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aldwin

2014-03-19 14:13:38

離開舞台的舞台劇憑什麼7.6分?


莎翁的作品,都是為了舞台寫的,鮮有適合拍成電影的,1989年這部更是徒有電影之名,根本就是個離開舞台的舞台劇;更不適合英國人自己拍成電影——事實上,對莎翁作品翻拍得自然得體的,反而是日本人和法國人。
一個簡單的印象就是看著累。因為我們多少抱著歷史正劇的期待而來,所以希望它至少能尊重一下歷史,既然你不是貞德,就不要滿嘴上帝地贏了一場戰爭。如果不是有點人情味的法國公主的出現,亨利五世就是一個錄音機。一位傳奇君主的形象就這樣比蒙古王還慘地倒在攝影棚裡的舞台上。
莎翁的戲劇之所以成為經典,一個大概是因為歷史課本所說的站在時代之交喊出了人文主義,另一個便是像但丁一樣完備了一個民族的語言。前一個是佔了主題的便宜,不算「本事」,因為歷史總會選擇另一個但丁。後一個則值得深究。我中學時曾買來盜版的厚厚兩大冊莎翁選本,系梁實秋譯版,排比句出現的頻率比我高中作議論文的還高,很多其他修辭,堆砌得就像一個留級三年的六年級語文課代表的做法;詞彙之繁使它們更像一本本六級詞彙書;句式之雜則像何凱文的考研作文模板;像《仲夏夜之夢》那種有個大團圓結局就敢稱四大喜劇。總而言之,他的作品語言上的心思遠遠大於其他方面的努力。如果說為了迎合台下的觀眾,我也不敢反駁,因為我並沒有考據的本事;但是我想問,即使在今天,莎翁作品的詞彙量也讓人驚異,更何況四百年前?那些中下層出身的觀眾怎麼會有足夠的語文素養和耐心來聽亨利五世舌戰城堡?
這體現了利維斯主義,通俗地叫菁英主義,是英國早期文化主義的主調。凡是能造成一個大英帝國臣民自豪感的、英倫范的成就都被特別保存下來奉為經典。這其中就包括對莎翁的造神運動(有部電影,很抱歉我已經忘了名字,大意是一個與英國女王私通的女王自己的私生子不留姓名地把自己的作品任由一個叫莎士比亞的文盲無賴演員來演繹,個人感覺比《莎翁情史》拍得更精緻。)。莎翁經典四百年來到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很切合一堆英倫粉的心境。他們至少是中產階級,在金字塔中處於小面積的上半部,一雙圓框的眼鏡,一件深色的大衣,一條藏藍的圍巾,一雙棕色的皮鞋,或者一頂銅盆帽,內八字,腮幫吸進去擠出類似['wɔ:tər]的倫敦音——他們和莎翁似乎一拍即合,儘管他們大多只看過在中學課本中的威尼斯商人選段而不願意把哈姆雷特看完一遍以上或者去翻兩頁李爾王,但他們就是要給翻拍莎翁的電影點個讚!好像點個讚之後我就是有高雅品味的人了,我就有英倫范了,反正點讚又不費勁。於是,這部走出舞台的舞台劇被推上了7.6分。
最後附上我的讀書筆記。英國文化主義經過了二戰、冷戰以及福利制度,尤其在20世紀50年代,本來風起雲湧的工人階級運動在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的糖衣炮彈下逐漸消失,心繫民生的有機的或者說抵抗的知識分子成長為新左派知識分子,他們憂心忡忡,比起反對史達林的血紅,他們更擔心眼前的中下層民眾甘做資本家的綿羊。於是推動英國文化主義從利維斯主義轉向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y)方向,伯明罕大學的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霍爾等人從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那裡繼承了對權力和文化關係的批判精神。有一種權力觀叫做「三向度權力」:當權者即上層統治階級利用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有利地位,通過一套複雜隱晦的權力運作,來塑造人們的觀念、認識、喜好甚至風俗,使人們甘於接受自己在既有統治秩序中的地位,並認為目前的統治關係是自然的不可改變的。莎翁的著作成為經典,很顯然正有這種金字塔尖兒的詭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