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8,202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quallsong

2014-01-07 04:44:09

「四百擊」的真正由來與解釋(對「打四百下」的質疑)


電影的名稱對觀影者來說,是對電影的初步理解,如果無法理解電影名稱的真正意思,那麼或多或少的會影響我們對電影整體的理解。
什麼是「四百擊」(法語:les quatre cents coups),簡單的在網上搜索,會得到如下答案:
1. wikipedia:
《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又譯《胡作非為》、《四百下》。是特呂弗導演的法國電影。法國諺語說,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怯除惡魔,變成健康聽話的兒童。特呂弗按照他的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拍攝了這部自傳性質的電影。
(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7%99%BE%E6%93%8A)
2.百度百科
「四百擊」譯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後者又譯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源自俚語「les quatre cents coups ou 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意思是「過著放蕩的生活,胡作非為」。電影名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孩子不聽話,打上四百下」。這和中國「不打不成材」的思路是相同的,強調通過家長在孩子少年時期的嚴格管束,來塑造孩子的性格,使孩子「聽話」,更「乖」,消磨孩子的個性,以達到使其更加符合既定的行為規範的目的。
(來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9Q6s7JKHmB4_EX8ihAWEK-NVqvaOM8NZ90J-8zjvevmjgPEEL7GE6gqNmdcgZHm)

作為一名法語學習者,我非常好奇這句「孩子不聽話,打上四百下」的法語原句到底是怎樣表達的。用過wiki的人都知道,對於同一個搜索詞條,可能存在不同語言的頁面和解釋,為了查找這個句子。我選擇了法語「四百擊」的頁面,可是看了很久卻也沒找到這個句子,對於電影名稱意思的解釋,wiki法語的名稱解釋在比較靠下的位置「Autour de film」中找到了一句話:Le titre du film est repris de l'expression populaire « faire les 400 coups », faire toutes les bêtises possibles.(翻譯:電影的標題是出自俗語「faire les 400 coups」,做盡各種蠢事/壞事)。
在沒有找到原句的情況下,我在網上對「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進行了各種搜索,仍然未找到這個句子。無奈的情況下也對英文的網站進行了一些搜索,可是一樣沒有得到結果。但是,搜索的同時,也看到了法語和英語網站對「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進行的一些註解,我發現「打四百下」很有可能並非法語「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的真正含義。

首先,我們可以從「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每個詞來理解這個俚語的含義:
「faire」是一個動詞,在法語中的意思有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意思是「做」,類似於英語的「do」。
「les quatre cents」,les是法語定冠詞的複數形式,quatre就是四,cent是百,這裡quatre cents後面的cent有一個s是因為在法語中,整百的表達中cent需要加上表達複數的「s」。
 「coups」在這裡由於是400所以也加了複數的s。「coup」在法語中也有很多意思,的確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打、擊」。但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說,都知道我們應該根據語境或者上下文選取合適的意思。在《法漢大詞典》里「coup」的解釋中的第9點個人認為是在這裡的最恰當的解釋:
陰謀,花招,計策;【俗、反】幹的好事
例句有:
-C』est lui qui a fait le coup. 是他幹的壞事。
-Encore une vitre de cassé, c』est sûrement un coup des enfants. 又打碎一扇玻璃,這肯定是孩子們幹的好事。
(來源:《法漢大詞典》,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A-H,840頁)
其次,法語字典里對「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的解釋:
Définition du Petit Robert : « faire beaucoup de bêtises, d'excès, mener une vie de
débauche ».(翻譯:Petit Robert上的定義:做盡壞事、過份的行為,過著放蕩的生活)
(來源:http://institutfrancais.de/cinefete/IMG/pdf/400.pdf)

此外,我還在網上找到兩個關於「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用法的例子:
1. « Antoine a une adolescence turbulente. Il ment à ses parents indifférents à son sort,
vol, fugue. Son seul réconfort, il fait les quatre cents coups avec son ami René. Un
jour, la police s'en mêle. »(翻譯:Antoine有著一個不安穩的青少年時期。他對父母說謊,其父母對他的遭遇、偷竊行為和離家出走也漠不關心。他唯一欣慰的是同他的朋友René一起胡作非為。有一天,警察找上了門。)
(來源: http://www.allocine.fr/film/fichefilm_gen_cfilm=62178.html)
2. Sophie de Réan est une petite fille qui n』est jamais à court d』idées dès qu』il s』agit de faire des bêtises ...Et bien que Madame de Réan veille, Sophie incite ses amies, Madeleine et Camille à 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翻譯:Sophie de Réan是一個從來就沒缺過鬼點子的小女孩...儘管de Réan女士對其多加管教,索菲仍唆使瑪德蓮娜和卡米爾一同搗亂。)
(來源:http://fr.wikipedia.org/wiki/Les_Malheurs_de_Sophie_(s%C3%A9rie_t%C3%A9l%C3%A9vis%C3%A9e_d'animation)
從這兩段話來看,「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的主語都是「幹壞事的人」。但如果按照「打四百下」的理解,「打」人的人卻並非「幹壞事的人」,和法語的用法有明顯的衝突。所以,我認為,「孩子不聽話,就打四百下」這種說法並沒有可靠的來源,反而百度百科解釋的第一句話中的「過著放蕩的生活,胡作非為」是正確的,這也是電影為什麼又叫做《胡作非為》。

那麼到底怎麼理解「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呢?特別是400這個數字令人費解。經過查找資料,可以知道這個俚語的來源於1621年路易十三率領的軍隊與新教徒在蒙托邦城(Montauban)的一次戰役(這個涉及法國曆史,有興趣的豆友可以查閱關於三十年戰爭、法國宗教戰爭等資料)。當時路易十三為了威懾蒙托邦城裡的守城軍,命令他的炮兵部隊同時發射400發炮彈攻擊城牆。(Il demanda alors à son artillerie de tirer simultanément quatre cents coups de canon sur les murs de la ville. )但蒙托邦的市民們奮勇抵抗最終甚至擊退了國王軍。當然,這個畢竟是傳說,資料中指出歷史學家研究發現當時國王軍只有39門大炮而不是400門,所以400發炮彈也只是誇張的說法。但這個傳說產生了「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打四百擊或發射四百發炮彈)這個表達方法,之後被引申為「對道德與行為規範的反抗」( aller contre le sens moral et les convenances )。
(來源:http://www.projet-voltaire.fr/blog/actualite/lorigine-de-ces-fameuses-expressions-faire-les-quatre-cents-coups)

法語的確是一種比較複雜的語言,而且學習法語的人在國內較少,精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眾多法語學習者很多時候也只能自己摸索,光從字面上解釋法語的詞彙和句子,而且在資料匱乏的情況下,那是難免產生誤譯或誤解的。「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是一種過時且錯誤的教育方式,就如同「打四百下」這個美麗的誤會一般,不如將其捨棄,帶著新的見解,再好好的觀賞一次特呂弗的經典《Les quatre cents coups》,說不定各位豆友又會有新的領悟。

P.S 在這裡附上一些其他的資料和網站,有日語的,英語的,也有法語的,有興趣的豆友可以自行查看。因本人學藝不精,自知文章必有疏漏,在此歡迎大家指出我的錯誤,謝謝!
1. 原題の「Les Quatre Cents Coups」(あえて直訳すれば「400回の毆打、打撃」)は、フランス語の慣用句「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無分別、放埓な生活をおくる」といった意味)に由來する。
(來源:http://ja.wikipedia.org/wiki/%E5%A4%A7%E4%BA%BA%E3%81%AF%E5%88%A4%E3%81%A3%E3%81%A6%E3%81%8F%E3%82%8C%E3%81%AA%E3%81%84)
2. The English title is a straight translation of the French but misses its meaning, as the French title refers to the expression "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 which means "to raise hell". On the first American prints, subtitler and dubber Noelle Gilmore gave the film the title Wild Oats, but the distributor did not like that title and reverted it to The 400 Blows, which led some to think the film covered the topic of corporal punishment.
(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400_Blows)
3. http://web.cocc.edu/cagatucci/classes/FA125/The400Blows1959/introThe400Blows.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