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爭遊戲--Ender’s Game

安德的游戏/宇宙生还战安达的战争游戏(港)/战争游戏(台)

6.6 / 254,694人    114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蓋文胡德
演員: 阿薩巴特菲爾德 哈里遜福特 艾碧貝絲琳 班金斯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r.柏楊

2014-01-11 02:05:06

作者堪稱科幻小說世界的特斯拉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部我並未看過原著的小說改編電影,於是做了一下功課,發現《安德的遊戲》的作者奧森·斯科特·卡德, 是歷史上第一位同時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的作家,世界之大獨此一人! 《安德的遊戲》這部小說的問世時間是1986年, 我很奇怪居然到2014年才被拍成電影,在CG技術,IMAX 3D技術已經瘋狂的年代,這部片子根本不能算是大製作,只有最後高潮的幾分鐘能上的了檯面。要不是有哈里森福特大叔和本金斯利大叔的出現,這片子恐怕要淪為B級,說了半天我想告訴大家,這片子其實沒花很多錢的,那麼原著作者究竟憑什麼獲得如此高的殊榮呢? 剛才說過, 小說問世於1986年,整整27年前,很多噴這電影的90童鞋都還沒有出生, 就像星球大戰風靡全球時你們的父母才剛剛懂事一樣。 1986年的作品,這位作者就有了ipad的概念,1986年的作品,作者就已經有了著名遊戲《星際爭霸》的雛形,甚至有了多人聯機對戰的格局 (是不是有人要跟我提EVE了?),要知道《星際爭霸》是1995年才問世,曾有多少人為了《星際爭霸》痴迷於電腦前默默地掛科啊,親們?1986年,這位作者就有了真人CS對戰(WarGame)的雛形,又有多少親們趴在CS的世界裡留連,又有多少親們斥巨資購買WarGame裝備?記得《獨立日》里有人駕機衝向外星人飛船嗎? 在這部電影裡覺得眼熟是吧? 不好意思, 我覺得《獨立日》的靈感恐怕來源於本書。

ipad, 星際爭霸,EVE,真人CS, 27年前! 作者是一名偉大的幻想作家,偉大的幻想作家的偉大之處就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於是我在加上一條, 無人機飛船控制,至今是美國人的驕傲,世界獨此一家!! 據說原著居然已經提出網際網路的概念, 奧森大哥,你簡直是科幻小說界的尼古拉 特斯拉! (不知道誰是特斯拉?? 你還好意思出來噴?)

另說一下電影的哲學格局,其實裡面充滿這各種矛盾和批判,比如人口控制,比如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戰爭訓練,與其他種族的共同對話,以及電影最後提出的不同星球的種族之間的平等對話等,其實挺深奧的! 就不展開說了。

最後要說的最偉大的點: 用玩遊戲的概念來指揮戰爭,傳說中的即時戰略,太偉大了。 不論從科幻還是戰爭哲學角度來說都充滿了創造性,如果你跟我一樣,玩了十幾年的星際,你就知道電影裡福特大叔演的將軍的良苦用心,因為在遊戲中操控是最重要的,而關鍵時刻用滑鼠框一票機槍兵送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似乎星際里機槍兵Marine經常被用來當炮灰), 如果讓玩遊戲完成精的孩子來控制這樣的戰局,效果肯定比成人理想,試想一下各位玩家,你們被熊孩子虐過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