尼基·勞達就因為雨天而提出取消比賽,但在車手會議上,詹姆斯·亨 特帶頭反對,併力主比賽繼續。最後恰恰使得尼基·勞達身受重傷。當再一次出現雨天時,尼基·勞達毫不猶豫地選在了退賽,而這最終恰好成全了詹姆斯·亨特。 亨特在比賽中同樣遭遇了困難,他的賽車輪胎被異物刺破,這使亨特丟掉幾個位置,但他最後還是奮勇地將成績最終追到了第三位,而正是這個位置足以使他以1分 之差最終贏下了總冠軍。

這一年,尼基·勞達與詹姆斯·亨特都是了不起的賽車手。尼基·勞達能被稱為史上最勇敢的車手,用他自己的話,這一 切恰好來源於詹姆斯·亨特的刺激。當他躺在病床上,看著詹姆斯·亨特贏得了接下來的分站賽冠軍,強烈的求生欲使得獲得了強大的支撐力,然後才獲得了重返賽 場的力量。

最終尼基·勞達領悟到:「別把生命中的敵人當成一種詛咒,這也是上天的恩賜。智者從敵人身上學到的,比愚者從朋友身上學到的還要多。」而在詹姆斯·亨特看來,比賽就是為了刺激,「比賽不就是為了直視死神的眼睛,並逃過他的魔爪。」

當 聽說詹姆斯·亨特死於疾病的時候,尼基·勞達自白:「當我聽說他45歲死於心臟病的時候,我沒有感到驚訝,只是感到傷心。人民總把我們當成對手,但他是我 喜歡的少數人之一,也是我最尊敬的更少的人之一,他也是我唯一嫉妒的人。」因為尼基·勞達的一生,他內心渴望獲得的自由,已經通過賽車得到了釋放,三次總 冠軍足以證明這一點,但他還是沒有能夠像詹姆斯·亨特活得那樣瀟灑自如,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最後,必須說:「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及 《再見列寧》的丹尼爾·布魯赫的演繹非常贊,尤其是丹尼爾·布魯赫飾演的尼基·勞達,人物的層次性非常深厚,內斂中存在爆發力,被拿捏的幾乎完美。而「雷 神」也不只是耍耍酷而已,他將一個個性張揚的賽車手,演繹的也極具看點,證明了他不僅僅是一位肌肉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