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冰雪奇緣--Frozen

冰雪奇缘/魔雪奇缘(港)/冰雪大冒险

7.4 / 664,708人    n/A

導演: 克里斯巴克 珍妮佛李
編劇: 珍妮佛李 Shane Morris
演員: 克莉絲汀貝爾 艾倫圖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希爾瑞斯

2014-02-21 00:16:27

隨風而去,以雪築城


隨著電影《冰雪奇緣》的全球熱映,網路上流傳起主題曲《Let it go》視訊片段,轉發量遠超過電影官方預告。除了英文主題曲原版外,還衍生了或唯美或搞笑的各國語言演繹和網友自製版本。廣泛的傳播一是因為歌曲本身優美動聽;二是畫面中特效絢麗,營造出奇幻的冰雪世界;還有最重要一點,這個片段是電影劇情的一個高潮,尤其是看過的觀眾更能體會其中傳達出的激盪人心之感。
音樂奏起,風雪中山坡上白茫茫一片,唯有女王艾爾莎踽踽獨行的身影。她用歌聲訴說起自己的痛苦,不禁低頭看向手上僅剩的一隻手套。手套是父母讓她戴上的,用來遮蓋住自己的與別不同:艾爾莎天生具有冰雪魔力,隨著她的成長,能力越來越強。國王夫婦讓艾爾莎深居宮中,與外界隔絕,封鎖起這個秘密,也使姐妹被迫分離。他們反覆教育長女,要控制自己,隱藏自己,於是對艾爾莎來說,天賦異稟成為一種原罪,異於常人是最大的羞恥。給女兒戴上手套,是為了限制她的能力,以免失控而造成傷害。手套本該是用來保護雙手,抵擋身外的寒冷,在此成為對自身的限制;父母對女兒的「保護」,卻令女兒對自身產生恐懼。同時作為王儲,是世人關注的焦點,言行不可逾越規矩,更不可暴露自己「怪人」的真相。在整個成長階段,手套彷彿成為艾爾莎身體的一部份,偶爾摘下,壓抑已久的能力就迅速而強烈地作用於她所觸及的一切。這力量源於她,但不受她的控制,又加劇了她的惶恐,使她更依賴於手套,即使是被禁錮。脫離手套,就會失去安全感。
現在,秘密在眾人面前被揭開,僅存的一隻手套還有什麼意義?艾爾莎猛地扯下手套,拋向空中。伴隨《Let it go》的歌聲,手套隨風而去,鬱積的痛苦也隨風消散。只有失去這種「保護」,她才獲得前所未有的輕鬆,終於可以正視自己,在寂靜無人之處,丟棄披風冠冕,縱情釋放自身。曾經恐懼的能力,在她手上跳躍起雪花;曾經困擾她的冰雪,為她築起自由的王國。漫天風雪、遍地冰霜反而自在舒適,逃離人群就無所謂規則束縛,生為「怪人」也沒有了是非對錯。艾爾莎的形象成為一種隱喻,她既是queen,又可以是queer,代表著不同於主流社會的各類邊緣、小眾人士,迎合了當下時代趨勢。對大部份觀眾來說,這一段落帶來強大的視聽享受,讓人深受感染。而人物形象背後的意味,又可以使人在觀影后反思、解讀,頗有餘韻。
片中以手套掩飾真實內在的人物,除了艾爾莎外,還有鄰國王子漢斯。漢斯自出場後始終佩戴手套,直到最後在小黑屋裡拒絕了「真愛之吻」,才第一次摘下,同時講出了心中的打算,令劇情有了小小反轉。如果說手套對於艾爾莎是紙枷鎖,那麼對於漢斯就是保護色。此外,漢斯與艾爾莎還有另一個小小共同點:漢斯王子有十二位哥哥,排位十三;艾爾莎是盛產公主童話的迪斯尼王國創作的第十三位公主。十三在西方有負面意義,註定艾爾莎、漢斯不會是迪斯尼以往那些陽光正統的公主王子。
艾爾莎、漢斯在迪斯尼經典動畫王國里,都是反傳統的主角,甚至加上妹妹安娜公主,三人在某些角度可互為鏡像。以往迪士尼本部作品中,公主故事具有大眾熟知的形象和情節套路。《冰雪奇緣》復辟了其經典美學,又對套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顛覆。作為生於童話城堡的主人公,本該帶給觀眾光明美好的嚮往,卻困於城堡的暗影之中。數不清的空房間裡迴蕩著安娜的寂寥,十二位哥哥的身影擠壓著漢斯的空間,也無怪乎在城堡打開大門的日子,安娜與漢斯能夠一拍即合。典型的一見鍾情卻沒走向典型的大團圓結局,因為迪士尼重新給「愛」立下定義,它能解凍冰封的世界,遠遠大於王子公主式的夢幻。甚至,有了艾爾莎這位沒有遇到王子的公主。她把自己放逐於深山,建造屬於自己的冰雪城堡,那裡面沒有幽暗,比她前輩迪士尼公主們的城堡更美輪美奐。在那個網路熱播的《Let it go》片段結尾,總是艾爾莎驕傲地關上冰宮的門。她可以選擇拒絕世界,但再不可能禁錮自己。每一個自由靈魂,都渴望建立不被侵擾的自在王國。而女王所立足之處,就是她的國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