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索拉力星--Solaris [2002]

飞向太空/再战普罗米修斯/星球索拉罗斯

6.2 / 86,347人    99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Stanislaw Lem 史蒂芬索德柏
演員: 喬治克隆尼 娜塔莎麥克洪 傑洛米戴維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rizzled Boor

2014-02-26 22:29:28

影評 - Solaris (2002) - 《索拉里斯的「透視」》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同樣一部《索拉里斯》,不同的導演能夠將它拍出截然不同的氣質,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令人大飽眼福的。塔科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是詭譎莫測的,索德伯格的索拉里斯則是神秘迷人的;塔氏的索拉里斯是哲學化的,索氏的索拉里斯則是神學化的。總的來說,索德伯格的改編,是游離於忠實與創造之間的,較之塔氏的選擇,原著的影子更為細若遊絲。但是如果像當時萊姆透過影評而對本片所持的否定態度那樣,認為全片只是關於愛情,那也似乎有點矯枉過正了。其實,就像那句有關「哈姆萊特」的名言所說的,萊姆在《索拉里斯星》這部短小精悍的「巨著」中所蘊藏的內涵,也是如此包羅萬象,以致從任何一個切入點進行發揮,都足以成就一部優秀的作品,而顯而易見,任何一部改編作品,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涉及到原著的方方面面,索氏的改編如此,塔氏的改編亦如此。因此,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聯繫本片與原著的關係,就不難看出,它確確實實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這麼簡單了,而是達到了它應有的水準。
簡單來說,索氏本次的改編側重於對索拉里斯的神性的探討。因此淡化了原著中很多關於造物瑞亞的設定,以及凱文在太空站的種種遭遇;而深化了凱文和瑞亞往事的展開,以及在太空站二人關係的重建。為的,就是醞釀影片結尾有關救贖的情緒。當然,索氏的救贖是基督教式的,這在劇本中改變和突出的諸多設定可以輕易看出,比如戈登女性視角的引入、狄蘭托馬斯詩歌的暗示、該隱弒弟的隱射、《創造亞當》的隱喻、重回伊甸園的結局,以及無數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索拉里斯猶如巨神一般凝視著太空站的鏡頭……這與萊姆文中的「進化神」和「絕望神」觀點不同,但也切合了他另一個觀點,也即「索拉里斯的嬰兒期」,索拉里斯看似壓制性的穩定和冷漠,它可能是在冷靜地審視著太空站里發生的一切,它也可能是在好奇地觀察著人類的思想。所以,索氏取捨無可非議,因為萊姆本人就從未想過要給讀者以確切唯一的答案,相反,他認為,所有這些都是只一種很可能無法被證實的假說,沒有對與錯之分,因為就像尼采所謂的「透視」觀點一樣,索拉里斯的真相,只有窮極所有人的所有視角,才能全息地顯露出來。除此之外,一些塔氏曾經捨棄的橋段也重新被索德伯格放入了故事,作為了補完影片架構的一塊基石,這無疑是對觀眾的另一個饋贈。
本片當然仍是十分索德伯格式的,我認為可以算作他生涯中的上乘之作了。敘事、節奏、剪輯、配樂、構圖無不精雕細琢而遊刃有餘,配合起來,十分引人入勝,而且美學效果獨特,令人身心愉悅。而且可以看出,本片的一些鏡頭和設計是明顯有對《2001》致敬的傾向的,而另一些鏡頭,則顯然是借鑑了塔氏對本作的改編的。因此,從製作水平來說,本片水準高出塔氏版本很多,雖然這是時代進步導致的理所當然,但也應對索氏努力為觀眾呈現出的這一優秀成品表示肯定。
當然,佔有原著中大量篇幅、充斥著萊姆非人般想像力的對索拉里斯各種奇異景像的描繪,至今仍未能夠被改編作品表現出來,也許,我們接下來所要期待的,就是一部講訴人類對索拉里斯超過半個世紀研究的太空史詩了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