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薄荷硬幣

2014-02-24 01:15:27

A Troubling Gift


這場三個男人的風雲際會,Hannibal和D都是顯而易見的瘋子。Will是夾在他們中間的,瘋子裡的正常人,正常人裡的瘋子。

當年他最後一次跨進Lecter博士的華麗公寓,半夜三更坐那兒剝露正在追蹤的連環殺手的動機。博士面對這張潔白坦直的臉,使勁兒壓制自己的焦躁。他本來一貫優雅冷靜自持,作為一個食人者,超人地存在,俯視眾生,但眼前這小子居然侵入了他的邊境。博士說,你擁有一種troubling gift。這是讚許,也是詛咒。

固然,他從博士的刀下僥倖生還,且生擒了對方。這一刀本來不必挨。他幾乎已先行觸及真相,但他搖搖頭,說服自己是太疲憊。當這個他熟悉和仰賴的精神科專家把刀捅進他身體、溫柔地撫慰他、扶著他倒下的那一刻,某一部份的Will已經死了。

活下來的那部份跑到佛羅里達去修理船馬達,烈日海風下好似另外一人。探長找到他,說只有他能想像和投射殺手的心理——好嘛,兩邊都這麼講是要怎樣。他再三猶豫,看到被滅門的兩家人在照片中生動的笑臉,終於還是重上征程,好似詛咒的兌現漫長無盡。

他夜訪凶宅,默默重現殺手的所見所為。黑暗裡他睜開眼睛,黑色輪廓中雙眸冷亮。他沿血跡行走,掙紮著去直視孩子們血跡斑斑的空床,用冷水撲臉,在破碎的鏡子前和兇手「對話」。已知的對他都是相對容易的部份。剩下的呢? 只能去見博士。

沉重、嚴肅地走過去,剛開始幾乎難以視線相接,出門後會虛脫在椅子上。但一輪輪的言語交鋒中,他凌銳明晰,毫不退怯。博士不承認他是普通人,因為普通人抓不住自己,他則不承認他比博士聰明,只是因為博士是個瘋子才會被抓住。博士說,你怕我,但是你還是來找我了,你也怕那個羞澀變態的殺手,但你也會去找他,承認吧,你逮到我就是因為我們非常相似。——他直接擊中了Will的恐懼,恐懼那些黑暗,要與其交融才能將其捕獲的、會不斷侵蝕、反噬和映照自身的黑暗。

博士高高在上地閒庭信步,在這座囚室裡他沒什麼真正可在意和喪失的。他用暗語指使D去殺掉Will一家,除了給自己復仇,也是享受享受棋逢對手的樂趣。Will看重的東西則多得多。他們倆都是藍眼睛。博士那盪人心魄的小眼睛是迷幻而漠然的波瀾不驚的霜藍,而Will的眼睛像是在燃燒的冰。以後還會有另一個女探員坐在這裡,睜著清澈的眸子凝視博士,和Will一樣滿懷對世人的悲憫,也許比他更加無畏堅定。然而她當時只是逼近過地獄的邊緣,並不像他曾經深入過那核心。

他是帶著這樣的創痛和恐懼再次向那核心而去,咬緊牙關、嘴唇緊抿、看起來面無表情地,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代入進去。在他和D在最後一刻相見之前,他已經和他交匯了很深很久。他跳出安全地帶,毫無防護地隔著百葉門和D對射,彷彿早就知道自己逃不過被再次洞穿。那最後持槍直面的瞭然,令人心碎。

------------------------------------------------------------------------


好吧,我承認我是愛德華諾頓的粉,不需要看到這裡才知道吧。^^

整部片子最受關注的是經典食人魔安東尼奧霍普金斯和展示了兔唇、裸奔、大片紋身的變態連環殺手拉爾夫費因斯。愛德華諾頓的探員角色被認為比較平淡無奇。但個人感覺相對於前兩個角色的典型性,諾頓奉獻了一種能夠奪取呼吸的深微細膩的表演,讓我這個奔著花痴演員而去的觀眾完全為探員Will的內心和命運所淪陷。那段夜訪凶宅的獨角戲長達四分多種,諾頓的處理極其壓抑又極其飽滿,非常有層次和張力。這人老是套著分裂專業戶的頭銜,其實切換頻繁大開大合的角色並不是唯一的(可能也不是最好的)展現演技和爆發力的媒介,有的時候是樸克臉、面癱和無數無數的「普通人」更難把握。就像拉爾夫費因斯在本片裡的角色色彩強烈,但他大神級的表演是英國病人那一掛的。諾頓也覺得搏擊俱樂部沒有面紗難演。

這片子裡兩個殺人狂。D又是先天缺陷又是童年陰影的,看似很飽滿很有前因後果,但這一套整太多了就很俗套和乏味。D還是太有執念,所以只能仰望Lector博士,後者才是魔鬼,不需要背景,不需要過去,就凌駕凡人橫空出世,橫行幾十年也不過時。Will以一介普通人的血肉之軀與其產生羈絆,一路交鋒抗衡,是很有意味的互相映照。可惜導演大概還是怕浪費諾頓的標籤特質,在最後一場戲裡硬搞出一段分裂來,情節一下子多了不少匠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