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宅男的戀愛字典--The Great Passage

编舟记/字里人间(港)/宅男的恋爱字典(台)

6.8 / 1,761人    134分鐘

導演: 石井裕也
編劇: 渡邊謙作 三浦紫苑
演員: 松田龍平 宮崎葵 小田切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4-02-12 19:23:52

你的人生字典有什麼?


《編舟記》是部了不起的電影。但是,它並非蓋茨比的那種了不起,而是叫人暗自佩服的那種。

看完不免要感慨,在這樣一個時代,無論在日本本土還是放眼國際,居然還有人拍攝如此老土的一部電影——拿生命在編字典。這部電影選擇站在了功利的對立面,沒有金錢,不為虛名。而在資訊爆炸的新媒體時代,它讓文字和詞語回到了最初的功能:與人溝通,與世界相融。這些詞語是有生命力的,有些可能傳承了幾世紀,有些則才一年半載。

基本上,你如何看待字典,你就可以怎麼看待這部電影。如果你覺得抱本字典是逐字敲句, 迂腐且無趣,那麼,《編舟記》恐怕也很難稱得上有趣。如同編纂字典的繁複、瑣碎,電影本身也沒什麼奪目技巧,相當枯燥,缺乏修飾美化,慢得驚人。12年後,依然有一種沒完沒了的感覺。若是鼓吹成功的勵志劇,這個時候就可以完結了。 更何況在完成《大渡海》之後,幾個人又商量著要開始修訂工作。

作為勞動果實的《大渡海》,它也說不上有什麼光環。要用時間丈量的話,片中提到《大辭林》前後花了28年,而《大渡海》才花了15年,時間無情,一掃即過。但正如房東竹婆婆對馬締說的:你這麼年輕,就找到了這輩子想乾的工作,真是太幸福了。這樣的句式和語調,聽上去再熟悉不過了,那便是日本人推崇的工作態度和國民精神。用一輩子做一件事情,在另一些人看來,簡直無趣之至,折磨死人。可《編舟記》卻說,那是天經地義。

對自閉且內向的馬締來說,接手《大渡海》,除了有各司其職的貼切對號,他也尋得了與人交流的勇氣,甚至於在一干同仁的幫助下,收穫了愛情。拋開太重的《大渡海》不說,往輕的層面講,馬締的人生寫照,也是《大渡海》的意義所在。人生海海,字典如舟。它讓許許多多看不見的「人」,穿過海洋連接彼此,找到愛情,重塑人生。

《編舟記》有文科宅的幽默,但這種幽默不是故作的討喜,而是與時代不搭的笑料,比如毛筆寫就的情書,還有馬締跟主編在公共場所收集詞彙的舉動。如果褪去那些私人情愛,多加實例,《編舟記》就真是一部關於編字典的百科全書了。

如果要說有什麼缺點,《編舟記》實在太正了一點。從頭到尾,電影完全沒有反派角色。丈夫編字典,一詞一卡。妻子做料理,一刀一划。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簡單、認真,低調踏實,敢於面對工作的寂寞(同時也帶享受),從一而終。從女主角到其他配角,他們用不同的方式支持著馬締。有的退出了編輯工作,卻一直在幫忙。有的工作調遷,卻也稱得上敬業。就連默默無聞的甘草阿嬸,她也毫無怨言。更不用說那些拼命熬夜的大學生們,他們沒把《大渡海》看得多神聖,只是當一份工來打,但這些大大小小的努力,終於成就了《大渡海》。

積極、正面,近乎主旋律的小人物題材,日本電影也有太多,像《鐵道員》,不斷的失去和送別卻一直堅守崗位,往死裡煽情。也有那種面對生活的唏噓喟嘆,像《何時是讀書天》,主人公早早看清了人生的孤獨,選擇用讀書來對抗。但到最後,電影卻筆鋒直下,認為那是下下之策——人生還是要有情有愛,否則落在紙面,實在太寂寞了點。在這方面,《編舟記》的馬締是毫無疑問的人生贏家。

想到國人喜歡摘抄並杜撰雞湯格言,它們總在說,人生的字典里沒有失敗,沒有自卑,沒有其他云云。但看完《編舟記》,我卻想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問題,你的人生字典里有什麼?【中國新聞週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