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天減肥

2014-01-24 20:01:26

麻木的哭,麻木的笑,也許只是一個臨近BPD的孩子


由於最近實在空虛的厲害,狂迷戀看恐怖片,希望那一驚一乍的氣氛能給沉悶的自己帶來一點點刺激,好做出一些積極的改變,所以,就順著恐怖的分類按點擊率,一個個的下載,這部切除,就是在這種情境下,就著泡椒鳳爪和啤酒,和老婆一起看的。

影片講述了一個青春期的女屌絲所經歷的各種現實中的空虛寂寞冷,夢境中所經歷的各種血腥暴力嘔,話說這片口味真重,之前我對女屌絲、腐女這個詞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但是觀影過程中,我想我看到的一定就是女屌絲、腐女了。

也許每一個屌絲都幻想自己是墮落地獄的天使
女豬的演技大讚,演的很噁心,現實中的一顰一笑像極了殭屍,而在夢境中卻又淋漓盡致毫不掩飾的血腥,作為青春期正好的年紀,為什麼會如此表現,這是我在觀影過程中最困惑的。女豬和其媽媽的一句對話提醒了我,女豬被她媽媽數落的一段,女豬哭喊著說,我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之後查了一下邊緣性人格障礙,解釋如下
邊緣性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BPD)。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精神科常見人格障礙,主要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行為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衝動行為為特徵,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典型特徵有學者描述便是「穩定的不穩定」,往往表現為治療上的不依從,治療難度很大。
可以肯定的是,本片中的女豬是一個患有BPD的孩子,同時本片也在不同的情節中分別表現了BPD的一些癥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切除,可以看作是一部學習BPD的教學指導片。

BPD的臨床表現:
難以控制的情緒:如女豬和其母親在餐桌上發生爭執的時候,女豬難以控制的將實物潑向了她的目前,如女豬對牧師的惡言相向,如女豬家被不知名的人寫上愚蠢之詞後女豬對美婊子同學所做的事情
衝動及自毀自殺行為:如女豬在夢中的每一個畫面
強烈又極不穩定的人際關係模式:如女豬在舞會上對同病相憐的眼鏡小姑娘所表現的親昵舉動
被拋棄的恐懼和害怕孤獨:如女豬一直對妹妹所做的事情
應激性的精神病性癥狀:所有的一切,都通過一種似夢似真的形式表現出來,也正是由於這種應激性的精神病性癥狀,讓女豬每一天都如同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影片中的角色,之所謂設定為青春期的女性,也是源於對BPD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BPD的發病多在青春期附近,並且女性發病率遠遠高於男性,達到了驚人的3倍。

幸福的身體絕症和不幸的心理頑疾
影片中的家庭是不幸的,雖然表面上過著富足的生活,但上一代沒有親近的朋友,女豬和妹妹又分別得了無法治癒或無法理解的疾病,不同的是,對於身體上可以看到疾病的妹妹,家裡給予的充分的呵護和應有的尊重,並且妹妹也有著女孩子天真爛漫的夢想,雖然她的肺部疾病也許無法治癒,但是她依然保有夢想,妹妹對女豬說,如果我能活到結婚的那一天,我要請你做我的伴娘。也正是這句話,刺激了女豬,讓女豬灰暗的世界,有了一些顏色。
而身體健康但是心裡殘疾的女豬,卻如同生活在地獄中,每天遭遇著不被理解的親情和毫不掩飾的排斥,這樣的生活讓女豬的生活一天天灰暗,讓女豬的生活一天天極端,最終造成了全家人的不幸,毀掉了妹妹,毀掉了自己。
心理上的疾病,由於界限不清並且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不同,且沒有相關的儀器進行量化的界定,所以確認相當困難。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女豬所患的BPD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甚至在女豬說出自己患有BPD的時候,依然不被相信,青春期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此。

一份關於BPD的自測
瘋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像出來的遺棄。
不穩定的強烈的人際關係,其特點是從極端場想化到極端的貶低之間變來變去;
身份障礙:對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覺的顯著和持久的不穩定變化;
至少在二個領域方面出現衝動性,有潛在的自我毀滅可能性,例如,浪費、性、藥物濫用、鹵莽的駕駛、狂吞濫飲;
現實或夢境中反覆發生自殘行為、自殘姿態;
由於顯著的心境反應而情緒不移定(例如,心境惡劣強烈發作,激惹,既焦濾持續數小時,很少會超過幾天);
長期的空虛感;
不合適的強烈憤怒,或難以控制的發怒(例如:常發脾氣、發怒、毆鬥);
短暫的與應激有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性癥狀。
如果以上自測表現出5項以上,請去醫院進行明確診斷吧。


影片中的女豬,從其身邊正常人的角度來看十分誇張和不能理解,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也是很荒誕的,而單純的恐怖只是來自於沒個夢境對於血腥的描述,而這種與其說是恐怖,不如說是噁心。
但,拋棄表面所看到的荒誕和噁心,當女主角被身邊的人排斥時,捫心自問,你是否也曾經歷過。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你是否也有過莫名的自毀衝動,無可否認的是,將女豬的荒誕,投影到我們自己的心中,折射我們自己的生活,也許多走一步,你也會是BPD,也許,這才是影片帶給我們真正的恐怖。

最後,感謝為該片付出努力的所有人,因為有你們,我們才有此思考。

完畢,謝謝。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