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唐人街

0 / 0人    130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羅柏湯恩
演員: 傑克尼柯遜 費唐娜薇 約翰休斯頓 黛安賴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知交剪影

2014-02-07 12:12:33

解讀Chinatown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說下當時大環境。

從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好萊塢經歷了所謂的「新好萊塢」或「the Hollywood renaissance」 。期間各大電影製作公司的管理方式、政策、人員、拍攝模式等都發生很多變化。比如以前像Paramount這樣的大公司都是有自己的影院的,但Supreme Court在1948年說這樣違反了antitrust law。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製作公司沒了鐵打不動的螢幕來放他們的片子,但好處是在上座率很低的環境下不用養著電影院。在50-60年代以Paramount公司舉例,它的很多大成本製作的電影票房都一般(比如1964年的the fallen of the roman empire)。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製片公司的高層都是些20,30年代好萊塢黃金時期留下來的老頭子,他們的觀念很難吸引年輕人,而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正是當時最大的長期觀影人群。66年Paramount被Gulf and Western Industries收購,Gulf and Western派了很多年輕製片人下來。有名的比如Robert Evans, 他製片了比如love story, 教父這樣的電影。這批年輕製片人加上60年代出的影片分級制度讓一部份電影的內容更加成人化,(其實是更成熟更直接更反映赤裸裸的現實,比如chinatown裡面的亂倫跟腐敗),因為這樣的電影更合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的口味。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批年輕、我必須說,偉大的電影人,比如Francis Coppola, 馬丁 Scorsese, Brian De Palma,還有歐洲的比如Michelangelo Antonioni, Roman Polanski在好萊塢嶄露了頭角。這批年輕導演跟當時的觀眾一樣很有反對權威,懷疑,叛逆的思想。(越南,種族問題,各種暗殺,水門等等)。比如Chinatown男女主角之前就各自演過Bonnie and Clyde 和Easy rider這樣的片子。其實chinatown的screenwriter Robert Towne也參與寫了雌雄大盜的劇本。Chinatown在尼克森下台之前兩個月上映。後面跟著一大片相似的有關黑暗與腐敗的電影,比如科波拉的the conversation, 還有all the president’s men這樣的片子。

說下電影本身。

在1930到50年間,好萊塢很流行拍hard-boiled detective films,也就是所謂的硬漢偵探片。當然這也是受到硬漢小說作家比如Raymond Chandler, Dashiell Hammett他們的影響。(他們的書很有意思)。但Chinatown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偵探小說。傳統偵探小說最後偵探都是英雄,化解了犯罪,替受害者討回公道,masculinity被大肆讚揚。但在Chinatown中主角Gittes表面上在做著這些事,但實際上他自己是被玩弄的對象。比如他講黃笑話不知道女主在後面,被割鼻子,被果農打等等。他不再是那個傳統意義上的精明的一切瞭如指掌比別人快一步的偵探。這裡他是後知後覺的。Polanski把一個傳統意義上三四十年代偵探小說里出來的偵探放在了一個更真實、更殘酷、更難以捉摸的世界中。然後讓他被打敗。

電影劇本被改過三次。第一稿開場跟收尾都是有畫外音的(以前raymond chandler的片子都是這麼拍的)。結局是Evelyn殺了Cross,Gittes救了她女兒,但Cross的地還是賺了很多錢。Robert Towne說這樣寫的用意是他覺得個體對個體犯了罪,比如殺人搶劫強姦之類,會被關進監獄,但對一個community犯了罪的人卻會以他們的名字命名街道,把他們供在市政廳裡。波蘭斯基來了之後寫了第二稿。畫外音沒了,Evelyn死了,cross抱著她的遺體哭,Gittes告訴旁邊的Escobar Cross是這一切的幕後主使。第三稿的結局更加黑暗。Cross蒙住她女兒/孫女的眼睛把她拖入黑暗中,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這也符合波蘭斯基一貫的風格,他之前的Repulsion, 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rosemary baby, macbeth的結局都是天真(無知)的人受到傷害。評論家說這是因為他小時候在納粹統治下的Cracow貧民窟度過)。

關於水的意象。

水這個符號貫穿了全片:除了本身在海邊及水庫拍的片段,他講黃笑話的時候左邊的飲水機,在理髮店背景中換掉冒著蒸汽的汽車,報紙頭條Seabiscuit Idol of Race Fans, Mulwray花園中的水池,片中的各種魚,Echo Park, water again這樣的對白,Gittes去拜訪Mulwray的時候洗車的聲音,Session死後公寓中滴水的龍頭… 還有Noah Cross這個名字,以及他半夜放的大水(Noah and the flood),他的遊艇俱樂部albacore, 他們中飯吃的魚,Cross說Mulwray鍾愛水塘,」that’s where life begins」。而劇情的最關鍵轉折發生在Gittes在池塘中發現了那副眼鏡。而眼鏡代表了影片的另一個主題:人類有限的視野跟認知。開場的照片,後面Cross跟Mulwray爭執的照片,他們的眼鏡,Evelyn眼睛裡的』flaw」 ,Gittes的後視鏡,他的望遠鏡,他的相機鏡頭,他第一次看到Evelyn跟Katherine在一起時候的窗子,園丁不停說的bad for the glass. 所有這些Gittes看到的都把他引向了錯誤的判斷,他以為Mulwray有婚外情,他以為Evelyn把Katherine囚禁了起來,他以為是她殺了她丈夫等等。

關於片中的雙關語(puns)。

開場的第一句」 You can't eat the Venetian blinds.」跟」blinds」 ,偵探和所謂的」private eye」,以及貫穿全片的」water and power」。這些意象與雙關語反覆出現,串聯了全片。

一些問題(Garrett Stewart):

為何一般都是切好端上來而Noah要吃整條魚?這和他叫諾亞有關嗎?Evelyn為何眼鏡里有「flaw」?她為何最後一隻眼鏡被射穿?為何他跟果農打完架只剩一個鏡片?Curly老婆的黑眼圈?Albacore被錯寫成apple core, grass glass? Gittes為何註定像Mulwray說的那樣」make the same mistake twice」? Stewart說這是個沒有唯一答案的謎語,一個未設定寓意的寓言。他進而推測這是「oriental inscrutability」 ,而這也正好和」Chinatown」呼應。

整理了一下Syd Field, John Alonzo, 史蒂夫 Neale, Garrett Stewart, 幾個人寫的影評。可能語言轉換之間有點彆扭,看懂就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