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

决战以拉谷/以拉谷/进退维谷

7.2 / 75,172人    121分鐘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馬克波爾
演員: 湯米李瓊斯 莎莉賽隆 Joseph Bertot 布蘭特布利斯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夢到醒不來的夢

2014-01-09 21:11:53

There is more to you than meet the eyes


     相較於其他同類型的反戰題材作品,華納兄弟去年秋季出品的《決戰以拉谷》可以說另闢蹊徑。片中的幾名美國大兵從伊拉克戰場平安返回家鄉,回到了原有的生活,而一個自相殘殺的荒唐悲劇恰恰在此刻發生在他們身上。這個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將視角聚焦於戰爭之後,而非真槍實彈地直面戰爭本身,觸碰到由戰爭帶來的比肉體傷痛更難醫治的心理創傷,凸現出戰爭給人們留下的心理後遺症和終生揮之不去的恐懼感。那些為國家而戰的年輕人在遠方戰場上面對生死考驗,他們的經歷看似輝煌而榮耀,然而無比殘酷的戰爭和殺戮已然讓他們陷入永久的迷失,人性慢慢發生了褪變和異化,再也無法適應看似平凡正常但實際殘酷無情的現實人生,或許最終只有走向自我毀滅的深淵。影片編導根本無意對戰爭的勝負與正惡進行所謂的價值選擇,而是由這樣一個戰後發生的真實慘劇深入揭開伊拉克戰爭在美國人心中留下的難以撫平的傷疤。
     片名「決戰以拉谷」充滿隱喻。這是出自《聖經·撒母耳記》第17章的一個故事。以拉谷(Elah)是聖經故事中以色列入與腓力士人決戰之地,是一條長約30公裡的河谷,也是從腓力士平原通往耶路撒冷的三條主要通道之一。三千多年前,正是在此地,少年英雄大衛身負沉重使命,與巨人歌利亞展開了激烈交鋒,最終擊敗了巨人。這個典故暗示了經歷過不可能的勝利之後,所要面對的心理創傷和人格異化。編導保羅·哈吉斯對此隱喻曾親自解釋:「當年國王派大衛來到以拉谷對付巨人歌利亞時,他身上只有五塊石頭作為武器,我看到這個就問自己:有誰能夠完成這種使命?而誰又會派一個年輕人去對付一個巨人?」當下的整個美國社會已從最初在政府煽動下的群情激昂中慢慢冷靜下來,開始對伊拉克戰爭的本質進行反思,本片所叩問的是,政府只管派無數青年上前線作戰,而每個個體內在所遭遇的戰爭創傷應該由誰來負責?這無疑是一部深刻的應景之作。在情節設置上,影片讓一位正直的父親一步步揭開從伊拉克回來的兒子被同伴謀殺的真相,於是兒子被戰爭經歷異化的事實就以父子代間的親情關係為載體殘酷呈現出來,更賦予影片一種令人無比動容的悲憫情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