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

菲利普船长/盗海狙击(港)/怒海劫(台)

7.8 / 492,236人    134分鐘

導演: 保羅葛林葛瑞斯
編劇: 比利雷
演員: 湯姆漢克斯 凱薩琳凱娜 馬克斯馬丁尼 克里斯穆爾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圖賓根木匠

2014-01-06 19:47:22

《菲利普船長》:美國移民局年度廣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湯姆•漢克斯絕對是一個人能撐起一部票房大片的好萊塢超級巨星,雖然這些年越來越年老色衰,但還是非常對美國主流觀眾的胃口,某種意義上甚至被鍛造成了「美國公民」的螢幕代言人,而阿湯叔也當仁不讓,早已成為美國「主旋律」影視作品的重要推手——《兄弟連》《約翰•亞當斯》《拯救大兵瑞恩》這些影視劇阿湯叔或幕前演出或幕後製作,內裡都是對「大美國主義」的螢幕詮釋,這部根據2009年真實事件改編的《菲利普船長》,也延續了前述作品同樣的精神內涵,說是一部美國移民局的年度廣告大片,絕不為過。

美國移民局是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的俗稱,對中國觀眾來說,這個機構就是移民美國的象徵(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也承擔部份移民管理職能),對於不少湧動著「美國夢」的中國觀眾來說,獲得美國移民局的認可,也就意味著跨出了實現這一夢想最關鍵的一步。

有趣的是,《菲利普船長》裡的那位索馬利亞海盜穆賽也有著同樣的夢想,在劫持了「馬士基•阿拉巴馬」號貨船的船長理查•菲利普後,穆賽說自己以後要去美國,住在紐約,還要買一輛車——這個因貧窮而鋌而走險的索馬利亞海盜最終部份的實現了他的「美國夢」:在三名同夥被美軍「海豹突擊隊」的狙擊手爆頭後,傻乎乎跑到美國軍艦上談判的穆賽束手就擒,在被美國法庭審判後關在了美國的監獄裡。

同樣是根據真實戰例改編,但跟《刺殺本•拉登》裡的海豹突擊隊比起來,《菲利普船長》中的美國大兵和情報人員都要英明神武得多,甚至民用貨船「馬士基•阿拉巴馬」號(該船註冊在丹麥,但船員都是美國人,船上也懸掛美國國旗)的船員們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也遠超那些海盜烏合之眾——他們的確受過反海盜的訓練,海盜在劫持這艘貨船未果後,才手忙腳亂的把菲利普船長劫持到救生艇上,於是,為解救這艘救生艇,美國海軍派來了驅逐艦甚至兩棲攻擊艦(輕型航母),天上有直升機、水面有軍艦、水下有蛙人,從近處的狙擊手到外太空的衛星,美國人的瞄準鏡都瞄準了汪洋大海上的這一葉扁舟,同時,美國的情報機構也高效運轉,沒過多久,他們就完全搞清了四個海盜的名字和所在的村莊,從而在談判中取得了巨大的心理優勢。

湯姆•漢克斯扮演菲利普船長,觀眾心裡當然有數,英雄最後不會出事的——當阿湯叔站起來透過救生艇的窗戶看見遠處的美國軍艦時,他就喃喃的告訴身邊的海盜,「已經結束了」,可惜海盜們沒聽從船長的勸告,最終命喪黃泉。

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上疏,說了一句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讓無數中華兒女熱血沸騰了兩千多年,套用一下,看完《菲利普船長》,似乎感覺到這正是「美帝」用電影(當然根據真實戰例)生動的詮釋著「犯美利堅公民者,雖遠必誅」的信條。菲利普船長被劫,是美國200多年歷史上首次遭遇海盜劫持事件,一人事小,但國家對於公民生命權的保護,茲事體大——耗費那麼多人力物力,就為了救回一個人,算經濟帳,賠得一塌糊塗,但算政治帳、輿論帳,再一次贏得了億萬民心(「偽紀錄片」的拍攝方式,更加重了影片的可信度)。

鮑德里亞去美國旅遊後,說那裡是「實現了的烏托邦」,而這個「烏托邦」的構建,首先來自於法制環境下對於每一個公民生命、財產權的全力護佑。

那些人為什麼擠破腦袋也想移民到美國?我想,看看《菲利普船長》也許能明白部份的原因。

(刊載於《中國新聞週刊》2014年第1期)

評論